來源:鯨商(ID:bizwhale)
作者:鄭瑞龍
百億補貼、全網最低價口號在N個直播間迴盪,這道題不比往年的“算數”容易。
繼拼多多之後,阿里、京東、蘇寧易購和快手、抖音等線上平臺都搞起了“百億補貼”。前日,京東副總裁韓瑞在脫口秀中吐槽,“很多企業成立至今都沒賣出過一百億,你是要把公司補貼給消費者嗎?”
百億補貼的雙11鋒芒,要蓋過價格“打骨折”的雙11,商家依舊關心的是,如何真正的產生爆單轉化,消費者們更想知道如何“優雅地薅羊毛”。
電商平臺也各出奇招,天貓把“光棍節變成雙節棍”,在原有的1天之外增加3天預售期,盡一切可能為活動造勢。儘管有人質疑,電商平臺百億補貼是“羊毛出在豬”,但無論是商家還是消費者,都樂此不疲。而今年這場百億補貼最大的看點,是在直播間裡燃燒。
今年,日活數億的快手、抖音加快電商步伐,紛紛加入到雙11百億補貼活動中,讓電商平臺之間的競爭比往年更有火藥味。
為引爆線上消費的熱度,今年電商玩法有所變化,主要包括營銷週期拉長,加強對商家直播的考核及流量傾斜,還有百億補貼+各種優惠券的聯合促銷計劃。
天貓、京東都在此次雙11活動上,加了一個預售期,使得原本所有集中於當天爆發的網購訂單,分佈到20-30天營銷週期裡。2019年天貓雙11全天成交額已達到2684億元,今年要重新整理“戰績”,在這特殊的年份下,靠一天繼續高漲,顯然也有壓力。
預售制並不新奇,京東618持續多年的“沙漠風暴”促銷活動就是分專場、分時段銷售,最後對外披露銷售成交總額。一方面,預售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提高消費心理預期,形成延續性消費效果。
另一方面直播賣貨形式下,把期限拉長,招商計劃更容易落地推進,吸納新商家進入平臺鋪貨。透過購買預測,在未成交前就進行備貨、配送到站點,也可以減輕雙11快遞派單壓力,結合價格保護機制,改善消費者購物體驗。
由於直播帶貨場景提供的全新互動方式、豐富的商品呈現,所以直播會場成了今年雙11大促的標配。僅10月21日天貓雙11預售,薇婭和李佳琦直播間就湧入了超3億人,銷售額直逼80億元,相當於第一屆雙11銷售額的150倍,可見平臺、商家和使用者對直播的瘋狂。
這次淘寶直播從關注賣場、貨品和內容指令碼的頻道運營模式,轉變成強聯動、促客活的爆品打榜模式。據披露,淘寶直播已與300多位金牌主播及短影片服務商簽約,貨品池幾乎覆蓋整個阿里電商業務。
淘寶直播運營專家晶彩指出,今年雙11所有會場都用直播做個性化流量的承接,對產品進行打標。商家在選品時,需要明確給到主播關於商品賣點、直播間價格及合作權益等資訊,方便雙方快速對接。
京東直播則計劃推出“300明星+500總裁”線上的超級直播夜,既是個營銷熱點,又把直播交易最低扣點比例降至1%,允許商家在抖音、快手、微博等渠道投放,減少商家營銷費用支出。同時,京東採用店鋪賽馬制,依據商品價效比、活動承接頁與好評率等指標對商家考核。
今年百億補貼與以往的優惠券相比,側重點有些不同。過去電商平臺發紅包、滿減優惠等主要為了增加搜尋推薦廣告、店鋪會員拉新;現在天貓雙11補貼、京東“雙百億計劃”都是針對下沉市場做品牌滲透,尤其是讓聚划算、淘寶特價版、京喜上的商品深入人心,獲取傳統消費場景的商家和使用者。
今年雙11期間,拼多多的動作比起阿里、京東顯得低調,但百億補貼常態化所帶來的高速使用者增長,以及一二線城市消費者對平臺的態度改觀,將使拼多多的客單價和粘性提高,刺激一些品牌商家入駐。
當前拼多多已開啟10多個分會場、11.11大促-百萬免單專場,聯合品牌商拿出百億預算補貼手機數碼、美妝、母嬰百貨等品類,符合使用者消費需求的爆款商品仍會被優先推薦。
另外,以快手和抖音為代表的直播電商平臺在今年先後取消淘寶外鏈,試圖讓交易全部在平臺小店內完成,並分別釋出了百億補貼與寵粉節活動。從招商規則上看,快手、抖音的電商訴求仍有差異。
快手自2018年做電商以來,受益於頭部主播家族的粉絲粘性,卻也讓平臺的話語權在實際交易中變弱,整體電商服務、品類等維度的提升有限。今年雙11活動,快手的重心是扶持一批中小商家和腰部及腰部以下帶貨達人崛起,併為此投入上億現金和10億流量。
透過品牌商品供應鏈聯盟、品類專場、明星達人合作帶貨等方式,快手在進一步降低中小商家、腰部達人選品賣貨的門檻,打算用營銷資源撬動線上成交量,最佳化品牌對快手“不適合品宣”的認知,增加廣告收入。
而抖音投入數億流量打造的寵粉節,是其成立一級電商部門後的首個雙11活動,促銷大概持續兩週,商家主要來自服飾、美妝、食品飲料等高關注品類。
抖音採用“雙軌賽道打榜”模式,一類中小商家(歷史退款率<50%)劃分為23個垂直賽道,依據抖店銷售額、直播間觀看人數、互動程度等維度排名,獎勵流量包和榮譽標識;另一類是品牌商家和明星達人,抖音為爆款尖貨、獨家定製和品牌新品開放更多資源,既提高帶貨銷量、復購率,也賺取高佣金回報。
