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片,不是位元組跳動的解藥

中影片,不是位元組跳動的解藥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丨深燃(ID:shenrancaijing),作者丨李秋涵,編輯丨魏佳

今日頭條、抖音、Tiktok之後,位元組跳動急切尋找著下一個新引擎。

西瓜影片無疑是候選者之一。張一鳴為它安排的新晉總裁任利鋒,是前抖音產品負責人。騰訊潛望《抖音內幕:時間熔爐的誕生》曾提及,抖音崛起早期運營功不可沒,任利鋒有運營背景,主要貢獻就在於最初看到方向,率領團隊做了前期工作。

空降西瓜影片,其任務顯而易見。經歷大半年的籌備,搖擺兩年之久的西瓜影片,終於等來了新方向——中影片。在2020西瓜PLAY好奇心釋出會上,任利鋒花費了大力氣為中影片下定義,“時長上1-30分鐘”,“形式上橫屏為主”,“生產上PGC佔比更高”。

這是新概念,但並非新物種。B站上UP主們創作的影片大多就在1-30分鐘之間,而不論是微博推出的“微博影片號”、騰訊系加速快跑的“微信影片號”,還是百度近期推出的獨立影片App“百度看看”、知乎首頁新增的影片專區,影片時長均大同小異,規格也都與中影片相近。這早已是巨頭涉足的新戰場,也是值得一試的新方向。

緊接著他做的第二件事外界更不陌生,砸錢。

“差不多400位西瓜影片創作人年入百萬”,“有一位知識領域創作人,跟我們簽約當天,就用這筆錢付了一套房子的首付”……大會上,任利鋒用一個個具有衝擊力的例子,講述了過去一年西瓜影片創作人取得的“錢景”,緊接著他宣佈,要拿出20億元補貼創作者,並且強調“真金白銀”、“上不封頂”。

至此,瞄準方向,經驗平移,大力出奇跡,位元組跳動系入侵中影片戰場的故事,已經講好了開頭。

相似的情景兩年前也曾出現過。2018年8月,時任西瓜影片總裁的張楠宣佈要投入40億,打造西瓜影片移動原生綜藝IP,起初聲勢浩大,沒多久後一切戛然而止。歷史再次重演,接下來故事該如何繼續,比想象中要艱難。

西瓜影片要做的真是中影片?

打造新概念,是講好一個資本故事的起點,但中影片概念實在不算新了。

國內外都分別出現過中影片代表產品。按照任利鋒的定義,從內容生產端劃分,中影片可分為UGC(使用者生產內容)與PGC(專業生產內容)兩類,前者中,土豆網、優酷、B站、YouTube是代表,而近期宣佈關停服務的國外影片平臺Quibi,則是PGC模式的代表。

瞄準中影片戰場,西瓜影片要打造的內容是哪類?

官方給深燃的回應是,要“圍繞優質的中影片內容,積極探索各類合作”。答案模稜兩可、不設界限,但在深燃與影視公司、MCN機構、個人創作者多方交流中獲得的資訊是,多家頭部、中腰部MCN機構及個人創作者,在2020年下半年陸續收到西瓜影片的入駐邀請,而影視方面,西瓜影片在6月已暫停所有自制劇計劃,當時與西瓜影片有過交流的影視公司表示,雙方未再有下一步接觸。

概念新舊與否不重要,看起來,西瓜影片已經做出了偏向UGC的選擇。這並不難理解,畢竟有Quibi的前車之鑑。在西瓜影片中影片戰略宣佈之前,Quibi就已頻頻傳出降薪、裁員、意圖出售等訊息,釋放出消極訊號。

Quibi主打不超過10分鐘的短劇集,內容端擁有幾乎所有好萊塢大型製片廠的資源支援,資金端則拿下了迪士尼、華納、沃爾瑪、高盛、阿里巴巴等公司17.5億美元融資,大佬加持、不缺錢、不差資源,卻只存活了199天。它最終關停原因不一而足,涉及內容模式、付費機制、打造時機等問題,但它也側面印證了,主打PGC短劇(此處指單集時長短的劇集)的平臺盈利的艱難程度。

