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體報道,日產正加緊利用3D印表機來製造汽車。日產動力傳動技術統括團隊專家負責人鹽飽紀之對此表示,“(3D列印技術)是包括汽車生產過程在內實現碳中和的方法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日本的碳中和目標是在2035年將新車銷售全部改為電動車。在此過程中,將3D列印技術用於汽車製造,可對多個零部件進行一體成型,從而不再需要固定零部件的螺栓和密封等材料,達到了減輕車身重量的目的,進一步緩解了電動汽車的續航問題。這對於到2030年代初,在主要市場上的所有新車都將實現電動化的日產汽車而言,顯得尤為重要。
此外,除了純電動汽車,日產的電動化戰略還包括髮展其e-POWER混合動力技術。考慮到同時裝有電池、馬達、發動機的混合動力車在重量上不佔優勢,有可能會影響燃效的提高等,3D印表機作為可防止這種情況的武器,日產對其寄予的期望或許比歐洲企業更大。
不過,3D列印技術應用於量產車還有生產效率的課題需要解決。據悉,車企的工廠每天的產量以千輛為單位,鍛造和衝壓只需3分鐘就能製作出零部件,而普通的金屬3D印表機則需要3天。
經過不斷的嘗試,日產最新的粘結成型方式當中,已開始出現使生產效率提高到量產車十分之一左右的裝置,鹽飽紀之表示“逐漸達到了可用於汽車小批次生產的水平,到2025年,小批次生產的汽車可能會利用3D印表機來實現很多零部件的自動化生產,規則將發生改變”。
另外,3D列印技術用於燃油汽車也可以達到降低成本的作用。現階段,日產已開始將其應用於試製品的開發,且在試製階段取得了顛覆傳統制造常識的成果。據瞭解,日產以往試製發動機汽缸蓋需要3個月的時間,現在則縮短為2周,還成功將軸部件的重量減輕6成。同時,有的零部件透過把14個部分一體加工,將工序數量減少了7成,製造成本降低了一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