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聯合早報》9月17日文章,原題:外賣騎手的五分鐘該向誰要? “我還有10分鐘就到。今天下雨路上堵,實在不好意思啊!”手機點餐半小時後,送餐的外賣騎手撥通我的電話,解釋他為什麼沒按時送達。騎手小哥之後又打了兩個電話通報他的最新方位,就差沒說出那句潛臺詞:“千萬別給我差評啊!”其實,要不是騎手幾番道歉,我都沒注意到這單外賣已超時。雖然比預計時間晚了10分鐘,但40分鐘裡從下單到送達,在我看來已非常快了——尤其是在和新加坡外賣服務對比之下。
自疫情後居家辦公以來,我點外賣的次數直線上升,和島國各大外賣平臺的摩擦也持續增加:預計1小時送達的外賣等了兩小時還沒到、拿到手的燉湯灑了2/3、不小心選錯配送地址後不能修改訂單,向客服反映被對方譏諷:“誰讓你沒看清楚就下單呢?”這些問題到了上海後都迎刃而解。絕大多數外賣都在半小時內送達,加幾毛錢還能買超時保險,超時10分鐘就獲10倍賠款;湯水多用密封袋嚴實包裹,外面還罩上精美的鋁箔保溫袋;下單後不僅可以修改訂單,還可實時檢視騎手方位;即便凌晨想吃宵夜,都有人馬上接單……這些服務對應的只是5元(人民幣)不到的配送費。
如此物美價廉的體驗背後,是中國發達的網際網路商業模式與巨大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先進的前臺客戶端和後臺系統保障順暢的點餐體驗,數以百萬計的外賣騎手則提供了充足勞動力來源。不過這套“演算法支配人力”的模式缺陷也日益凸顯。一篇關於外賣騎手的報道本月在網際網路上被熱議,也讓外賣配送系統受到空前關注。使用者不願傻等,企業不想讓利,讓騎手多喘口氣的5分鐘,該向誰要?這並不只是外賣行業面對的挑戰。在中國的網際網路滲透率到達高位後,來自新增使用者的人口紅利逐漸消退,新經濟企業可開拓的空間逐漸縮小,僧多粥少的局面進一步壓縮底層從業人員的議價能力。 打破困局,需第三方力量,例如透過行業協會達成統一協議,或完善法規明確權益和責任。往小了說,更好地保障騎手安全才能推動行業健康發展;往大了看,幫助低收入人群穩步提高工作和生活品質,能有效拉動內需,為中國“內迴圈”提供穩固根基。(作者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