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6日公佈的最新資料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達200840180例。
之前,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截至北京時間5日3時21分,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過2億例,累計死亡病例約425萬例。
確診病例從疫情發生到累計超過1億例,用時約一年;從1億例增至2億例,用時半年多。
觀察當前全球疫情形勢:變異病毒傳染性高,加速疫情蔓延,加大防疫難度,挑戰疫苗保護效果。多地疫情再度反彈,不得不重新收緊防疫措施。國際公共衛生領域專家說,人類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全球多國疫情反彈
美官員承認抗疫失敗
儘管掌握充足到富餘的疫苗,美國近來連續幾天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都超過10萬例,6日報告的新增病例超過12萬例,重新整理美國半年來最高紀錄;高傳染性變異病毒德爾塔毒株迅速蔓延,更多兒童和青年感染,以至於一些地區的兒童醫院病床告急……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弗朗西斯·柯林斯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承認:這場抗疫戰,美國可謂“失敗”。
在美國廣播公司8日播出的《本週》節目中,柯林斯坦言:“我們真的本來不該落到現在這種地步。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確實做得失敗。”
柯林斯認為,美國沒能遏制德爾塔毒株蔓延而導致疫情大規模反彈,問題主要出在“爭取讓所有人都接種疫苗”的工作不夠“有效”。
法新社報道,雖然對德爾塔毒株的恐懼推動美國疫苗接種步伐,但仍有數以百萬計的民眾,尤其是在政治保守派佔上風地區的居民,對打疫苗持懷疑態度。
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也發出警告:一旦扛不住這波德爾塔毒株攻勢,新冠病毒新變種流行機率會增加,而後者“可能比德爾塔更棘手”。
福奇8日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電視節目《與新聞界對話》中說,他希望在8月底以前,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能正式批准國內在用的幾款新冠疫苗。這些疫苗現階段獲得的是緊急使用授權。
近半月以來,印度單日新增確診病例仍在4萬例左右,單日死亡病例約在500例左右,兩項數字仍在高位。截至7日,印度累計確診人數近3200萬,累計死亡人數超42萬。
巴西是目前拉美地區新冠疫情最嚴重的國家。巴西衛生部8月3日公佈的資料顯示,該國當天新增新冠確診病例32316例,累計確診19985817例;新增死亡病例1209例,累計死亡558432例。
東京奧運會8月8日晚落下帷幕。同一天,東京都單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連續第5天超過4000例。按照共同社說法,東京都疫情呈現“爆發式”擴散趨勢。首相菅義偉先前重申,疫情快速惡化與舉辦奧運會無關。
汶萊7日報告8例新冠確診病例,其中7例為本土病例,打破該國自2020年5月6日以來保持的457天本土新冠病例零報告紀錄。
變異病毒“突破感染”
挑戰疫苗保護效力
近期隨著新冠高傳染性變異病毒德爾塔毒株在全球加速傳播,一些國家報告新冠疫苗接種者“突破感染”病例呈增加趨勢。
何為“突破感染”?“突破感染”指病原體突破了疫苗的防線,導致完成疫苗接種的人感染疫苗本該預防的疾病。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徐可介紹,這是因為所有疫苗保護效力都難以達到100%,保護效力越低,“突破感染”發生率越高。即便是保護效力最好的疫苗,個體差異也會導致在免疫反應較低的個體上發生“突破感染”。
近期,一些疫苗接種率較高國家報告了多例“突破感染”病例。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截至7月26日,美國累計報告6587例接種疫苗後住院或病亡的“突破感染”病例,其中74%為65歲及以上患者,共有1263例病亡。
“老年人和患有基礎疾病者仍然是‘突破感染’後發展為重症乃至死亡的高危群體。”國家傳染病診斷試劑與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張軍介紹。
以色列衛生部7月24日報告,該國累計發現5770例接種疫苗後“突破感染”病例,其中495例正接受住院治療,123例病亡。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近日刊登的研究顯示,在1497名完全接種了美國輝瑞疫苗的以色列醫護人員中,39人發生“突破感染”。
徐可指出,很多病毒突變快,對現有疫苗產生逃逸,也會造成“突破感染”。在全球疫苗歷史上,“突破感染”情況時有發生,比較典型的就是病毒突變造成的流感和乙肝疫苗接種後的“突破感染”事件。
包括德爾塔毒株在內的新冠變異毒株正在挑戰疫苗保護效力。張軍說,德爾塔毒株導致的“突破感染”更為多見,雖然尚不能確定是由疫苗對該毒株的保護效力較原型株減弱,還是由該毒株本身感染力和傳播效率更高所致,但目前已上市的各種疫苗的免疫後血清抗體對某些毒株的中和活性確實有所減弱。
不過,“突破感染”並不意味著疫苗完全失效。張軍說,在資料科學性較強的研究報告中,各種疫苗預防死亡和重症的有效率均明顯高於預防輕症或感染的有效率,但“突破感染”導致的重症和死亡仍有發生。
未來抗疫之路如何走
專家呼籲深化全球合作
面對新冠病毒持續變異、“突破感染”病例增加的趨勢,多國採取了建立“突破感染”病例資料庫、開展加強針接種等方式予以應對。
例如,美國疾控中心建立了疫苗“突破感染”資料庫,涵蓋病人人口統計學資訊、地理位置、接種時間、疫苗種類、感染病毒序列等詳細資訊。各地方疾控機構可上報、查詢資料庫中記錄的“突破感染”病例資訊。
“突破感染”病例的出現,可能意味著我們要接受與新冠病毒長期共存的狀況。“我們需要學會如何與病毒共存,把病毒對日常生活的影響降到最小。”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副教授、傳染病和微生物學專家保羅·格里芬說。他認為,應對“突破感染”,一方面要繼續提高接種覆蓋率,一方面也應延續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高檢測率等措施。
一些專家還建議,為應對“突破感染”,可採取加快研發保護效力更高的疫苗劑型、適當增加疫苗免疫劑次即注射加強針、採用新的免疫增強技術等方式。
張軍說,從增加疫苗免疫動員全面性的角度考慮,目前大規模使用的肌肉注射新冠疫苗主要動員全身免疫應答,而沒有呼吸道區域性免疫動員的效果,因此可以加強具有動員呼吸道免疫疫苗的研究以及與肌肉注射疫苗聯合使用的探索。
一些專家表示,面對疫情現狀,短期內追求“零感染”幾無可能,病毒或將與人類較長時間共存。
美國佐治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系副教授陳茁認為,人類與病毒長期共存目前已是大家共識。但共存不是放任病毒不管,還是要積極採取防控措施,特別是接種疫苗、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在防控疫情與保持經濟發展間保持好平衡。
漫長的“戰疫”更需強化全球行動,深化全球合作。病毒無國界,疫情政治化只會讓抗疫更加艱難。正如世衛組織此前所說:新冠病毒是快速傳播的“殺手”,任何分歧都會助長它的威力。沒有國家層面和國際層面的團結,病毒擴散速度會更快。 (綜合新華社訊息)
來源: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