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的MBTI測試有用嗎?“超級準”還是“偽科學”?
任何測試都是有侷限性的。MBTI測試可以幫我們更好地瞭解人的性格特徵,但不能僅以單一的測試結果,就推斷一個人的心理特徵。要想真正考察一個人,必須用多種方法、從多個角度來考察,再用心理測試結果進行輔助分析,這樣才可能得出一個比較可靠、客觀的結果。
——陳祉妍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
“你是ENTJ,還是ENTP?”
如今在年輕人的社交圈裡,要想交友“破冰”需先對上“暗號”。這些由4個英文字母組成的神秘程式碼,已成為不少年輕人的社交標籤,它就是當下在社交網路爆火的MBTI測試。
隨便在網上搜索一個MBTI測試軟體,測試人數都超過千萬。在微博,與MBTI相關的話題閱讀量高達8億。各大線上社交平臺則湧現出不少以MBTI人格型別命名的群組,基於MBTI製作的表情包和各種“梗圖”更是被年輕人玩得爐火純青。年輕人在交友、相親時,也都會在自我介紹中加入MBTI程式碼。
MBTI測試在走紅的同時,也引來不少爭議,許多人稱其為“迷信”“偽科學”,那麼這種測試到底靠不靠譜呢?
4個字母“解鎖”16種人格型別
MBTI測試的英文全稱為“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邁爾斯—布里格斯性格分類指標),由美國作家邁爾斯和她的母親布里格斯在20世紀40年代編制,是一種自我報告式的人格測評工具,用以描述人們在獲取資訊、做出決策、對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動規律和人格型別表現。
“MBTI測試涉及的心理學理論基礎,源自著名分析心理學創始人榮格的著作。”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陳祉妍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介紹,榮格在20世紀20到30年代出版了一本名為《心理型別》的書,在這本書中他首次對人格進行了型別劃分,比如我們熟知的性格內向和外向等概念就出自此書。
榮格在提出內、外向概念的同時,還提出了人格的四大機能(思維、情感、直覺和感覺)。他認為,每個人都可能擁有這四項機能,但這四項機能在每個人身上體現的程度不一樣。因此根據每個人身上的優勢機能,再加上內向、外向變數,他把人又劃分為8種類型,即外傾思維型、內傾思維型、外傾情感型、內傾情感型、外傾直覺型、內傾直覺型、外傾感覺型與內傾感覺型。
MBTI測試就是基於榮格的心理學型別理論發展出來的測評工具,其將個體行為差異用四個維度進行衡量,包括精神能量指向、資訊獲取方式、決策方式以及生活態度取向。
每個維度包括兩個方向,代表不同的偏好傾向,分別是E(Extroversion,外向)和I(Introversion,內向)、N(Intuition,直覺)和S(Sensing,實感)、F(Feeling,情感)和T(Thinking,思考)以及P(Perceiving,感知)和J(Judging,判斷)。
四個維度的不同偏好傾向經過排列組合就形成了16種人格型別,4個字母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類人格特徵,比如ENTP代表好奇心旺盛的辯論達人、INTP則是與世無爭的理想主義者……
學界對MBTI的科學性存有爭議
“其實,基於榮格的人格理論,發展出來的測量工具有很多,MBTI算是其中知名度最高的。”陳祉妍說,比較知名的還有凱爾西氣質型別測試,而MBTI之所以能夠“出圈”,主要是其在商業推廣方面做得比較成功,所以它目前在國際上比較有影響力。
與其他人格測試不同,MBTI操作簡易、測試結果更為直觀,往往不需進一步的解讀與思考,所見即所得。
同時,MBTI將測試結果與浪漫文案巧妙結合,如有靦腆、敏感、完美主義以及自卑等性格特點的INFP人格,就被描述成“治癒家”“空想家”或“哲學家”,這樣的表述讓人更容易接受,MBTI測試也因此獲得了更廣泛的傳播效果。
“MBTI測試基於榮格的人格理論,是人格測驗中一個應用非常廣泛的工具,但人格心理學的研究者一直對MBTI存有爭議。”陳祉妍舉例道,比如人格是否可用16種類型進行劃分,有的學者認為這樣的分類方式是非常簡單且粗暴的。
此外,一個測試的科學程度還受很多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在國內大家普遍使用的是MBTI測試的中文版本,一個心理測試從國外引進,需要進行多方面的研究工作以保證其準確性和應用價值。但是具體到某個人使用的MBTI測試是否為經過研究驗證的中文版,使用者很可能並不清楚。”陳祉妍說。
雖然該測試的科學性受到質疑,但不少人在轉發自己的MBTI型別描述時,都不禁感嘆“每一條都中了”,他們認為測試結果非常準確。
“這樣的反饋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之一就是,只有覺得測試結果準確的人才會分享,覺得不準確的人就不會分享了。”陳祉妍分析道,“此外,一個人覺得測試準不準,更多是主觀判斷的結果,也就是一個心理反饋。可能測試結果中僅有某部分擊中了測試者的內心,他就會覺得測試結果很準。”
測試結果僅供參考不可盲目相信
MBTI測試自問世以來,常被用於員工招聘和相親擇偶,那麼這麼做靠譜嗎?
“實際上,不止MBTI測試,很多人格測評工具都被用於招聘或其他領域。”陳祉妍表示。
“若在專業人士指導下獲取的MBTI測試結果,僱主可將其當作一個參考。”陳祉妍指出,從專業心理學角度來說,任何單一測驗結果都不能作為錄用與否的唯一標準。考察一個人能否勝任一份工作,必須把測試資料和過往資料結合起來進行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夠得出一個相對可靠的結果,以此進行最終的評判。
陳祉妍認為,與招聘相比,相親擇偶是一個更為複雜的問題。“招聘大部分涉及的問題處於人的意識層面,而相親擇偶中還要涉及很多處於無意識層面的問題,而這是很難被測試出來的。”她說。
“我還發現,一些網上的MBTI測試,為了讓受測者能在短時間內獲得測評結果,會大幅縮減測評題目數量,這樣就可能會增加測評結果的誤差。”陳祉妍提醒道,誤差增加後,測試結果就會更不準確,此時按圖索驥去尋找另一半或招聘員工,風險就更大了。
“因此,無論是將MBTI測試用於相親擇偶還是招聘員工,首先需要明確一點,那就是任何測試都是有侷限性的。”陳祉妍表示,“MBTI測試可以幫我們更好地瞭解人的性格特徵,但不能僅以單一的測試結果,就推斷一個人的心理特徵。要想真正考察一個人,必須用多種方法、從多個角度來考察,再用心理測試結果進行輔助分析,這樣才可能得出一個比較可靠、客觀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