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青雲(QingCloud)也上市了。
2021年3月16日,青雲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股票程式碼為688316。本次公開發行的股票數量為120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約7.64億元。發行價格63.7元,截止發稿前,已經漲到89元,上漲超過39%。看來,投資者對青雲還是充滿期待的。
青雲是繼UCloud之後,第二家科創板上市的雲廠商。如果算上去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金山雲,則是國內第三家上市雲廠商。
某種程度上,青雲不僅代表自己,還代表了一眾雲計算小巨頭。從青雲身上,可以看到這些小巨頭們的潛力,也可以看到他們的煩惱。
這一篇文章,我們將從青雲入手,來看看雲計算小巨頭存在的問題、蘊藏的力量,以及他們在巨頭環伺的雲計算市場中的發展前景。
青雲,低增長之困先來看看青雲的家底:
2020年度,青雲實現營業收入近4.3億元,增長13.91%。虧損1.6億元左右,相比上年虧損有所收窄。
單從財務資料看,青雲還沒有擺脫“流血”狀態。這其實問題不大,現在雲計算市場領域也沒有幾家盈利的,大家都在虧。即使是龍頭老大阿里雲,也才剛剛實現盈利。
所以,在雲計算這個領域,虧損沒什麼丟人的,大家都在用戰略性虧損換增長,這是行業共性。
但是,青雲最大的問題是其營收增長太慢了,2020年的增速只有13.9%。
要知道,疫情對於其他行業是利空,但對於雲計算行業卻是利好。業內的大部分雲計算廠商都實現了不錯的增長,以阿里云為例,藉助疫情期間的線上教育和辦公,臨時擴容了超過10萬臺伺服器。反觀青雲的增速,看來是沒有吃到行業的紅利。
青雲營收與增速 資料來源:青雲招股書
依據中國信通院的資料,近幾年中國雲計算市場的增速都在30%以上。作為小巨頭,營收規模小,只有更快的增速才能實現追趕。青雲的營收增速,還不如行業平均水平,這就有點問題了。
中國雲計算規模與增速 資料來源: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
我們再看看研發相關資料:
目前青雲有503人,其中研發有200人,佔比近40%。從這個人員配比來看,是比較典型的技術驅動型公司。
青雲人員構成 資料來源:青雲招股書
再來看看研發投入:
2017年、2018年、2019年及 2020 年 1-6 月,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3067.42萬元、6426.93萬元、6954.25萬元及3653.03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12.82%、22.81%、18.45%及25.34%。
青雲研發投入及佔比 資料來源:青雲招股書青雲研發投入及佔比 資料來源:青雲招股書
從研發投入上來看,比較符合科創板的胃口,研發投入佔營收的比例超過20%,已經很高了。
但是,問題也很明顯。近幾年公司的研發投入增長緩慢,這與雲計算行業的高速增長不匹配。雖然青雲的研發投入佔比已經很高了,但研發投入增長卻不快,還是受到了營收增長緩慢的拖累。
在雲計算這個需要大量投入的領域,沒錢真的會很難。
此次上市對於青雲來說是一次重要的“補血”。手裡有足夠的資金,才能加大研發投入,這也是形成競爭力的關鍵。
統一雲架構,構建技術護城河在技術上,青雲還是有自己優勢的,最為核心的就是其公有云和私有云是基於統一架構,這在業界還算獨一份。
青雲的公有云和私有云擁有一個架構、一套程式碼,在功能銜接、使用者一致性體驗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
市場上有公有云廠商,也有私有云廠商,大部分廠商的公有云和私有云是基於不同的架構。即使強如阿里雲,其私有云業務也面臨相容性問題。
尤其是要發展混合雲,這兩朵雲的相容就顯得尤為關鍵。青雲的統一雲架構,使用者的一致性體驗會更好。
青雲產品架構圖 資料來源:青雲招股書
除了架構上的優勢,在技術上青雲的特色還有“三板斧”——SDN、SDS 以及P2P智慧資源排程。
以上,我們大致分析了青雲過去的財務和技術狀況,那麼青雲的未來又在哪裡呢?
