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測量隊登頂再測珠峰身高 停留150分鐘創中國人新紀錄

據新華社珠峰大本營5月27日電 27日11時整,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隊員登頂“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為珠峰“量身高”。世界最高峰峰頂上,鮮豔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

這座6500萬年前從海底隆升而成的喜馬拉雅山脈主峰,時隔15年後再次迎來中國測量隊伍。透過新華社珠峰峰頂直播畫面可見,在覆蓋冰雪、面積不足20平方米的峰頂斜面上,8名身穿紅色衣服的隊員開始豎立覘標,安裝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天線。這次,峰頂GNSS測量首次依託中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人類首次在珠峰峰頂開展重力測量,提高珠峰高程精度。

“此次測量任務中,大量裝備國產化,可靠性、精度等都比2005年有質的提高。”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隊長李國鵬說,準確收集各項資料,也為人類瞭解、保護珠峰貢獻專業力量。

早在300多年前的清康熙年間,中國人首次測繪珠峰,並定名“朱母郎馬阿林”。“朱母郎馬”藏語意為第三女神、“阿林”為滿語“山”之意。60年前,中國人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45年前的今天,中國人首次將覘標帶至峰頂,測得高度8848.13米。2005年,中國再測珠峰,其巖面高度為8844.43米。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曾對珠峰進行過6次測繪和科考。

“珠峰任何顯著變化都對全球地學、生態等領域研究有重要指示意義,並影響人類生產生活。”在珠峰前進營地的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副總工程師陳剛說。

5月6日,登頂測量正式啟動,因天氣原因兩度推遲衝頂計劃。27日,秉持科學籌劃和不屈不撓的精神,登頂隊員戰勝了極高海拔區域降雪、大風等艱險,成功登頂。按計劃,峰頂測量完成後,測繪人員將對多種結果進行分析、比對、檢核,最終公佈高程資料。隊員在峰頂停留了150分鐘,其間還開展了峰頂雪深和氣象等測量,創造了中國人在珠峰峰頂停留時長新紀錄。

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 自然資源部27日釋出訊息說,2020珠峰高程測量實施以來,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在珠峰及周邊地區開展了水準測量、絕對重力測量、重力加密測量、GNSS測量和天文測量等工作,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航空物探遙感中心開展了航空重力測量。登頂測量和交會測量成功完成,為本次珠峰測量外業工作畫上圓滿句號。

測量外業作業收官,只意味著取得了一手的測量資料,珠峰高程尚需應用多種傳統和現代測量技術進行綜合計算。據介紹,登頂後,測量登山隊員在峰頂樹立起測量覘標,使用GNSS接收機透過北斗衛星進行高精度定位測量,使用雪深雷達探測儀探測峰頂雪深,並使用重力儀進行重力測量。在珠峰周邊海拔5200米至海拔6000米的6個交會點,測量隊員開始同步開展峰頂交會測量和GNSS聯測,獲取珠峰高程測量資料。上述高精度測量儀器均由我國自主研發,這是人類首次在珠峰峰頂開展重力測量,有利於大地水準面最佳化,提高珠峰高程資料精度並獲取寶貴的大地科學資料。溫度、氣壓、折光環境等因素都會對測量產生影響,為得到精確的資料,科學家需要透過複雜的計算,以消除誤差。這一系統工程還需要2到3個月左右時間,最後還要經過一定稽核程式,才會得出並公佈珠峰確切“身高”。

■半島快評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本報評論員 王學義

從讀小學課本開始,珠穆朗瑪峰作為世界之巔,就矗立在所有中國人的心裡。它的高度,那一個數字,銘刻於國人心間。攀登珠峰,測量珠峰,是為了讓資料更精準。珠峰是中國的,我們不能只讚美它、欣賞它,還需要真正瞭解它。精確測量珠峰高度,是彰顯國家主權的重要方式之一。

測量珠峰,也是一項代表國家測繪科技發展水平的綜合性測繪工程。實施測量的是人,而在人的背後是科技實力。1975年和2005年,我國兩次測定並公開珠峰高程,向世界展示了我國測繪技術的最高水平。中國人再次登頂測量珠峰,註定會引來全世界的矚目。

作為青島人,我們心中當然也洋溢著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而除此之外,作為珠峰海拔的起算點的“水準原點”,也正好位於青島。從海到山,從原點到巔峰,這不僅是數字,更有著夢縈魂牽、血脈相連。

測量珠峰之意義,也是超越國界和民族的。期間收集的各項資料,對於人類瞭解和保護珠峰具有積極作用。精準的峰頂雪深、氣象等資料,可以為冰川監測、生態保護等方面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測量的結果還將用來準確分析地殼運動變化影響。而這些領域的研究,對於整個人類具有普遍意義。

攀登珠峰,測量珠峰,也能激發人類征服自然的精神,提振戰疫計程車氣。“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只要煥發生命的力量,就能穿越山高路遠,踏上世界之巔。如今,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人類作為命運共同體,應該振奮精神共克時艱,迎來人類發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888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測量隊登頂再測珠峰身高 停留150分鐘創中國人新紀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