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已成為企業上雲的必選項,一個原因是企業數字化能力的加強使得其在選擇平臺或工具時自主性更大,另一個原因則是客戶不希望被單一的雲服務商鎖定。調研顯示,超過八成的企業已經開始在多雲環境中開展運營。其中,超過四分之三的受訪企業表示,他們正在使用至少2-15個雲平臺。在這個過程中,核心系統應該放在哪種雲中,如何遷移,之前簡單的雲原生應用和留在傳統資料中心中的其他應用應該如何連線和互動,企業的雲戰略又應該如何制定和實施?如果應用多雲之後,如何對這些資源進行管控,就需要用到分散式的手段。
隨著全球企業邁進混合IT時代,透過雲計算重構傳統IT環境是大家都在嘗試的手段。不過在談論雲部署之前,有必要冷靜下來,想想行業客戶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以製造型企業為例,工業網際網路所產生的資料量比傳統資訊化要多數千倍甚至數萬倍,並且是實時採集、高頻度、高密度的,動態資料模型隨時可變,這麼大規模且複雜的資料上傳到公有云,能夠給出恰當處理辦法和合理價格的雲服務商並不多。此時,或許選擇私有云或者混合雲是較為適宜的。
對於雲計算這種規模化的資源能力來說,資料規模越大成本分攤的就會越划算,因此誰都不想讓客戶分散。但客戶想的算明白上雲這筆賬,企業管理者可能並不知道公司內部具體用到了哪些多雲服務。大型企業正在使用的獨立雲工具會有數百個,不過針對每一項細枝末節的針對性管理需要上層的整體把控,單獨的部門之間是無法估算彼此成本的,即使可以也對雲服務的採購不具有決定性。
企業構建新的多雲環境,平均要使用幾個雲以及數百個Kubernetes叢集,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時間和資金進行管理,而云管理服務可以幫助企業管理、治理和最佳化混合多雲環境。每一朵雲之於業務場景都有其各自的意義,有的客戶既需要AWS的智慧引擎,又需要阿里雲的CDN,還可能需要Azure的資料分析。
IDC在一份調研中指出:超過70%的公司正在使用多雲環境,而這些公司在資料中心領域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制定出成功的多雲策略。多雲環境的運維通常會導致客戶引入多種管理平臺和各種互不相干的繁瑣流程,極大阻礙企業的創新能力並增加複雜度。解決該問題的最佳方案是為使用者提供一套他們熟識的跨雲管理介面和最簡單的混合雲體驗。VMware研究發現,83%的雲計算使用者都渴望擁有從資料中心到雲的一致性基礎架構和運維。
對於已經處於多雲環境的先行者來說,多個雲平臺,以及需要在不同的供應商之間跨雲平臺及IT環境加劇了管理的複雜性。同時多雲環境還對企業內部IT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掌握更多的技能,能夠合理制定企業雲戰略,確定優先事項等。
多雲的趨勢是不可阻擋的。不過仍然解決一些問題,例如多雲環境普遍的複雜性使IT運維人員很難深入瞭解企業的“每朵雲”,從而更難精確發現並管理位於這些雲中的資料。另外企業採用的雲服務越多,相應地,資料管理解決方案就越繁雜。IT運營部門需要保證所有使用的解決方案在資料保留和複製策略上具有一致性。
因此,高效的資料管理必須具備一致性管理平臺。大多數公共雲都帶有原生的資料管理解決方案,例如Azure Backup以及AWS Backup。理想的資料管理解決方案,應當跨所有本地和公有云環境提供一致的管理體驗。將資料備份與原始資料儲存在同一公有云和區域位置看似效率更高,但這種做法絕不可取。
整體來說,公共雲是可靠的,資料耐用性較高。然而,中斷情況時有發生,發生後資料仍然存在並且沒有損壞,但變得無法訪問,這些資料也就變得沒有價值。同樣,跨區域的系統性中斷時有發生。備份資料的訪問對於企業至關重要,因此備份資料絕不能儲存在單一位置或公有云中。
產業集中化的趨勢在雲計算市場同樣適用,那站在客戶的角度並不希望被鎖定,而只有順應客戶需求才能讓雲走得更遠。
(760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