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玻璃纖維核心技術打破國外壟斷
國際複合公司的電子布生產車間。(重慶國際複合材料公司供圖)
玻璃纖維是一種效能優異的無機非金屬材料。高頻、高速、高保真訊號傳輸的5G通訊、物聯網等新興行業迅猛發展,新能源、軌道交通等領域技術升級,都離不開具有低介電、低損耗和高強度、高模量等特點的特種玻璃纖維材料作為支撐。
過去,特種玻璃纖維核心技術長期被國外巨頭壟斷,為此,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專案支援下,重慶國際複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重慶理工大學、四川大學等經過近十年的系統研究與產學研用協同攻關,攻克了特種玻璃纖維量產小、成型難、能耗高、環境汙染嚴重,以及品質不穩定等關鍵瓶頸問題。在9月22日召開的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高效能特種玻璃纖維及綠色製造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成果獲得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我們開發了一系列效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且可規模化生產的特種玻璃纖維。”專案牽頭單位負責人介紹,比如介電常數低於4.6和介電損耗小於0.001的低介電玻璃纖維,已經實現了全球最大規模的商業化生產。同時,還攻克了異形特種玻璃纖維生產難度大、品質不穩定的難題,在國內率先實現了異形比為1∶3和1∶4高效能特種玻璃纖維的穩定生產,異形纖維最高填充可達70%,填補了國內空白。
圍繞相關研究成果,專案團隊獲得了授權發明專利28件,其它智慧財產權11件,開發出全球品種最多的系列特種玻璃纖維,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30%,並與杜邦、LM、巴斯夫等世界500強企業展開了合作。
據瞭解,今年3月,國際複合長壽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正式點火投產。作為國內最大的特種玻纖研發生產基地,其規劃建設7條特種玻璃纖維生產線,預計2022年全部建設完成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6億元。記者張亦築、李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