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是理解網際網路商業模式的基礎,想要更深入的理解流量,首先需要了解使用者、時間、使用環境、使用方式和觸發方式這5個核心因素。
現在網際網路上流行一句話“得流量者得天下”,簡單的理解就是網際網路公司一旦擁有了流量,就能夠成功。這樣的理解,我個人認為是對流量過於簡單的概括,並沒有深刻理解流量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我們來看一個簡單的例子,2014年,我曾經給一家P2P公司做產品技術方面的諮詢,初期在沒有推廣的情況下,每天網站的流量都是在兩位數,並且大多數訪客都是內部員工的親戚朋友。突然有幾天,網站的獨立IP數上漲了100倍,每天獨立IP數上萬,有上百個客戶購買了理財產品。
老闆自然很高興,而我當時就覺得哪裡有點奇怪,讓客服對客戶進行回訪,瞭解一下客戶從那個渠道獲知我們的網站,最終了解到是在一個P2P薅羊毛的論壇有我們的網站資訊,介紹了我們的補貼活動。所有使用者把補貼利用完就散去了,留存為零,公司損失慘重。
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我之前運營的一個網站,每天月獨立IP訪問數維持在5W,但是PV有100W ,看這些資料覺得很好,但是至少50W的PV流量是機器人產生的(爬蟲,競品,自動發帖機)。 在後續很多流量的實踐和反思中,我逐漸對流量的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從產品的角度來說,流量的本質是人的需求。
流量的主體一定是人,一些爬蟲,機器,程式產生的流量,是沒有太大價值的。流量主體的需求是真實的,比如薅羊毛這部分使用者,他們的需求和你的期望不匹配,這部分流量也是沒有價值。
為了更深入的理解流量,我們對流量進行了以下維度上的劃分,簡稱 WWWHT。
機器產生的流量主要有爬蟲,程式外掛,電子裝置等 ,這部分流量沒有太大的價值。對於真實使用者產生的流量,主要識別的方式就是使用者畫像。在傳統商業時代以及PC網際網路時代,使用者的精確識別是非常困難的。雖然商場可以安裝感測器,識別流量的大小,但是使用者畫像是無法獲知的。移動網際網路則可以根據使用者的上網裝置,安裝的軟體,地理位置,手機型號,行為偏好等資料進行分析,對流量主體有一個大概的認識。對流量主體識別的越精確,流量的整體價值就能夠定義,這也是大量的廣告主都偏向於移動廣告的原因。
問題:在5G時代,線下流量的價值是否值得重新挖掘?
線下流量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流量主體識別和互動。比如我們上在淘寶上看了一件商品,淘寶可以識別瀏覽商品的使用者,以及他感興趣的商品。但是線下商場這兩個條件都不具備。假設5G時代,人臉或者手機能夠被5G裝置識別,那麼線下流量的主體就有了畫像,他在商場的行動軌跡透過各個地方裝置記錄,那麼互動行為也可以獲知。這樣線下的流量就可以精確分析,整體的價值就被挖掘。當然,這個只是一個設想,還需要考慮使用者隱私。
在考慮流量訪問的時候,不同時間段的流量差異非常大。這裡需要考慮是使用者是否是空閒的,只有在空閒情況下,使用者的注意力才能被吸引。在新媒體運營的時候,文章傳送的時間有嚴格的要求,不同的時間段開啟率完全不一樣。在我們做過的公眾號推廣中,大部分公眾號推文時間在12:00 和 晚上10:00左右。假設我們的公眾號粉絲群體是寶媽,那麼晚上9點之後效果會比較好,因為這個時候小孩睡覺了,寶媽才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情。
流量主體所處的環境決定了流量的精準度。流量的產生一定有一個場景,比如我們在洗浴中心,這個場所是封閉的,人的注意力很容易就被吸引,線下廣告的效果就比較好,而在迪廳,基於手機的移動廣告效果就不好。考慮人所處的環境,很容易定向聚焦流量。
曾經有段時間,一些公司透過H5頁面來傳播品牌,喜歡用聲音 圖片的方式,這種就是沒有考慮到使用者所在的場景。一般情況下,人大部分的時間都處於公共場合,手機發出聲音是一件非常沒有禮貌的事情,這也導致大部分可能一發現H5頁面發出聲音,就直接關閉了,流量就白白的浪費了。
曾經我做的一款產品,使用者是金融行業的人,一種獲客方式就是到金融社群APP中做推廣,還有一種獲客方式就是去這些人經常出落的地方做地推。以杭州為例,錢江新城是金融區,那麼我們就可以透過分眾傳媒,在具體的區域投放樓宇廣告。經過對客戶辦公地點的分析,我們發現客戶主要集中在一棟樓,當時想直接投放這棟樓的廣告,但是分眾並不支援投放某一棟樓的廣告,只支援區域性的投放,後來就招聘了幾個線下地推人員去掃樓。
一般情況下,使用者是透過手機,電視,電腦,汽車、直接接觸等方式和外部發生資訊互動。主要分為線上和線下兩大場景。
