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做垮後,這個學霸重新做出一家行業龍頭企業,如今身家370億

公司做垮後,這個學霸重新做出一家行業龍頭企業,如今身家370億

圖源:攝圖網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馮侖風馬牛(ID: fengluntalk),作者風馬牛,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2 月 2 日,美團創始人王興在飯否發文:如果沒有喬布斯,智慧手機的普及會晚多少年?如果沒有馬斯克,智慧電動車的普及會晚多少年?一個朋友說他對比這兩個問題之後認為還是馬斯克更猛一點。

近兩年,在特斯拉的帶動下,新能源汽車迎來高速發展,產業鏈上的鋰電池概念也因此火爆,各路資本湧入。作為鋰電池龍頭企業,「億緯鋰能」備受各界關注。

資料顯示,億緯鋰能是一家專注於鋰電池創新發展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已成為全球物聯網和能源網際網路電源全面解決方案的核心供應商,產品廣泛應用於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慧農業、智慧零售、智慧家居、智慧穿戴、智慧表計、智慧安防、智慧醫療、智慧交通等多個領域。

作為億緯鋰能的創始人,劉金成、駱錦紅夫婦以 370 億元人民幣財富入選《 2020 胡潤百富榜》。值得一提的是,劉金成在鋰電池行業深耕 36 年,上大學時,他就曾在牆面上貼下了 「鋰電池我愛你」六個大字,劉金成希望有一天能將自己生產的電池賣到全世界。如今,他早已實現當年的心願。

劉金成表示:不管你做什麼,堅持都是必不可少的。賺錢、創造價值都不容易,但在這個過程裡面,你不斷成長,集小勝為大勝。之前戴姆勒公司送給我一幅畫,講的是化繭成蝶的四個階段,我覺得其中最關鍵的不是成蝶,而是當中脫一層皮的階段。我們達到今天的行業領先水平,也是脫了一層皮的。只有具備做世界一流產品的眼光和勇氣,才能做世界上最好的鋰電池。

1

劉金成的成功,是「知識改變命運,知識創造財富」的最好佐證。

1964 年,劉金成出生於湖北荊門的一個農村家庭,為了走出小山村,他發奮學習,憑藉優異的成績考入電子科技大學,後又在武漢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先後獲得工學學士(化學)、理學碩士(電化學)、工學博士(材料物理與化學)學位。

在武大的一次演講中,劉金成說:人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不斷地學習,把書讀好。在武大的三年不僅僅是一個學習過程,也是一個改變命運、昇華人生的過程。在武大期間,我學習非常努力,可以說沒有浪費一個小時,特別是結束一年課程進入實驗室之後,我沒有一次請假或遲到,更很少晚上 10 點鐘以前離開實驗室。也就是在武大讀研期間,我接觸到了鋰電池和一幫做鋰電池的人。如果沒有在武漢大學 3 年的研究生學習經歷,沒有在武大本原的 4 年實踐,是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績的。後來我繼續攻讀了博士、中歐工商學院的 MBA ,現在還想著明年要學點什麼。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會發現諸如組織建設、激勵體系等一系列問題已經無法靠現有知識去應對,必須要再學習借鑑新的知識和經驗。創業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歷史。一直以來,我不太鼓勵年輕人什麼都不會就去創業。一定要沉得下心來,要踏踏實實的學好知識掌握好本領,真正能夠為社會創造價值的時候再去做這個事情。創業的事情來日方長,慌啥?

大學畢業後,劉金成就職於「國家新型儲能材料工程中心」,擔任技術部經理,期間參加了 863 鎳氫電池產業化攻關工作。1994 年底,受改革開放浪潮和以陳東昇為代表的 92 派的影響,劉金成第一次創業,註冊了武漢武大本原化學電源有限公司,先後主持開發 AA 型、 AAA 型和 D 型全系列鎳氫電池、新型手機電池和電動腳踏車動力電池,其中手機電池率先在國內透過國家郵電部檢測。但是,因為不瞭解市場和資本,公司最終做垮了。

1999 年,痛定思痛的劉金成應聘加入了惠州德賽集團德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用兩年打拼做到了公司副總,在經驗上得到了很大的磨礪。劉金成回憶:在德賽兩年我主要是做手機電池,後來有武大校友建議說,做手機電池沒有技術含量,大家都能做,你要不考慮做點別的。於是, 2001 年我開始了第二次創業。

2

2001 年,劉金成從德賽集團辭職,重新創辦了億緯鋰能,方向還是做鋰電池。劉金成說,「因為我只會做這個東西。我 1985 年在武漢做的和後來研究的都是這個,而且我看別人做的不好,我可以比他們做得好。」當時,劉金成誠邀將才,豪言:兄弟們,讓我們一起幹大事、幹正事,我們一定能做世界上最好的鋰電池。

