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外賣“減塑”差哪兒了

本文轉自【中國青年報】;

快遞外賣“減塑”差哪兒了

11月12日,一位快遞小哥正在整理上午需要配送的快遞,在他11日配送的快遞中,一少半是塑膠包裝。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趙麗梅/攝

快遞外賣“減塑”差哪兒了

11月12日,在北京市豐臺區,一位外賣小哥的配送箱上拴著一個塑膠袋。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趙麗梅/攝

調查顯示,中國快遞業每年約產生180萬噸塑膠垃圾,與此同時,外賣也是塑膠包裝的“重災區”,常常出現“袋中袋”的情況。快遞外賣帶來的“白色垃圾”已成監管痛點。

“現在快遞堆得像山一樣,其中一半的包裝是塑膠。”11月12日,北京豐臺的快遞小哥劉山(化名)在為貌似送不完的快遞奔波的同時,也擔心由此產生的塑膠垃圾汙染問題。

線上購物快速發展帶來了快遞業的進一步繁榮。11月11日,在購物狂歡上演的當天,隨著6.75億件快遞一起出發的,還有6.75億個快遞包裝。

國家發改委宏觀院體改所科研處副處長張德元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快遞總量預計達到800億件,其中約20%為塑膠袋包裝。線上購物帶來的“白色垃圾”已成為“限塑令”監管的痛點。

“限塑令”落實難在哪兒?中國青年報官微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9.7%的受訪者首選“改變公眾習慣”,16.8%的受訪者認為“新材料研發推廣難”,12.7%的受訪者選擇“購物成本提高”,10.7%的受訪者表示“新領域難監管”。

“相比紙箱,0.3元一個的塑膠袋更便宜”

北京快遞小哥朱文(化名)表示,他11月11日配送的200多件快遞中,有100多件採用塑膠包裝,主要是一些衣物、被罩、鞋子等。

記者走訪發現,多位快遞員配送的快遞外包裝中使用塑膠包裝佔比為30%-50%。部分採用紙箱包裝的快遞,為保障物品運輸安全,箱內也放置了塑膠填充物,盒外也大都採用膠帶封裝。

快遞到達消費者手中,往往會經過多道流程,為了防止損壞,部分商家在寄快遞之前會選擇進行多層包裝,甚至過度包裝。這些包裝材料大多選擇就近購買或者低價購買。搜尋某電商平臺,100個35×45cm的快遞包裝袋為14.2元,在一些店裡一個包裝袋低至0.039元。

除了快遞,外賣也是塑膠包裝的“重災區”,常常出現“袋中袋”的情況,據記者觀察,消費者在外賣平臺點一份米粉,粉與湯使用兩個塑膠盒分別裝起來,為了防止外溢,一些商家還在湯盒上裹上一層保鮮膜,裝進單獨的塑膠袋,再把所有東西裝進一個大塑膠袋。

一些快遞員會優先選擇塑膠包裝袋。朱文表示,在寄件時,他幾乎沒使用過紙箱,一天大概要用10多個包裝袋為消費者打包。一方面是塑膠袋便攜,另一方面則是基於成本考慮。比如收一個12元的快遞,他可以獲得2元服務費,其中,包裝的費用需要自付,“相比紙箱,一般0.3元一個的塑膠袋更便宜”。

“減塑”任重道遠。據中國塑協塑膠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截至2019年,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400萬噸。另外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快遞業每年約產生180萬噸塑膠垃圾。

電商領域“減塑”難在哪兒

自2008年“限塑令”實施以來,“減塑”已經跑了11年。近年來,作為新興業態,電商、外賣等領域一度成為“限塑令”的“空白地帶”。

今年1月19日,被稱為升級版“限塑令”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膠汙染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釋出,外賣和電商領域才正式被納入“限塑令”的範疇。該意見也明確提出到2022年年底,北京、上海、江蘇等省市的郵政快遞網點,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膠包裝袋、一次性塑膠編織袋等,降低不可降解的塑膠膠帶使用量。到2025年年底,覆蓋全國郵政快遞網點。

