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殺”要發展,好劇本是關鍵

  【熱點觀察】 

  作者:宋旭紅(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教授)

“劇本殺”有多火?相關機構釋出的《2021年中國劇本殺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調研分析報告》顯示,在當前的中國年輕消費者線下潮流娛樂方式中,“劇本殺”高居第三位,緊隨電影、運動健身之後。然而,關於“劇本殺”劇本的質量問題在業內外飽受詬病。毫無疑問,“劇本殺”行業的良性發展,精品劇本是關鍵。如何透過評論引導,為“劇本殺”劇本創作把脈、把方向值得探討。

“劇本殺”要發展,好劇本是關鍵

“劇本殺”臺本 光明圖片

  行業急速擴張暴露劇本創作短板

僅僅經過了兩年左右的發展,主打邏輯推理、沉浸式體驗的“劇本殺”遊戲已經在年輕人中掀起了一股潮流。從線上到線下,從大都市到小縣城,門店遍佈全國各地,產業規模不斷擴張升級。

今年以來,野蠻生長的“劇本殺”行業引起媒體與公眾的密集關注,人們試圖從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各種角度分析其成因、特點和影響。當然也把目光聚焦於它的未來。就像諸多在資本和媒體助推下急速擴張的“風口”行業一樣,“劇本殺”的急速發展已經暴露出一系列問題。比如低價競爭導致盜版氾濫、劣質劇本和低端服務影響玩家體驗、故事型別化嚴重、創新力不足等等。

針對“劇本殺”市場亂象,相關專家、從業人員和媒體人等紛紛出謀劃策,目前討論較多的解決途徑主要有三類:一是藉助行政或法律手段,即呼籲有關部門出臺類似影視和出版行業的審查監管制度來保障市場秩序,建立公信力;二是寄希望於市場本身的競爭機制,逐步淘汰劣質劇本和商家;三是行業內部積極採取行動自我整頓規範,包括建立“劇本殺”行業協會、培訓主持人、吸收職業作家加入編劇行列等。在筆者看來,這些措施確實有望遏制“劇本殺”行業的無序擴張,為行業劃定最低品質保障線。但是要保障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還要充分發揮文藝評論的引導作用,推動優質劇本的創作和生產。

“劇本殺”要發展,好劇本是關鍵

幾位年輕人在玩“劇本殺” 光明圖片

  與“沉浸式戲劇”一樣,對劇本有較高要求

“劇本殺”觀演一體、即時互動的遊戲形式,很大程度上借鑑了“沉浸式戲劇”。所謂“沉浸”,指的是在這類戲劇中,觀眾也是戲劇的一部分,他們可以走入戲中,與角色和劇情融為一體。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沉浸式戲劇”除了要設計複雜巧妙的多線劇本讓觀眾參與表演,還特別注重戲劇空間的營造,往往會為劇本特製一個能夠具象呈現戲劇環境,並能容納所有劇情展開的特殊劇場,其規模和功能都遠超傳統戲劇舞臺。比如上海版《不眠之夜》的演出場所就是一整座酒店改裝的。

相比於“沉浸式戲劇”的高投入,“劇本殺”就顯得簡易多了,更像是一種“沉浸式戲劇”的低配版,留給玩家更多的發揮和想象空間。“劇本殺”本質上是沉浸式遊戲,娛樂和社交是其主要目的,正如一名資深玩家所說:“劇本的核心也許是故事,但是‘劇本殺’的核心就不是故事了,而是偵探推理、角色扮演、換裝拍照等。”

