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研究發現:生態保護助力敦煌鳴沙山恢復“鳴叫”

  新華社蘭州8月9日電(記者張文靜、郭剛)全國防沙治沙標兵、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屈建軍研究員,透過對甘肅省敦煌市鳴沙山鳴沙現象持續考察基礎上,近日成功發現,在鳴沙山區域內都有鳴沙群分佈,且部分沙山恢復了“鳴叫”。

  屈建軍介紹,鳴沙山東起莫高窟,西至黨河口,東西連綿約40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這裡的沙子會唱歌?”對此,他解釋,鳴沙又稱為響沙、哨沙或音樂沙,常分佈於沙漠和海灘中,而以沙漠中最為罕見,被認為是一種神奇的自然現象,並因此成為重要的旅遊資源。但包括甘肅省敦煌市鳴沙山等在內的我國境內著名鳴沙山先後喪失發聲功能。

  經過多年研究,屈建軍發現,敦煌市鳴沙山自然沙粒表面由風蝕、水蝕等多種因素所形成的多孔(坑)狀結構,構成共鳴腔,藉助外力作用,在運動過程中互相摩擦、碰撞而產生極微弱的振動聲響,經大量的表面空腔共振放大,從而使人耳接收到運動沙粒的發聲頻譜。但環境汙染和人類活動的增加,導致敦煌市鳴沙山沙粒磨損,繼而產生粉塵等雜質。這些雜質侵入沙粒表面的孔洞時,因其所產生的阻尼作用,導致鳴沙共鳴機制喪失變為“啞沙”。他的這一研究成果曾於2019年獲得第八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沙產業大賽二等獎。

  屈建軍告訴記者,20世紀90年代左右,由於人類活動增多,人為過度踩滑,給鳴沙山生態保護帶來困難,部分鳴沙也逐漸喪失發聲機制。近年來,當地政府啟動了鳴沙山封禁保護專案,劃定了沙化封禁區,開展封禁保護、植被保育工程,一定程度上助力了敦煌市鳴沙山部分沙山恢復“鳴叫”,且形成了罕見的鳴沙群。

  “經過多年科學保護,敦煌市鳴沙山的部分沙山沙粒得到了淘洗,沙粒表面被淨化,沙粒經過踩壓可恢復往日的‘鳴叫’。”屈建軍建議,宜儘快開展鳴沙資源的科學考察,透過敦煌鳴沙資源的考察與評價,精準定位鳴沙沙丘,保護這一神奇的自然現象,進而為敦煌鳴沙旅遊資源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提供科學依據。(完)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804 字。

轉載請註明: (環境)研究發現:生態保護助力敦煌鳴沙山恢復“鳴叫”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