「堅持做到最好」,劉金成認為這句話有兩層意思:第一要比同行好一點,第二要比客戶的要求好一點。劉金成表示,「但凡做一件事情只想著掙錢的時候,辛苦的一塌糊塗,也掙不到錢。相反,你站在客戶的角度,不斷給他創造價值,不見得那麼辛苦,也能賺到錢。把這些道理搞清楚之後,其實做任何專案都不難。改革開放這些年,大家都是想辦法去賺錢,一味求快求多,很多時候產品質量就不太好,導致大家有個刻板印象,覺得中國製造很多都是粗製濫造。在今天這個環境裡面,如果我們不把鋰電池做好,那我們就失敗了。」

億緯鋰能最開始涉足鋰原電池,主要的考量因素是,首先當時這個市場是一個藍海市場,國家需求很大,在他們做之前,這類電池全是進口,是一個卡脖子工程。其次,鋰原電池當時對技術要求較高,但對資金的要求不高,正好契合他們創業時的方向選擇。

然而,理想比現實殘酷。縱然有之前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打基礎,研發產品也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劉金成碰了一鼻子灰,走了許多曲折道路。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艱難的時刻,劉金成依然不棄不餒,帶領團隊堅持走自主開發和技術創新之路。劉金成說,「億緯鋰能是一個透明、陽光、健康的企業,只要做,就會有回報,而且會超過付出,超過你的想象。我們只有一條路,就是拼命幹活。我們要對得起社會和使用者。」

據員工描述,劉金成是個典型的技術派,從事電池行業研究三十餘年,直到企業上市多年,仍孜孜不倦地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究上,常常不出辦公室,一邊吃著盒飯,一邊做研究。正是由於那份堅決,億緯鋰能顛覆了傳統的國內生產電池全部工藝,研究出了一整套自己的生產方式,以絕對的技術創新優勢打開了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億緯鋰能支援了兩輪智慧電錶改造的國家重大專案和全國 ETC 的電池解決方案,優勢很快就體現出來了。

2009 年,億緯鋰能已經成為國內鋰原電池的頭部企業,並在深圳創業板成功上市。劉金成表示:真正做電池的人,會把電池當作一個生命體。你好好對待它,它就會好好對你。我們做電池的人的意識成為這個電池製造技術裡面的核心內容。像管理粉塵這樣的事情,我在公司裡面跟我們同事講,首先要掃除心中的粉塵,這樣才能把每一個細節控制得好,僅僅有好裝置還不夠。

公司上市後,劉金成在做好鋰原電池的同時,開始進軍小型鋰離子電池。

2015 年,預感新能源汽車在未來要爆發後,劉金成又帶領億緯鋰能進軍動力及儲能電池。劉金成說:億緯鋰能不會去賭技術路線,我們做的產業,不能跟著資本的邏輯走,跟著資本走會有風險。做電池的人,會越做越謹慎,膽子也越來越小。只有從產業的角度做鋰電池,才是真正做好鋰電池的理念。在劉金成看來,電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並不在於短期內賭對了技術方向,而在於能真正技術研發出穩定的產品,企業在技術裝備、過程管理和產品研發三個方面都擁有過硬的能力。

如今,億緯鋰能已發展成為全球物聯網和能源網際網路電源全面解決方案的核心供應商,鋰電池業務「百花齊放」。劉金成表示:面對世界鉅變,行業鉅變,億緯鋰能將充分發揮「人才、資金、工廠」優勢,致力於打造最好的產品和服務。無懼變化,億緯鋰能對鋰電池的專注與熱愛,對技術創新的專研與堅持,對社會的責任與使命,永遠不變。

3

一直以來,億緯鋰能都以「做世界上最好的鋰電池,成為行業領先企業」為願景。億緯鋰能的原則是,「再難、再不容易都要想辦法做好,堅持下去,最終就能把它做到最好。」

劉金成做企業的標準簡單而質樸,他曾說,「什麼是偉大的公司?就是要做別人做不出來的、比別人好的東西,讓你的客戶喜歡你,讓你的同事和員工賺的錢更多一點,生活更體面。」

作為一家創新型和服務全球客戶的公司,劉金成的管理理念是「讓員工變為主人,有成就感、工作愉快」。為此,他參照國際大公司的標準,不斷改善和提高員工的工作環境和工資待遇。劉金成向員工承諾,「公司做到什麼水平,我們就拿什麼水平的工資,做到了日本工廠的水平,就拿日本員工的工資,做到了德國工廠的水平,就拿德國員工的工資。」

在劉金成看來,作為企業家最重要的品質是要創造價值。創造價值,不僅僅是為自己創造財富,最重要的是做有意義的事。他認為有意義的事有三個層面,第一是對國家有貢獻,第二是對客戶有價值,第三是對員工有幫助。

對於創業者,劉金成也給了 5 點建議:一、不斷學習;二、洞悉市場;三、善於表達;四、做創造價值的事,不做無道德底線的事;五、堅持。

多年來,劉金成認為自己是一個知足常樂並且懂得感恩的人,他很享受當下,天天充滿著幸福,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在劉金成眼中,只要是能扛得過去的風浪,那都不算事,解決困難才是人生最大的樂趣。劉金成不太願意回想過去的事,而更願意眺望未來,他始終相信明天會更好!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絡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666 字。

轉載請註明: 公司做垮後,這個學霸重新做出一家行業龍頭企業,如今身家370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