在一部影視作品中,攝影、燈光、美術置景等人力物力均為沉沒成本,當單集時長越短,單分鐘成本就越高,盈利壓力成倍增長。此前優愛騰都曾開闢過時長10分鐘以內的短劇集板塊,如愛奇藝曾主推主打4-10分鐘的豎屏內容,騰訊曾主打高品質1-10分鐘之內的“火鍋劇”,優酷曾大力招募1-15分鐘短劇或短綜。此前不少業內人士向深燃透露,此類短劇鮮少人實現盈利,現在平臺也大多處於半放棄狀態,未形成氣候。

長影片平臺模式未擺脫虧損泥潭,西瓜影片拒絕效仿優愛騰,也並不想步Quibi後塵。

UGC模式就不一樣了。映美傳媒聯合創始人、COO高銳經歷了土豆、優酷主打UGC內容的巔峰時刻。“2005年土豆網剛建立,那時國內影片網站沒有版權保護,雖然到了2010年,開始逐步重視版權,但創作者收益不高。”受版權、技術、大環境影響,就連優酷、土豆的競爭,也不得不逐漸疏離UGC模式,投向PGC與版權的戰鬥。

10年後,PGC短劇平臺商業模式還未跑通,但主打UGC模式的YouTube仍屹立不倒,擁有社群文化優勢的B站,近兩年發展勢頭更是迅猛,這充分印證了UGC模式的潛力。

此前與B站開啟搶人大戰,西瓜影片就已經向外界釋放了戰略訊號,這一次釋出會上,“創作者”也是任利鋒提及最多的三個字。儘管在中影片定義裡,任利鋒表示“生產上PGC佔比更高”,但目前西瓜影片瞄準的,顯然還是升級化的UGC內容

中影片不是偽概念,但西瓜影片要打造的中影片平臺充滿了熟悉感。“提出概念,才好開發佈會,但是這個東西其實存在的太早了,這20億砸下去,就是對標YouTube。”愛夢影業CEO雷鳴坦言。

MCN機構視為雞肋,中小作者仍在觀望

現在,戰鬥打響,20億補貼已經放到桌面,第一步就是要吸引創作者盤活平臺。

西瓜影片需要吸納的創作者,由個人創作者與MCN機構構成。而根據影片時長,MCN機構又可分為生產1分鐘以內短影片、1分鐘以上中影片兩類。出乎意料的是,在深燃的交流反饋裡,創作者們的態度,沒有想象中熱情。

“電商平臺也打百億補貼的概念,但你買東西也不會便宜多少錢的。”某MCN機構內容總監大洋告訴深燃,8月西瓜影片運營工作人員就邀請他們入駐,批次定製娛樂、影視相關中影片矩陣內容,給出資源傾斜和補貼,“當時還沒跟老闆說,我就知道應該不太行,後來果然,很快回絕了”。深燃交流的多家頭部、腰部MCN機構都給出了相似答案,部分未入駐,部分僅將其視作一個普通的內容分發平臺

原因很直接,收益還不夠具有吸引力。

“每個平臺都想要獨家,但目前實現度幾乎為零”,某頭部MCN機構商務小菜告訴深燃,除極少量中影片為獲得流量扶持,與具體平臺簽約為獨家外,大部分中影片並不受限於平臺,”只是首發會選擇在其影響力最大的平臺,但大多還會全網同步“。

這與中影片變現模式有關。不同於短影片依靠平臺流量廣告、直播變現,中影片主要依靠廣告植入與廣告定製獲得收益。相比於短影片,使用者觀看一期中影片的時間成本更大,對內容要求更高,獲取使用者粘性更難,單個粉絲質量也更高。同時代理B站與西瓜影片平臺廣告的王曹告訴深燃,“廣告客戶投中影片,其實投的是這個達人的原創影片,不太關心它在哪裡首發。”

為品牌方服務的內容營銷行業人士也向深燃表達了類似觀點,“如果廣告主只是在具體某個平臺來投放,需要看使用者畫像。”西瓜影片現在幾乎還沒有原生的創作者,目前的下沉使用者具備的營銷價值同樣不高,“而且10-30min長度的中影片對廣告主來說目前只能做品宣,品宣需求只存在於頭部創作者,能有多少個頭部?”