尤其是透過上市拿到彈藥之後,如何行動,將決定青雲是否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在我看來,有兩個問題對於青雲的發展至關重要: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權衡取捨,以及雲生態的搭建。能否處理好這兩個問題,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青雲未來的命運。
公有云還是私有云,這是一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即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取捨。
大體上看,雲計算廠商分為兩類:
網際網路巨頭們大多以公有云起家,國外的AWS、谷歌雲,國內的阿里雲、騰訊雲,都是如此。這類雲廠商的主要業務就是公有云,即使發展私有云、混合雲,也是在其公有云基礎上,複用其公有云的技術和產品,對外提供專有云服務。目前來看,這類雲廠商是活的最滋潤的,佔了最大的市場份額,增速也很快。並且,他們已經形成了規模優勢,也陸續開始盈利了。
另一類是從傳統軟硬體轉型的廠商,有硬體見長的IBM、華為、浪潮,有軟體見長的微軟、甲骨文等,還有一些系統整合商。這些廠商,大多以私有云起家,其著力點在於拓展混合雲業務。
其中,轉型最成功的國外廠商當屬微軟,國內就是華為。微軟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僅次於AWS。
而在國內雲計算市場,華為雲增長最為兇猛。依據Canalys釋出的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報告,華為雲的增速高達259.6%。並且,現在華為雲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15.5%,超過了騰訊的15.1%。
這真的很震撼。
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佔比 資料來源:Canalys
在雲計算市場華為是後進者,而且華為雲也是從私有云起家的。
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將青雲看做小一號的華為雲。華為雲的成功,對於青雲有很強的借鑑價值。
那麼,華為云為什麼能夠成功呢?
華為雲的成功,一個關鍵原因是敢在雲計算領域下重注,不惜血本進行研發和市場投入,這符合華為“將彈藥聚焦到一個城牆口”的一貫作風。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原因麼?應該說,如何做雲計算,華為也是在探索當中。我觀察到,華為雲一個很明顯的動向,就是發展重心從私有云轉向公有云。這非常關鍵。
私有云一直是華為的強項,但華為向公有云轉型的決心似乎越來越堅定。2017年3月,在已有的私有云部門之外,華為成立獨立的公有云部門Cloud BU。之後幾年,華為的公有云和私有云一直是兩套產品,兩個隊伍。
直到2020年5月,業內盛傳華為居然要關閉私有云。並且有媒體引用任正非的講話稱,“這次徐直軍關閉了GaussDB,關閉了私有云業務(包括線下的大資料儲存),我是堅決支援的,責成侯金龍完成。”
後來華為雲業務總裁鄭葉回應稱,“我們把原來放在IT產品線的私有云團隊跟Cloud BU的公有云團隊進行了整合,形成了混合雲產品部。”
雖然還不至於關閉私有云那麼極端,但華為把重心轉向公有云已經非常明顯了。對於私有云,任正非一直有所詬病,“過去按客戶定製,限制死了我們的能力,一個個小的軟體包,不可複製,不可複製,不能重複銷售、多客戶共用。業軟走的失敗道路,我們堅決不能再走。”
一句話總結,就是私有云會讓華為限制在專案定製中,無法形成標準化、可複用的功能和能力,也就無法形成規模優勢。華為所發展的混合雲,必然是公有云為主的混合雲。
與華為雲比起來,青雲無疑是沒那麼成功的。這裡說的成功倒不是說營收規模(畢竟他們體量上就存在先天的差距,比營收規模不公平),而是說增長速度。青雲體量更小,理應增速更快才對,不然與行業巨頭的差距只會越拉越大。
下面,我們來看看青雲的公有云和私有云佈局情況。
青雲的雲計算產品體系如下:
再來看看其不同產品的營收情況,下表是青雲兩個主要業務的營收。其中雲產品指的是私有云,雲服務則指公有云。
下表是青雲公有云和私有云業務的毛利率情況,可以看到,私有云(雲產品)是盈利的,公有云(雲服務)是虧損的,而且虧損幅度在增大。
還是那句話,公有云市場都是用利潤換增速,沒幾個盈利的。即使是華為,現在多半也還在虧損。
青雲公有云的問題,不在於虧損,而在於其營收增速太慢。中國公有云增速在30%以上,作為追趕者,至少要達到行業平均水平才合理。
單看青雲的雲服務(公有云)收入,2018年增長7.1%,2019年增長6.8%,2020年還下降了。虧損沒有問題,但如果虧損還換不來高增長那就有問題了。
除了增速不高,青雲的公有云還存在資源利用率低的問題。
其實,這也不能怪青雲。這個問題,相信Ucloud、浪潮雲這些小巨頭都存在。
公有云就像“在水一方的佳人”,要想俘獲她的芳心,需要冒險渡過險灘,這對於任何人都一樣。
