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北京監管局官網近日披露的資訊顯示,國產CPU廠商龍芯中科擬科創板上市,已啟動上市輔導。
通用處理器(CPU)是資訊產業的基礎部件,是電子裝置的核心器件。“龍芯”是我國最早研製的高效能通用處理器系列,於2001年在中科院計算所開始研發,得到了中科院、863、973、核高基等國家科研專案大力支援,完成了十年的核心技術積累。
2010年,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牽頭出資,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開始市場化運作,旨在將龍芯處理器的研發成果產業化。據天眼查平臺顯示,龍芯中科註冊資本3.6億元,中科院持股21.52%。
此前,我國資訊產業主要建立在Wintel(Intel的CPU和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和AA(基於ARM指令集的CPU和谷歌Android作業系統)兩大技術平臺上。國內部分CPU研發廠商選擇接受與這兩大平臺合作,在對方的技術體系中做開發,不僅出成果更快,在應用層面與市面上主流作業系統、軟體等的相容也會順暢許多。
龍芯中科總裁、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總工程師胡偉武此前接受本端記者採訪時表示,龍芯選擇的是自主程度更高、風險也更高的研發模式,“每一行原始碼都要自己寫。”
除了攻克底層技術研發問題,建立生態系統、獲得更多來自下游廠商的適配應用是國產CPU從實驗室走向大規模市場應用的重要一步。“每天至少一款產品完成適配”,據龍芯方面提供的資訊,繼去年9月份龍芯平臺完成了與57款產品的適配後,在2020年10月與11月,龍芯又完成了與96款產品的適配。平均到每天,有1.6款產品與龍芯平臺完成適配互認。
官網資訊顯示,龍芯主要產品包括面向行業應用的“龍芯1號”小CPU、面向工控和終端類應用的“龍芯2號”中CPU、以及面向桌面與伺服器類應用的“龍芯3號”大CPU。
目前,龍芯面向網路安全、辦公與資訊化、工控及物聯網等領域與合作伙伴展開廣泛的市場合作,並在政府、能源、金融、交通、教育等行業領域取得了廣泛應用。
圖片來源:證監會北京監管局官網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