相比於短影片,中影片的商業價值更被高質量粉絲所定義,而這恰恰是西瓜影片所缺失的。目前,王曹還沒有接到過廣告主針對西瓜影片創作者的廣告投放。

對此窘境,西瓜影片正透過分賬規則激勵創作者將使用者轉化為粉絲,據入駐西瓜影片的創作者週週透露,每1000次點選量,如果是由路人觀看,分賬金額僅1-2元,但如果是由粉絲觀看,則分賬高達5-6元,收益高出兩三倍,但即便是這樣,西瓜影片砸錢的吸引力也還不夠。

相比於廣告定製與投放,中影片”保底+分賬“帶來的收益實際杯水車薪。儘管這一成熟模式西瓜影片還在探索,大洋並不報以期待,他以旗下成熟影片賬號舉了一個例,“我在抖音或者B站單條定製廣告7萬,一個月如果接4條就是28萬,就能遠遠覆蓋人力成本。這要在西瓜影片上靠分成,播放量得達到好幾千萬,難度太大,分成模式的不可預估性也大,很可能實際情況分成3000塊都拿不到。在這裡難對接廣告,變現模式不成熟,也沒有經驗做預判。”

對於主打1分鐘以內短影片的MCN機構,還有拓展業務的成本。某MCN機構合夥人李皓告訴深燃,中影片和短影片是兩種創作邏輯,有執行端上的難點,是他們止步的重要原因。不過這並不是難以跨越的內容壁壘,“我是張一鳴粉絲,他這樣規劃肯定有他的用意。但是從我們執行端來看,只是無論是從底層執行、內容製作,還是矩陣佈局,我們評估都不太好”。

分賬收益有限,西瓜影片要想建立內容壁壘,除非能給出相當於買斷內容的補貼,大規模買斷,這顯然還不太現實。“這個不適合以工業個性化高頻生產內容的MCN機構,更適合自媒體個人,類似於B站的UP主。”喵喵互娛內容總監張洋對深燃表示。

西瓜影片的分賬機制的確對個人創作者更為友好。原B站UP主張蕾告訴深燃,B站UP主加入“bilibili創作激勵計劃”有門檻,需要達到影響力55分或專欄累計閱讀量超10萬,且每1000次點選量僅分得3元,在西瓜影片上沒有加入門檻。

不過她的分成收益增長不大,更讓她無奈的是,“目前西瓜影片獲得大V認證的創作者,有流量支援,已經完全淹沒了新人。隨便刷影片都是大V,新人想要脫穎而出,沒有什麼空間。”而讓她作為創作者更不能接受的是,西瓜影片使用者沒有互動習慣。“我在B站3000播放量都有70條評論,在西瓜影片上播放量過萬,居然一條評論也沒有。”

創作者週週在西瓜影片上有近300萬粉絲,B站僅幾十萬,但他的影片在兩個平臺上播放量相近,他告訴深燃,西瓜影片給每個創作者的單價不一樣,分賬的確相比於其他平臺“會略好”一些。但那還不能夠補足廣告投放帶來的收益,他選擇同時在B站與西瓜影片上更新。

20億看似華麗,更多創作者持觀望態度。不止一位MCN機構相關負責人告訴深燃,儘管關於補貼的交流還未到深度階段,但“沒有盈利的黑馬出現,補貼不夠吸引人,不會考慮”,回答大多很堅定。

位元組跳動的中影片夢還要繼續

即便這樣,位元組跳動的中影片夢,仍舊還要繼續。

截至2020年8月,抖音日活躍使用者超6億。令人咋舌的數字背後,也釋放著一個殘酷訊號,短影片天花板正在降臨。短影片“內卷”,長影片擺脫不了燒錢壓力,不論是短影片越來越長,還是長影片越來越短,競爭壓力下,位元組跳動必須要擴張,開闢中影片戰場,是綜合長短影片優缺點的折中選擇。

本質上還是為了吸引廣告投放。廣告主投放一個抖音短影片,今天投放明天就能得到播放量、瀏覽量、轉化量資料,但長影片廣告效率結算低,投放一個劇,要等很長時間。中影片投放週期相對更短,也能快速看到播放效果,集結了長短影片的優勢”,在雷鳴看來,“為了廣告,中影片值得一試”。

但顯然,這並不是一場好打的仗。儘管百度新上線獨立影片App,知乎開闢影片專區,看似瞄準中影片戰場,但在投資人曹海濤看來,“這更像是影片時代,百度、知乎不得不進行的佈局與防禦”,歸根結底,現在西瓜影片最大的競爭對手還是B站。