別看阿里雲現在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當年也是九死一生,差點就沒堅持下來。現在當院士的王堅,當初可是在年會上哭過鼻子的。他在接受採訪時曾說,阿里雲發展到後來,連支援他的馬雲都開始懷疑他是不是真是個騙子。
現在已經衝到行業第二的華為雲,其實也並不安全,也是在一邊承受大幅虧損,一邊探索業務方向。
連巨頭都是驚險過關,其他廠商要想一心一意衝刺公有云,其風險和難度可想而知。
對於大部分雲廠商而言,公有云就像一朵白蓮,可遠觀不可褻玩。真正過日子養家餬口的,還是私有云。
下表是青雲各項業務的利潤佔比,從這個表可以明顯看出,公有云(雲服務)雖然貌美如花,但私有云(雲產品),才是那個賺錢養家的人。
我一直認為,公有云才是真正的雲計算,弄幾十臺伺服器做虛擬化搭建的私有云只是個過渡階段,要不了多久就會被公有云以及從公有云“生長”出來的專有云所替代。至於混合雲,將很可能是公有云+專有云。
私有云很難擺脫傳統專案制的束縛,產品的標準化、資源的規模化都會面臨根本的困難。這也是華為放棄其優勢的私有云全面轉向公有云的原因。
但是,正確的道路,往往是困難甚至兇險的。某種程度上,雲計算的小巨頭們都面臨一個難題:全面進軍公有云是找死,在私有云的舒適區待著是等死。要想成功闖關,需要實力、決心,甚至還需要一點運氣的眷顧。
顯然,到底如何發展雲業務,青雲還沒有探索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好在青雲還有一個獨門絕技,那就是上面提到的公有云與私有云的統一架構、統一程式碼。這個技術優勢,給了青雲一定的騰挪空間,希望他能蹚出一條成功的道路。
得SaaS生態者得天下談完了雲計算的“公私之辯”,我們來看第二個問題,那就是生態。
先來看一張圖,下圖是中國和全球的雲計算結構對比。這張圖有一個明顯的特徵,那就是中國與全球在IaaS和SaaS的佔比方面,存在“倒置”現象。全球市場,SaaS佔比近60%,IaaS佔比只有23%;而中國市場正好相反,IaaS佔比超過60%,SaaS佔比只有不到30%。
這個區別,說明中國與國際市場存在代差:國際市場已進入以應用為中心的雲服務領域,中國的主力部隊還在搞資源虛擬化那一套,還停留在IaaS建設階段。
2019年中國與全球公有云市場結構對比 資料來源:Gartner 中國信通院
在國外的SaaS領域,有一家做雲原生數倉的公司非常具有典型價值——Snowflake。
Snowflake成立於2012年7月,2020年9月16日在紐交所上市,只有區區2000多員工、2.65億美元營收,上市的市值就達到了630億美元。
近幾年,Snowflake的營收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年均增速超過100%。
Snowflake季度營收與增速( 單位:百萬美元)
Snowflake收入包括產品收入和專業服務收入,其中標準產品收入佔比超過90%。
在技術上,Snowflake提出了獨特的儲存、計算以及管理服務分離的架構。儲存層(Storage)目前支援AWS S3和Azure Blob,理論上儲存層可以在無關計算資源的情況下進行無限擴容;計算層(Compute)由諸多virtual warehouse組成,本質是處理資料的虛擬機器節點。計算層獨立於儲存層,不同計算資源看到的是同一版本的資料;管理服務層(Services)相對獨立,由眾多global services組成,涵蓋元資料、事務、查詢計劃、安全/管理務等諸多功能,服務層解決了資料倉庫易用性的問題,平臺近乎零運維。
目前,Snowflake同時使用AWS,Azure、谷歌雲(GCP)的IaaS資源,其中大部分執行在AWS上(約85%)。
一定程度上,Snowflake代表了國際SaaS發展的方向:雲原生、SaaS應用帶動IaaS消費。
因此,中國要做大雲市場規模,關鍵在於提供豐富的SaaS服務,以SaaS來帶動雲計算資源的消耗。
這個邏輯在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期間表現的淋漓盡致,由於釘釘的線上教育需求劇增,阿里雲緊急擴容超過10萬臺伺服器。遠端辦公、視訊會議等應用需求大增,很多雲廠商也經歷了類似的雲計算需求激增的情況。這就是典型的由SaaS帶動IaaS。
2020年,雲計算市場的另一個風向標就是巨頭們紛紛推出自家的核心SaaS系統,並與基礎雲服務進行融合,最成功的就是阿里雲+釘釘、騰訊雲+企業微信、華為雲+welink。
雲計算廠商未來業務增長的最重要引擎,是在其平臺上繫結更多的SaaS應用,透過SaaS應用來帶動IaaS資源消耗。其中一個關鍵環節,就是核心SaaS應用,並把這個應用PaaS化,作為連線其他生態夥伴SaaS應用的“樹幹”。
基於核心SaaS應用(平臺化)的雲生態有一個獨特優勢,那就是透過這個生態向用戶提供的產品組合,不僅在技術上融合,而且在業務邏輯上也具有很強的融合性。阿里巴巴的“雲釘一體”戰略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騰訊雲和華為雲在後面緊追。
有沒有足夠豐富的SaaS生態,將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雲計算廠商的競爭力。而且,隨著整個雲計算產業的重心從IaaS轉向SaaS應用,這個趨勢會越發明顯。
那麼,青雲要做生態麼?青雲如何做生態?