一言以蔽之,雙11百億補貼大戰雖然玩法多變,但也考驗著平臺的誠意和實力。天貓、京東、拼多多電商平臺的補貼,主要體現於豐富商品的折扣價;而號稱全網最低價的快手、抖音,其實更傾向對商家補貼流量,畢竟直播電商在商品供應鏈環節的議價能力仍有待提高。
頭部電商平臺和商家之所以願意燒錢搞補貼,是因為這兩年國內市場供需側的態勢已發生變化。
一方面,電商使用者增量觸達天花板,很難再進行高速增長。阿里、京東的使用者增速在一段時期內下滑表明拐點已至,這加速了阿里推淘寶特價版,京東推京喜的步伐,必須與拼多多在下沉市場搶新的入網使用者。
另一方面,疫情後消費者的實際購買力減弱,更偏愛搶購“低價好物”。頭部電商平臺策劃活動雖有不同特色,但都把中低收入人群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利用直播、1元購等方式推薦低價商品、拉新促活。
這些變化的本質是:商品高度同質化,銷售渠道多元化,消費分層加劇,價格的敏感性在絕大數消費者身上有體現,而主流平臺又要對優質品牌商進行爭奪,所以百億補貼變相成為籌碼,直播則是一種重要形式。
天貓、京東電商利潤的大頭就來自於把所有流量打包成曝光資源位,售賣給不同商家來收取廣告費,並在交易環節抽傭,所以電商平臺就不得不為爭奪新流量、做高復購率而“燒錢拼命”。
介於電商平臺與消費者之間,商家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因為大部分商家的私域流量不足以支撐銷售,且最終還要依靠電商平臺變現,更不能錯過雙11大促。
很多品牌也選擇在雙11期間發售新品,獲得更多曝光。新品一般提前30天就會安排上線,在大促期間持續進行營銷,包裝賣點,最佳化店鋪搜尋關鍵詞等,電商平臺針對不同程度的新品會給予相應的流量支援,來吸引年輕使用者和提升客單價。
由於大量工廠開始轉內銷、做電商,今年雙11的線上新品類目比往年更關注C2M新品,電商平臺有意孵化新的工廠品牌。天貓官宣幫1萬個品牌做數字化升級,京東也聲稱扶持廠商打造新品。
針對中小商家和廠家,淘寶特價版、京喜及拼多多在推廣新品時,不依賴搜尋競價排名,而是砍掉不必要的渠道宣發成本,走少量SKU的爆品推薦路線。
直播間裡百億補貼後,消費者搶到低價發售的品牌商品,商家因平臺扣點比例調低及薄利多銷獲得利潤,電商平臺也實現對下沉市場使用者的有效觸達。多方利益訴求得到平衡,這場營銷遊戲才玩得下去。
百億補貼,消費者感受最強的不是百億噱頭,而是實打實的返現。
燒錢帶來的流量或銷量,有人歡喜有人憂。尤其在雙11時間線拉長的情況下。如果營收不能覆蓋整個商品成本及履約成本的話,未來商家參與百億補貼就不會那麼有誠意,消費者也失去新鮮感,電商平臺則面臨使用者流失的風險。
就電商平臺而言,淘寶/天貓、京東有海量SKU來滿足消費者對各類商品的需求,形成了很強的長尾效應,為平臺持續帶來利潤。但是拼多多的拼購機制及推出的百億補貼,一定程度上抬高了流量成本和獲客難度,讓阿里、京東不能再無動於衷。
按照阿里、京東的電商業務體量,全面補貼會影響資本市場的短期收益表現,因此除了大力推廣淘寶特價版和京喜,天貓、京東可能會擴大品牌補貼專區,滿足使用者長期薅羊毛的需求。
此外,快手與抖音對電商平臺虎視眈眈,或許會加大流量補貼力度來吸引商家入駐、使用者下單。
快手僅用一年半就把規模做到了2000億(淘寶直播用了三年),增長速度非常快,而在高頻的服飾美妝、食品等品類,價格競爭會直接減少天貓、京東的銷售額和復購率。有業內人士稱,去年辛巴一個人的服裝銷售額,抵得上淘系前10品牌商家的銷售總和。
筆者推測,未來頭部電商平臺的各類補貼會重點投放直播消費場景,而平臺、商家與主播之間的利益分成,多入口運營能力、供應鏈服務等因素,會成為影響活動轉化率和使用者粘性的關鍵。
在消費需求驅動下,商家看似主動降價,實則仍是被動。如何從平臺上賺到更大利潤,讓品牌吸引到更多使用者,這其實是商家們在雙11低價促銷過程中想的問題。
比如:找到契合定價區間的主播和銷售期,中小商家就可以把部分特賣商品前置,不押注在雙11當天搶資源位;儘可能在合作中從平臺獲取更多使用者需求資訊,為做店鋪會員和建私域流量進行鋪墊,減少後續重複投放卻帶不來複購的壓力。
同時在搭配促銷和新品打榜期間,商家要留心平臺的流量傾斜維度,除了價格、服務之外,分析主要競品的營銷策略,避開因投放失誤陷入價格戰,推出符合使用者消費預期的高性價比產品。
最後商家要做好供應鏈建設,不管哪條賽道,未來的新品牌都會出現,但穩定的品控體系才是帶來品牌溢價的核心競爭力。這樣即便被補貼式營銷搶了風頭,仍然能迅速調整狀態跟進,挽回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