擁有成熟社群文化、集結大量UP主的B站,已經實現了更為商業化的運營。王曹告訴深燃,2020年7月,B站成立花火平臺,類似於阿里巴巴的阿里媽媽,對接廣告合作。目前最頭部的UP主,定製廣告價格在10萬-90萬之間,中腰部UP主在5-10萬之間,而位元組跳動雖然近期在巨量星圖上將旗下產品打通,廣告主可投放抖音、西瓜影片、今日頭條、微頭條等平臺,但”他們還不太願意在西瓜影片上投放中影片定製廣告,至少在我這裡的還沒有“,他表示。

中影片最常見變現模式,在西瓜影片上還幾近空白。不論對標B站與否,西瓜影片的中影片之路都不好走。

但這也並不表明西瓜影片毫無優勢可言。它瞄準的YouTube,在外界解讀裡成功因素有三點,第一點即是活躍的社群文化。YouTube的創始人史蒂夫·陳曾說,“從創立第一天起,我們就致力於構建影片服務的社群。”虛擬社群是培養使用者忠誠度的重要方式,這也是小破站B站引以為傲的基石。

儘管缺乏社群文化一直是西瓜影片的短板,但有受訪者認為,用演算法有機會彌補。“形成粘性不一定靠社群,也可以靠演算法”,雷鳴表示,“位元組跳動的推薦演算法在全球都是非常領先的。比如我開啟西瓜影片,給我推薦的影片內容非常精確,基本上給我推的前4條裡,會有我想看的內容。”背靠位元組跳動,這是當下西瓜影片不容忽視的優勢。

其次是外部流量的扶持。YouTube有著谷歌搜尋的強勢導流,而西瓜影片有抖音的流量加持,雙方同樣有相近的配置。

而在對創作者的資金支援上,YouTube有成熟的向內容創作者分成的廣告機制,YouTube分45%,創作者可分55%,形成完整商業閉環,讓創作者實現了穩定收入來源。不差錢的西瓜影片,也正在探索“保底+分成”的商業模式。

如何讓創作者持續盈利,是最讓西瓜影片頭疼的難題,積極開拓其他盈利模式是他們給出的解決辦法。除常見的廣告植入與定製,王曹告訴深燃,“平臺想推西瓜影片的直播。這個模式下客戶需要和平臺方直接溝通,由平臺選品,談優惠的價格,然後篩選達人合作。這可以合作一些能夠保證ROI效果的直播”。

西瓜影片相關負責人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曾表示,中影片創作者的變現模式主要有三種:商單、直播和電商收入。也就是說,位元組跳動在將抖音的打法平移至西瓜影片。以短影片的方法論,打造中影片商業變現模式。

不可否認,這類創造性打法的確存在想象空間。但中影片直播和電商收入模式當下還不成熟,能與平臺合作,透過直播與電商變現的創作者,顯然也只存在於頭部群體,侷限明顯。

不過眼下,不論是演算法推薦、社群文化、還是電商變現,一切都需要足夠優質的內容作為基底吸引使用者,這恰恰是當下西瓜影片最大軟肋,也是短時間內難以改善的痛處

中影片與平臺相輔相成,始終存在先生雞還是先生蛋的問題。20億砸不來優質內容,再優秀的演算法也難起作用。

這也是讓大洋困惑的原因。儘管很多短影片創作者在其他平臺也還接不到廣告,“但在抖音、B站上,我們能看到希望,能看到廣告主們急不可耐的心理,能看到增長的日活使用者,能看到巨大流量,但這在西瓜影片上還看不到。”

砸重金拉創作者,吸引年輕使用者,實現廣告及其他商業變現,西瓜影片打法邏輯終於開始清晰。但相似的方向,熟悉的戰略,不再新的概念,中影片能成為位元組跳動新的財富密碼嗎?答案或許沒那麼樂觀。

即便是這樣,內容創作者肖曉還是密切關注著西瓜影片,“內容人有惶恐擔心。內容時代,永遠不知道下一個風口在哪裡,只能像蒼蠅一樣四處飛”,她有些無奈。

注: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大洋、王曹、李皓、張蕾、週週、小菜、肖曉為化名。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5855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影片,不是位元組跳動的解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