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歐陽宏宇
“防沉迷”技術不斷升級,未成年人“被退遊 ”。“史上最嚴遊戲新規”上線已有兩個月,應對未成年人沉迷遊戲問題的效果如何?
11月5日,伽馬資料釋出的《中國遊戲產業未成年人保護進展報告》顯示,85.8%的未成年人在玩遊戲過程中曾被防沉迷限制,約九成家長表示明確支援現行的防沉迷舉措,其中48.6%家長認為人臉識別技術的引入有必要。值得注意的是,為了解除防沉迷限制,有42.8%的未成年人直接向家長索要過身份證。
“最嚴遊戲新規”上線後
八成以上未成年玩家被管控
對超3000個家庭的調研顯示,85.8%的未成年使用者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曾被防沉迷限制;87.8%的家長表示明確支援現行的防沉迷舉措,有四成家長能直接感知到近期孩子的遊戲時長存在大幅或小幅減少。
對於未遇到防沉迷的狀況,主要源於兩點因素。調查顯示,一方面為遊戲賬號採用父母身份註冊,沒有進入防沉迷識別範圍;另一方面在於部分使用者所玩的遊戲產品不需要連線網路,在單機狀態下防沉迷系統難以發揮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管控孩子游戲時間的主要責任在於家長還是遊戲公司的爭議,《報告》顯示,70.5%的家長認為未成年人遊戲防沉迷的首要責任在己,九成以上家長會管控孩子的遊戲時間,其中不足一成家長明令禁止孩子玩遊戲。此外,部分家長認為遊戲開發商、推廣平臺、下載渠道、學校等也負有重要責任。
為解除防沉迷
超四成孩子直接向家長索要身份證
幾天前,某遊戲公司起訴遊戲租號平臺勝訴獲賠30萬引發關注。在未成年人繞過防沉迷系統措施中,第三方平臺提供買賣賬號的網路黑產是主要的方法。除黑產外,用父母或長輩資訊直接解除防沉迷限制、用父母或長輩賬號登入遊戲也不在少數。
資料顯示,有42.8%未成年人直接向家長索要過身份證,甚至有11.3%的家長並不瞭解未成年人索要身份證的目的。而家長在管控方式上,直接監管行程和管控遊戲裝置成為超過四成受訪者的選擇。
如今,包括騰訊、網易等多家遊戲企業早已建立了家長守護平臺,為家長提供更便捷的未成年人管理方式。對此,有54.8%的家長希望能進一步透過直接監測未成年人遊戲時長或開發手機管理軟體,瞭解並控制孩子游戲狀態,不過,目前僅有約兩成家長加入監護平臺。
“防沉迷”仍面臨挑戰
專家:技術為基礎,教育才是關鍵
雖然現階段針對於未成年使用者的防沉迷舉措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面臨著一定的挑戰。《報告》分析稱,少數未成年使用者依然可以繞過防沉迷系統,黑灰產限制未成年人保護效果,僅部分家長願意直接監測孩子游戲行為等情況,依然是企業全面落實防沉迷措施所面臨的問題。
對此,專家表示,讓未成年人遠離網遊沉迷,還需家庭、學校、遊戲公司等各方面積極配合行動起來。
“技術是基礎,但是教育才是關鍵。”中國青少年宮協會媒介與教育工委會常務副主任張海波認為,未成年人的保護是個社會的治理問題,不只是一個技術問題,如果我們只著眼於技術問題,永遠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也認為,家長在主動擔負起責任,對孩子的遊戲時間進行管控外,全面推進遊戲實名認證的人臉識別,是遊戲公司所能做的最直接一步。他還建議,在對抗“偽造人臉識別影象”等灰黑產問題時,遊戲公司可提供更多配合人臉識別的其他輔助識別模式,比如配合聲紋識別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