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隕星,竟然讓此地進入了“鐵器時代”

在人類的發展程序中,始終都伴隨著工具的進階,先是石器,後是青銅器以及鐵器,冶煉技術的成熟更是讓社會的發展得到了提速。於是,人類何時開始使用金屬工具,成了考古專家們研究的方向,他們想知道這項技術起源於何時、何地,是何人最先發明的。

一顆隕星,竟然讓此地進入了“鐵器時代”

不過,若是沒有金屬礦的來源,也不會催生出冶煉技術。然而,金屬礦並不是隨處可見的,那缺乏礦產資源的地區,相較於資源豐產的地區,是否更晚使用金屬工具呢?事實上,除了地球自身的這些金屬礦產資源外,天上還會掉下“資源”,那就是:隕星。

說起隕星,它是自太空受地球引力降落於地球表面的大流星體。大約92.8%的主要成分是矽酸鹽(也就是普通岩石),5.7%是鐵和鎳,其它的隕石則是這三種物質的混合物。因此,含石量大的隕星稱為隕石,含鐵量大的隕星稱為隕鐵。

一顆隕星,竟然讓此地進入了“鐵器時代”

如今,在格陵蘭島的西北部約克角半島附近,有一顆頗具歷史的隕星。經過研究,其大概在1萬年前墜落,這讓格陵蘭的古代居民使用金屬工具的時間被提前。

之前的觀點是,由於維京人入侵格陵蘭島,從而帶來了鐵器的製作技術。但最新的研究表明,事實上早於這個時間300年,也就是1200多年前,當地人就已經開始利用隕星製作了金屬工具了。

維京人最早入侵的地區就是格陵蘭島的南部,在那裡只發現了一小塊隕星碎片。那時,維京人已經掌握了鐵礦的開採技術,在一些研究者看來,隕星所帶來的鐵資源,並不會引起維京人太多的關注。

當年,這顆隕星墜落時,至少碎裂為了8塊大型的碎片。一塊重量超過31噸的碎片,被稱為“帳篷”,一塊被稱為“男人”的隕星碎片,重量為22噸,一塊被稱為“女人”的碎片,重量要輕很多,只有2.5噸。

一顆隕星,竟然讓此地進入了“鐵器時代”

近期的研究表明,在長達數百年的時間中,當地土著人又被稱為古代的愛斯基摩人,一直都在利用這些隕星碎片,他們用這些含有鐵元素的“原材料”,來製作工具。

當時,為了方便取用,一些石塊被人為的搬到了隕星降落地,如:這附近就有玄武岩石塊,重量超過40公斤。之後,當地居民就用這些石塊敲打隕星,取得的那些小塊“鐵塊”,被用來製作刀或者箭頭。

從這也可以看出古人的探究精神,他們在漫長的實踐中可以說是“無師自通”地掌握了一門技術。當地居民沒有漏掉這麼好的“鐵資源”,現代研究發現,附近用於敲擊隕星的石塊,經估算至少有70噸。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當地人就是用這種很“原始”的方法獲取製作工具的“金屬鐵”。於是,研究人員勾畫出了當時的一個場景:

一些鐵匠會很用力地敲下一塊塊小鐵塊,再將他們錘成扁平狀,並磨出鋒利的刀鋒,最終,做成了箭頭及刀片等物件。當然,這些推斷是基於研究當地古代居民使用的鐵器所得出的,而這些工具的確來自於隕星,因為它含有一種元素,那就是:鎳。

一顆隕星,竟然讓此地進入了“鐵器時代”

如今,對“天外來客”的研究,也是基於化學元素的分析,藉以探究天體的一些秘密。格陵蘭島的自然環境缺乏金屬資源,而隕星的墜落無疑是補充了此地的鐵資源。於是,有了這種資源後,在時機成熟時自然會萌發出金屬工具的製作。

因此,研究者推斷,正是當地居民發現了隕星的“作用”,才使得他們進入了鐵器時代,為他們後續發展新的金屬製作工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實,人類使用金屬的歷史,是經歷了直接使用到冶煉的過程的。就如格陵蘭的土著人,他們用最原始的使用方式,直接將小塊隕星碎片敲敲打打使其成型,這其實和人類使用石器的方式差不多。

後來,有了冶煉技術,掌握了金屬元素之間的配比,才使得整個世界開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顆隕星,竟然讓此地進入了“鐵器時代”

不過,在沒有掌握開採鐵礦技術之前,要使用“鐵”幾乎只能藉助於隕星了。各地考古發現似乎也證實了這一點,有媒體報道過,在古埃及前王朝的墓室中,發現有用隕鐵製作的管狀小珠,美洲的幾個古文化中心,考古中也發現有隕鐵製作的箭頭、小刀及其它工具。

按照研究者的說法,早在公元8世紀中葉左右,那些古代愛斯基摩人就開始開採隕星中的“鐵資源”了。雖然,後來他們的地位被其它民族取代,但是,隕星的鐵料交易並沒有中斷。所以說,正是這顆隕星,讓古格陵蘭最早進入了鐵器時代。

參考資料:

【《左傳·僖公十六年》、《隕石是怎麼鑑定的?》、《“鐵器時代”意味什麼》】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88 字。

轉載請註明: 一顆隕星,竟然讓此地進入了“鐵器時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