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現在他變成那個舉火把的人

由 亓官天亦 釋出於 科技

在2020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上,何曉明顯得有些“低調”。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一研究所總體部主任、國防重點型號專案總設計師、研究員級高階工程師,這一長串頭銜,還是看不清他的工作內容。實際上,我國電子偵察裝備許多技術突破,背後都有他的身影。

  從黑龍江到黃浦江

  何曉明是黑龍江人。他報考大學時,電子工程專業十分熱門,人才缺口大,錄取分數高,他順應時代潮流,填報南京理工大學電子工程專業。1999年,何曉明大學畢業。當時,電子工程畢業生是就業市場的“香餑餑”,何曉明的同學多選擇民營企業提供的高薪工作,從事科技研發的屈指可數。何曉明深知,國防技術買不來,只能靠自主研發,於是他來到上海,加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一研究所,20餘年初心不改,“我的工作履歷很簡單,一直都在這裡”。

  在上海工作20餘年,何曉明帶領團隊突破多項技術難點,他本人先後獲得“上海市領軍人才”等榮譽。

  從“地上”到“天上”

  何曉明回憶剛工作時,同事們都在桌上手工畫圖紙,歸檔資料都是手刻的,字跡非常工整,現在全自動化。20餘年來,工藝設計、技術手段、科研條件等都在改進提升,以前做一個型號可能要十年,現在兩三年就能做好。高效率的背後是科研人員的辛苦付出。

  為了掌握第一手資料,研發團隊常常要登上飛機,在試飛中除錯系統。2001年,何曉明第一次參加外場測試,還是新人的他有些不適應艱苦工作環境,“一天下來,身上能抖出幾兩土”。如今,何曉明帶領年輕的研發團隊,東進西出,轉戰南北,從酷暑到嚴寒,參與多個型號試飛。

  新專案的外場試飛試驗往往充滿未知風險,試飛人員在4000米高空缺氧環境下,常出現暈機現象,嘔吐到無法正常工作,甚至還經歷過飛機失控的生死考驗。為了準確驗證系統性能,何曉明不僅要提前研究試飛方法,制定合理航路,同時也是參與試飛次數最多的人。每次試飛,他都帶頭在飛行任務單上簽字。

  從“小何”到“老何”

  剛進單位時,何曉明負責訊號處理工作,歷任模組負責人、分機負責人,再發展到自己帶團隊。以前同事稱呼他為“小何”,後來逐漸變成“老何”。這個過程中,許多前輩的事蹟鼓舞著他。何曉明講了件令他印象深刻的事:儘管實驗所用的電器標有電容數值,前輩還是要求他在使用前自己測算電容,因為標定範圍有一定誤差,但實驗結果要十分精確,老一輩研究者認真嚴謹的精神,值得學習和傳承。

  目前,何曉明所帶的團隊平均年齡30歲出頭,在他看來,這屆年輕人並不像很多人認為的那樣不能吃苦。他和這些年輕人相處融洽,鼓勵年輕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何曉明的團隊一直很穩定,大家團結一心攻克一個個難題。過去前輩的光芒照耀著何曉明,現在他變成那個舉火把的人,將愛國敬業、不畏艱險的科研精神傳遞下去。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