線下是透過海報,電視,電子屏,線上則是透過手機、電腦、平板,還有現在的電動汽車。不同的群體決定了接觸方式的差異,需要和你產品的目標使用者相匹配。比如說拼多多早期的市場策略是獲取四五線城市的使用者,它就更偏向於電視廣告,因為四五線城市的居民時間比較多,都是家庭婦女為主,看電視的比例比一二線城市要高,正好匹配拼多多的目標使用者群體。
luckin的目標使用者是白領和上班族,上班族主要出沒在CBD或者各種商業園區裡面,那麼樓宇廣告、電梯廣告就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選擇。
資訊流廣告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根據手機裝置定向投放廣告,使用不同的品牌,不同價格區間的手機,可以大致的圈出你產品對應的使用者群體,從而實現精確的投放。
我曾經調研過我們產品的使用者群體,大量有借款需求的使用者主要手機型號是Oppo和Vivo,和我們預期中的使用者群體比較匹配。
觸發是獲取流量最重要的一種方式,但是經常被忽略。它描述了資訊是如何觸達使用者的。一般觸達使用者的方式有主動和被動兩種。
主動的方式是使用者在特定的場景下,所能夠想到的產品或者服務,比如當我們購物的時候,一般會去淘寶,京東,想和朋友交流,會開啟微信。而被動的方式則是在執行某一項事務的時候被打斷,從而注意力轉向打斷的資訊,是一種注意力的轉移,就是我們所說的注意力經濟。常用的被動觸發方式有 APP PUSH,簡訊,電話,微信聊天訊息。
現在社會資訊過載,大量的營銷事件,熱點事件會吸引我們的注意力,佔據我們的大腦空間,我們大腦中對品牌的認知,很容易被這些熱點擠佔。我個人認為傳統的,基於定位理論的品牌營銷在這個資訊過載的社會,效果會越來越差。這也是什麼值得買,小紅書這類導購類網站發展越來越好的原因。
要充分考慮流量的觸發方式對產品的影響,在設計自己產品和流量迴圈的時候,要儘可能考慮到如何低成本觸達使用者。
現在很多人意識到,靠流量很難賺錢了,流量思維過時了,就開始推廣使用者思維。其實流量思維和使用者思維僅僅是商業模式上的不同,這兩者都有成本,只不過在你看來那邊成本更低而已。
對於流量思維,主要的成本在於流量採購費用。對於使用者思維,其成本在於運營和維護這個使用者所花費的人工成本。比如為了讓使用者留存下來,需要配套做一系列的運營工作,可能需要內容運營,銷售支援,客服等崗位,這些人的工資,就是成本。
就拿現在火熱的私域流量來說,搭建私域流量體系需要投入人力,投入管理,投入工具,這本身也就是成本的一部分。使用者思維和流量思維的選擇最終還是根據業務的性質和商業模式來抉擇。後面我會在流量的商業模式裡提到這兩種思維模式差異,以及由這兩種思維帶來的不同決策方式。
擁有一顆好奇心,需要對新鮮事物有探求之心。它們是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你從哪裡知道的,為什麼你會知道,還有哪些人知道。
有一段時間,我經常在網易上看到比較雷人的標題文章,點選進去發現是小說,然後就嘗試著看完了,覺得劇情很狗血。接著就研究它是怎麼運作的,他是怎麼賺錢的,為什麼廣告會推送給我,然後問問身邊的朋友有沒有接觸到類似的資訊。後來就慢慢了解了這些小說的運作模式,分析他的商業可行性。在後續基於流量的商業模式文章中,我會簡單介紹這些模式。
多擴充套件自己的交際圈,瞭解到不同行業,不同崗位人的思維方式,多請教他們所在公司是如何運營起來的。每週定期去看移動APP統計分析工具,觀察那些排名上升最快的APP,分析他們上升的原因。定期對排名前100的APP做一個概要的分析,重點關注那些你比較陌生的APP。定期關注一下微博熱搜,百度熱搜等,瞭解那些讓你感到陌生的人或事。
在微博剛出來那會,我發現微博能夠第一時間爆料出很多訊息,這比當時的傳統媒體和網站都要快。微博熱搜說明了使用者的搜尋需求,說明使用者可能在百度也有這些搜尋需求,但當時微博遮蔽了百度的搜尋,這就有一個搜尋流量的獲利空間。
我和一個朋友就做了一個網站,把微博的熱搜結果搬運到了我們自己的網站上,可惜當時我們都在阿里,加班很多,是兼職弄弄的,就這樣網站也有5W獨立IP。
關注一些對於運營增長方面比較好的公眾號和網站,比如caoz 大神的,加入他們的小密圈,眼界可以開拓很多。
增長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需要自己有一個開闊的視野,持續的學習能力,紮實的技術基礎,對商業上比較敏感。這些都是可以學習持續提高的。後面我會介紹一些以增長為出發點,涉及到產品、運營、心理學等方面的書籍。
你所理解的網際網路流量是什麼,歡迎大家留言和我交流?
流量的概述系列:流量的發展史(上)
流量的概述系列:流量的發展史(下)
本文由 @貓叔玩流量 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