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18日新媒體專電 外媒稱,在韓國,用智慧機器人充當餐廳服務員和廚師的現象逐漸增多。此前,餐廳為削減人員費用和解決人手不足問題,開始引入機器人。在發生新冠疫情後,機器人被認為有助於防控疫情而進一步受到好評。
據日本《讀賣新聞》8月11日報道,首爾市內的Merry Go Kitchen餐廳,去年7月引進了類似推車的送餐機器人。顧客在座位上用智慧手機點餐後,機器人會把餐食送到餐桌。因為可以用智慧手機支付餐費,顧客從頭到尾不必與餐廳服務員接觸。與朋友一道就餐的洪先生非常滿意地說:“不用擔心被傳染,很放心。也不必顧忌旁邊有服務員,可以很輕鬆地聊天。”
這家餐廳的老闆權香真說:“新冠疫情蔓延後,在網際網路上知道本店‘非面對面’服務而前來的顧客越來越多。”
應用程式和機器人都是送餐服務企業“優雅兄弟”公司提供的。經過在Merry Go Kitchen的試用,“優雅兄弟”公司從去年11月開始向餐飲行業出售這種機器人。今年以來,隨著新冠疫情蔓延,公司訂單接連不斷。僅半年左右,全國68家餐廳就配備了85臺這款機器人。公司還打算在今年內將這款機器人普及到200家餐廳。
據報道,在韓國東南部慶尚南道金海市的一家炸雞店,能夠進行炸雞操作的臂式機器人成為賣點。開發這款機器人的元正訓說:“機器人可以輕鬆進行人們討厭的油膩工作,不出汗,也不掉頭髮。在衛生狀況頗受關注的後疫情社會,這令人感到放心。”
在商業設施內,進行消毒、測溫作業,並提醒人們戴口罩的“新冠疫情防控機器人”引人關注。在國立博物館,提供講解服務的機器人也是如此。
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介紹,韓國機器人產業在2013年的銷售額約為20.4億美元,2018年的銷售額增長一倍至49億美元左右。韓國政府還提出了到2023年使機器人產業銷售額增長到126億美元的目標。
2018年的銷售額中,大約六成由在工廠使用的工業機器人創造,來自服務業用機器人的貢獻不足一成。據說消費者對機器人服務員的牴觸感阻礙了其普及。
然而,新冠肺炎流行後,使用機器人跟減少人與人接觸的“新生活方式”相契合,人們對機器人的牴觸感減弱。
對於服務業來說,使用機器人還有削減人員經費的好處。
據報道,2017年5月上臺的文在寅政府,在2018年把最低工資提高16.4%到時薪7530韓元(約合6.35美元),並實施了每週52小時的勞動時間限制。因此,以中小企業為中心,嘗試減少員工而增加機器人的環境已經具備。
另據韓聯社韓國世宗8月12日報道,據韓國國家統計局當地時間12日釋出的7月就業動向資料,韓國7月份就業人口為2710.6萬人,同比減少27.7萬人;失業率為4%,同比增加0.1個百分點。
這是繼3月(-19.5萬人)、4月(-47.6萬人)、5月(-39.2萬人)、6月(-35.2萬人)後,就業人口連續第五個月減少。這也是在全球金融危機餘震持續的2009年1月至8月就業人口連續八個月減少之後,時間最長的下降週期。
韓國國家統計局社會統計負責人鄭東明表示,當月各行業就業人口增減不一:住宿餐飲業的減幅擴大,批發零售業的減幅有所收窄,衛生福利服務業增勢較明顯。具體來看,住宿餐飲業就業人口減少22.5萬人,批發零售業減少12.7萬人,教育服務業減少8.9萬人,製造業減少5.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