與龐大的使用量相反,塑膠袋的回收率非常低。去年11月11日,由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等組織聯合釋出的《中國快遞包裝廢棄物產生特徵與管理現狀研究報告》指出,2018年,我國快遞行業共消耗塑膠類包裝材料85.18萬噸,由於塑膠類快遞包裝廢棄物回收困難、再生成本高、再生利潤低,造成我國快遞包裝廢塑膠約99%(質量比)混入生活垃圾。

消費者很少為快遞包裝直接付費,影響著快遞領域的“減塑”。一些網友表示,網購大多數時候都是包郵,與超市購物相比,使用塑膠袋的感覺並不明顯,也很少在意電商領域的塑膠垃圾。

“難就難在太分散。”張德元表示,相較於普通商超,電商領域的塑膠包裝使用者多為小商戶,這個群體數量大、主體分散,監管難度大、執法成本高。

當前,塑膠包裝的替代產品研發生產仍不夠成熟,國內的快遞包裝的流通效率也不高。張德元以可降解塑膠袋為例,國內快遞包裝從採購、倉儲到流通的週期約為30天,相較於國外存在一定差距,比如亞馬遜的物流效率約為13.5天。可降解塑膠袋存放時間過長可能會導致效能下降,影響使用效果。

一些網友表示,想為減少白色汙染盡一份力,但在沒有合適替代品的情況下,不得不使用塑膠袋。

去年年底,中國青年報進行的一項網路民意調查顯示,86.6%的受訪者覺得電商領域存在塑膠袋浪費現象。53.0%的受訪者表示,願意為電商使用可再利用的環保包裝支付一定費用。

多地為“減塑”按下“加速鍵”

面對“白色汙染”這個大難題,各地都在“減塑”上持續發力。截至目前,已有20多個省份釋出了升級版“限塑令”,為“減塑”按下“加速鍵”。

其中,外賣、電商等六大行業成為北京新版“限塑令”的重點“減塑”物件。11月10日,北京市釋出的《北京市塑膠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徵求意見稿)》指出,到今年年底,全市郵政快遞及電商配送網點“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到90%。到2022年年底,全市郵政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包裝袋、編織袋等。到2025年年底,全市郵政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膠帶,並將責任落實到了具體單位。這也被網友們稱為“最嚴限塑令”。

電商領域“減塑”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平臺、商戶、消費者發揮合力,從塑膠包裝物的生產、採購、使用以及回收利用等多個環節入手,打造綠色物流體系。

“平臺企業要做塑膠汙染治理的引領者。”張德元認為,電商、快遞、外賣領域平臺企業要加強對平臺入駐商戶的管理,制定一次性塑膠製品減量替代實施方案,實施“綠色商戶引領計劃”“綠色包裝積分活動”等,鼓勵引匯入駐商戶主動減少一次性塑膠包裝使用。郵政快遞業要加大綠色包裝、可迴圈包裝的使用。經營商戶則要做好綠色消費模式的“執行者”。

與此同時,替代產品的研發將迎來新機遇。張德元建議,快遞企業以及包裝材料生產研發企業加強創新。目前,一些企業正在研發可降解塑膠袋。

在消費端,可以考慮採取單獨計價收費的策略。張德元表示,消費者花了錢,有了明顯的使用感,可以間接提升消費者的環保意識。如果使用了塑膠包裝,應將其分類投放,便於後續處置和資源化利用。

此外,張德元還建議,廣大消費者在享受現代化商業模式帶來便利的同時,不斷提高環保意識,在點外賣、網購時儘量減少一次性塑膠用具的使用。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趙麗梅 記者 王聰聰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0年11月17日 06 版)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845 字。

轉載請註明: 快遞外賣“減塑”差哪兒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