但是,“劇本殺”與“沉浸式戲劇”一樣,都需要優質的劇本。王國維曾在《宋元戲曲史》中指出:“金之所謂雜劇院本者,其中有滑稽戲,有正雜劇,有豔段,有雜班,又有種種技藝遊戲。”這說明我國的戲劇演出一開始也是與種種遊戲相混雜的,目的是“宴集時所以娛耳目者”。這種以社交娛樂為目的的表演方式,與當時相對發達的商品經濟和市井生活氛圍不無關係。但是作品質量良莠不齊也是事實,其中充斥著許多“佯作愚謬之態”的鄙俗表演和難登大雅之堂的粗詞俚語。反觀“劇本殺”的劇本現狀,盜版、劣質、低俗等問題也較為普遍。金雜劇到了元代,有了關漢卿等“專業編劇”之後,劇本的文學價值、思想價值都有了顯著提高。這樣的劇本發展路徑或許能為我們解決“劇本殺”劇本質量問題提供一些參考。

  文藝評論能為“劇本殺”做些什麼

日前,五部門聯合釋出的《關於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針對熱點文藝現象等及時組織開展文藝評論,有力引導輿論、市場與大眾”“發揮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作用,推動社會主義文藝健康繁榮發展”。“劇本殺”作為一種熱點文藝現象,理應引起文藝評論界的關注,相關專家應當為其良性發展出主意、把方向。

從當前的“劇本殺”市場來看,劇本是玩家最重視的要素之一。“劇本殺”的劇本與普通戲劇和影視作品不同,它需要創作者為每個角色提供單向劇本,且沒有主配角之分;同時所有劇本要共同組成一個邏輯嚴密又機關重重的故事。這些都非常考驗編劇的經驗和水平。與文學、影視和所有其他藝術門類一樣,創作,特別是新形式新領域的創作,需要理論的指引和批評的打磨方能光彩乍現、更上一層樓。如何運用文學敘事技巧來講好一個引人入勝的推理故事?如何不動聲色地設定懸念伏筆,使之與人物形象設定和環境設定配合得天衣無縫?如何編寫《組織者手冊》,讓劇本在沉浸性和遊戲性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這些都需要比較專業的批評與探討方能逐漸形成可靠的理論共識。

除了技術層面的指導,理論與批評界更應該儘快從文化層面探討並釐清“劇本殺”這一新事物的性質、特點和規律等,幫助該行業明確自身定位和發展方向。在社會生活多姿多彩更迭迅速的當代世界,潮流文化或青年亞文化現象常常較為蕪雜地崛起於主流視野之外,但它們是對新興社會文化需求最為敏感的反應。因此文藝評論需與時俱進,透過對青年亞文化的批評研究發揮“有力引導輿論、市場和大眾”的作用。

“劇本殺”絕大部分玩家群體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這些被稱為“網際網路原住民”的90後、00後一代對“虛擬世界”的接受度和依賴感是前所未有的,這是不是“劇本殺”這種“體驗別樣人生”的遊戲得以流行的一個重要原因呢?此外,“劇本殺”與推理小說、沉浸式戲劇、網路虛擬遊戲、不同形式的桌遊甚至各類沉浸式演出等存在什麼樣的關係?這些都需要仔細探究,方能明辨其未來走向。

但比技巧和理論更重要的是,評論要發揮價值引領作用。“劇本殺”原名“謀殺之謎”,具有“推兇”的固定模式,自然會有許多產品為了追求遊戲效果而刻意編造離奇的兇殺情節、營造恐怖的環境氛圍,或者在遊戲互動環節設定一些有違社會公序良俗的內容。這些價值觀方面的問題目前似乎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想要消除“劇本殺”價值觀的“灰色地帶”,需要引入批評機制。

當然,評論不必限於劇本,佈景、服化道以及遊戲環節等都應該引起重視,重點在於發揮“審美啟迪”之功用。作為一種社交娛樂遊戲,“劇本殺”著眼於人們的精神需求,杜絕負面價值觀的引誘和影響只是最低要求,而透過提升遊戲各個環節的審美品質,在更好地滿足玩家精神愉悅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提高人們的審美品位和思想境界,方是將其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化建設正確方向的長遠發展之道。

《光明日報》( 2021年10月13日 13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709 字。

轉載請註明: “劇本殺”要發展,好劇本是關鍵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