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Q1觀察:付費會員大增,版權戰再起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丨文娛商業觀察,作者丨浮萍
疫情影響之下的Q1,音樂流媒體表現可謂是喜憂參半。
喜的是不論騰訊音樂還是網易雲音樂的付費會員業務都得到了較大的發展。最新的騰訊音樂Q1財報顯示其線上音樂服務的付費使用者人數為4270萬人,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50.4%;線上音樂服務的ARPPU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3.3%。
在剛剛結束的網易Q1財報分析師電話會上,網易管理層也強調了網易雲音樂付費業務的增長,由此帶動了創新及其他業務淨收入同比增加28%至30億元,毛利率達15.8%。
這說明線上音樂的付費市場基本盤進一步擴大,後續圍繞付費會員的精細化運營充滿了想象力。
憂的是音樂流媒體的競爭進一步加大。這裡的競爭不僅指的是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這樣的音樂流媒體之間的競爭,還包括來自快手、抖音和B站等跨次元領域的競爭。
一個明顯的表現是騰訊音樂2020年Q1的MAU出現了一定的下滑。其線上音樂的移動MAU達6.57億人,社交娛樂MAU達2.56億人,分別同比增長0.5%和13.3%;這說明即使有疫情紅利的加持,線上音樂的總使用者增長依然遇到了瓶頸。
同時以直播為代表的社交娛樂MAU出現了兩位數的增長,這一趨勢和直播爆發式增長的大趨勢相吻合,說明騰訊音樂等流媒體平臺的直播業務將會走向一個更加激烈的競爭狀態。
沉寂一段時間的音樂版權大戰,近日再次進入大眾視野。
這邊網易雲音樂接連拿下吉卜力工作室、滾石唱片、華納版權(WCM)、少城時代等四家重磅版權;同時獨家攬下《歌手·當打之年》《朋友請聽好》等熱門綜藝的音樂版權,展現出強勢反擊的態勢。
文娛商業觀察曾經專門分析過《25檔VS14檔,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的綜藝節目音訊版權爭奪戰》,這一些列的合作和網易雲音樂2019年9月份獲得來自阿里巴巴等機構的7億美元融資有很大的關係。
拿到錢的網易雲音樂一方面有充足的彈藥購買版權,另一方面也可以和阿里、百度、芒果產生更多的協同。比如網易雲音樂拿到的綜藝音樂版權大部分來自於芒果系的湖南衛視和芒果TV。
獲得更多的音樂版權補齊短板,是網易雲音樂近期比較偏重的運營方向,也是其深耕音樂社交的基礎。2019年以來網易音樂還嘗試了音樂K歌類產品"音街"和音樂直播平臺LOOK直播,以此來強化音樂社群的屬性。
與網易雲音樂在音樂社群上持續發力不同,騰訊音樂更多強調的是音樂 的概念。在版權、音樂人、直播等核心音樂業務之外,騰訊音樂尋找更多音樂場景結合機會,比如不僅獲得音樂類綜藝的版權,更是直接參與《創造101》之類的綜藝出品,上溯到內容生產領域。
最近騰訊音樂又與閱文集團達成了合作,進軍長音訊領域,並推出長音訊新品牌"酷我暢聽",直接切入到蜻蜓FM、喜馬拉雅等音訊平臺擅長的有聲書領域。
所以同為線上音樂平臺,網易雲音樂和騰訊音樂發展路徑已經開始出現分化,但是在資本層面他們的目標都是相同的:即獨立IPO上市。
騰訊音樂已經赴美上市,完成了階段性的使命,對於投資人和股東也有了一個資本層面的交代;從2020年網易雲音樂頻繁的發聲動作來看,其擬定的上市時間表應該已經很接近了,屆時網易雲音樂的更多詳細資料將會公佈。
音樂流媒體與短影片之間原本是互補的關係。
不論是快手還是抖音的走紅,能夠引發共鳴、繼而激發創作慾望的BGM都扮演者重要的作用,因此短影片平臺的對於音樂版權的需求是強烈的;而音樂流媒體的音樂版權也需要更多觸達使用者的渠道,藉助短影片打造爆款音樂,也是音樂流媒體的訴求。
因此抖音和快手都不約而同的選擇和騰訊音樂達成版權轉授合作,並推出“音樂燎原計劃”等一系列深度合作計劃了,共同探討短影片 音樂的想象力。
但是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全民直播時代加速到來,也探索出了各種“直播 ”的細分賽道,比如在音樂領域就有云音樂會、雲音樂節等娛樂形式,以往的音樂現場被搬進直播間,抖音、快手和B站等也開始與騰訊音樂搶食音樂直播市場。
雖然疫情是短暫的,但是短影片平臺們意識到音樂直播這種娛樂形式對於拉新留存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當直播成為基礎設施之後,娛樂內容生態建設就會被提上日程。因此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不僅要面對短影片平臺的流量分流,它們的音樂直播業務也會面臨著來自短影片平臺的競爭壓力。
根據騰訊音樂最新的Q1財報資料,騰訊音樂Q1來自社交娛樂板塊的營收為42.67億人民幣,佔總營收63.1億元68%,以直播為核心的社交娛樂是騰訊音樂收入的第一大來源,因此相較於網易雲音樂,騰訊音樂的發展壓力更大一些。
不過資本市場對於音樂市場的前景還是樂觀的。在最新的高盛《Music In The Air》80多頁報告中,對於全球的流媒體音樂有非常樂觀的展望,他們認為 “我們很看好領先和大規模的音樂流媒體平臺,例如Spotify和騰訊音樂,雖然競爭會加劇,不過這些平臺會受益於逐漸增多的音樂內容,以及他們巨大的使用者資料。”
音樂是剛需,但也還是一個相對來說規模較小的賽道。行業巨頭騰訊音樂不過才200億美元的市值(約合人民幣1400億元),緊隨其後的網易雲音樂和蝦米音樂等加起來不過百億美元估值,理論上還存在著較大的可開發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