是的,青雲也要做生態,其生態戰略是以PaaS為核心,並且是作為整合平臺的IPaaS(integration as a service)。
但是生態這個事情,天生就是巨頭的生意,很多時候“個頭”決定了一切。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這種巨頭,無論是技術實力、品牌號召力、使用者數量都有很大優勢,自然更容易吸引生態夥伴。
像青雲這種小巨頭,比較適合做針對細分領域的生態。目前來看,青雲的雲生態還遠未成型,未來能做到何種程度,將決定著青雲能夠走多遠。
中立性,是雲小巨頭的核心優勢某種程度上,青雲遇到的問題具有普遍性。無論是公有云和私有云的糾結,還是生態力量的薄弱,其他雲計算小巨頭也都存在這樣的問題。這是由實力的巨大差距決定的。
那麼,小巨頭是否有自己天然的優勢呢?
有,那就是中立性。
雲計算越來越成為數字化基礎設施,資料就是企業的“身家性命”,要讓企業將資料和業務遷移到雲平臺上,平臺本身的中立性就非常重要。而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這些巨頭天然就存在中立性問題,這主要表現在:
業務衝突。巨頭們往往業務體系龐大,不可避免與部分客戶存在業務衝突。阿里、騰訊會與很多網際網路企業存在業務衝突,比如拼多多不會將資料遷移到阿里雲,位元組跳動不會把資料交給騰訊雲。此外,網際網路企業選擇阿里雲還是騰訊雲面臨一個“站隊”的問題,這在滴滴、美團上就表現的比較明顯。華為雲的業務也與其電信客戶有衝突,這也導致華為遲遲不敢下決心進軍雲計算。
SaaS邊界。上面提到,雲巨頭都有其核心SaaS應用,如阿里雲+釘釘、騰訊雲+企業微信、華為雲+welink。以釘釘為例,本身就具備一些SaaS功能,這會與其合作伙伴有衝突。其他SaaS廠商在加入其生態時,肯定會有顧慮。與之相比,雲計算小巨頭(比如青雲)則主要從PaaS平臺出發,不碰上層SaaS,對於其他生態成員而言就是“不與民爭利”,會更放心一些。
此外,客戶也會擔心自身的業務和資料被單個雲廠商繫結,限制自身的發展。因此,越來越多客戶選擇同時採購多個雲廠商的產品,並透過多雲管理來實現業務和資料融合。對於很多客戶而言,青雲這樣的雲計算小巨頭可以作為阿里雲、華為雲、騰訊雲的備份。
總體上看,青雲未來的道路會比較坎坷,至於其能否突圍,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我們當然希望青雲這樣的雲計算小巨頭也可以成長起來,這會促進整個行業的競爭,不至於被少數巨頭形成寡頭壟斷的局面。
而且,從感情上來說,人們都喜歡屠龍少年的故事。雲計算小巨頭,就像那些屠龍少年,他們要在巨頭的壓力下求生存、求發展。
青雲的前路雖然艱險,但一旦闖過去,就是一片海闊天空。因為,中國雲計算市場現在還很小,未來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依據Gartner和中國信通院的資料,目前我國雲計算市場只佔全球的5.6%。
2019年中國與全球雲市場規模對比 資料來源:Gartner 中國信通院
一切都才剛剛開始,遠未終局,鹿死誰手還未可知。這個世界從不缺少奇蹟,這個世界也需要更多屠龍少年的英雄故事。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我想這也許就是青雲QingCloud的故事。
文:凝視深空 / 資料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