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璟璟
大白兔變身小白牛,士力架變身克力佳。近日,記者走訪昆明新廣豐批發市場,發現山寨食品仍然不少。除了各類食品,山寨飲料也隨處可見。商戶說,這些食品大多銷往城郊和鄉鎮,特別是過年前,一天能賣出上百箱。 (央視)
一款“高仿飲料”,進價七毛錢,拿到市面上就能賣到2到3元。如此利潤率,堪稱驚人了。由此也很容易理解,為什麼批發市場“山寨食品”每天能賣出上百箱。事實上,“山寨食品”的生意由來已久、興盛不絕,近年來雖經多輪專項治理,但是遠未能將之根除。而尤其令人擔憂的是,山寨食品在下沉市場的滲透,還有愈演愈烈之勢。
據相關商家所言,這些山寨食品大多銷往城郊和鄉鎮,特別是過年前發貨量很大。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記者走訪發現,往年昆明火車站附近小賣店隨處可見的山寨食品,今年基本找不到……這一現象其實很好理解。畢竟,城市公共執法的力度更大、監管更嚴,市民的品牌認知、自我保護意識也更到位,這客觀上壓縮了山寨食品在城裡的生存空間。在此大背景下,大量山寨食品由城市流向農村,是必然結果。
我們知道,農村場景下的終端零售,一般都是個體戶小商超,其規範化管理、合規經營的程度很有限。這種天然的“渠道優勢”,給山寨食品走貨提供了可乘之機。山寨食品“價低利厚”,稍不留意還可以假亂真,農村消費者很多時候購買“食品飲料”,都是送禮、宴請所用,故而也就難得糊塗了。其實非但是一般意義上的“山寨食品”,“山寨酒”“仿製酒”在農村語境下同樣很是氾濫。
山寨食品持續攻佔農村,之於此一方面要從源頭卡主,特別是在地的監管部門要對設在城裡的大型批發市場嚴格管理;另一方面,也必然要依賴於農村零售體系、供貨模式的現代化改造。以供銷鏈條標準化改造實現商品品質可控,是新農村“新零售”的必由之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