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兩彈一星更難?美媒:中國擬投萬億美元,研發第三代半導體技術](http://p1.nanmuxuan.com/images/27/85bd158618864a9e.jpg)
半導體,還記得在書本中見面時,以收音機、電視機為例,能夠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大大提高電子機器工作效率。那都是什麼時代的事了,現在的半導體,廣泛應用於“科技改變生活”的方方面面:幾乎所有的電子技術都涉及半導體技術,最重要的體現,就是膝上型電腦、手機、掃描器等電子裝置當中的積體電路,俗稱晶片。
新華網9月25日為我們帶來了一個我國晶片領域的重大訊息,微眾銀行在9月24日的“2019年度銀行科技頒獎儀式”上,憑藉“鯤鵬晶片”在銀行業的首次應用,榮獲發展獎一等獎。這一獎項背後的科技成就值得我們為之駐足一觀。
國產晶片將引領全面自主可控的半導體核心領域;將打破傳統金融業“低成本、大容量、高可用”的不可能三角;堅持發展自主可控的半導體技術將極大推動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將從數字建模中走向生活。
![比兩彈一星更難?美媒:中國擬投萬億美元,研發第三代半導體技術](http://p1.nanmuxuan.com/images/bc/a242b3068c607e72.jpg)
實際上,如今的“中國晶片”,不得不讓我們想起,中國的“兩彈一星”時期。“科學網”訊息稱,中科院院士李樹深,同中科院半導體研究員、實驗室副主任駱軍委,經過10個月的深入調研,以實際資料和大量資料彙總報告,闡述了我國半導體研究現狀與攻克中的難點所在。
報告指出,將半導體與“兩彈一星”的研發難度相提並論,那是沒有意識到,這兩者的更新速度,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通俗而言,造出“兩彈一星”後,這一技術我們就能吃許多年;但即使研發出當前最新的晶片來,18個月後,晶片電晶體數量就能翻一倍。用一個簡單的比方說,就好比換手機的速度、手機系統的更新速度,都是息息相關的。為了實現這一轉變,我國擬投入大量資金、資源。
美國“彭博社”訊息稱,中國計劃為經濟注入超萬億美元資金,投資將覆蓋無線網路到人工智慧的一切領域。根據總體規劃,6年內,預計為第三代半導體技術相關領域研發,注資1.4萬億美金(摺合人民幣9.5萬億元),以發展包含5G網路、感測器、人工智慧軟體、自動化工廠在內的高新科技產業。
![比兩彈一星更難?美媒:中國擬投萬億美元,研發第三代半導體技術](http://p1.nanmuxuan.com/images/dc/424cbebbe3f878f9.jpg)
三代半導體晶片的主要成分是,碳化矽、氮化鎵等摻雜性複合材料,具有較純半導體更為優質的電導率水平。能夠在高頻、高功率、高溫度環境下工作,被廣泛應用於第五代晶片、軍用雷達以及電動汽車等相關領域。我國在這一領域不斷增長的需求和投資,將有實力打造出“世界一流的中國晶片巨頭”。
報道指出,民族產業注資,將減少中國對外國技術的依賴,與2025年中國製造計劃所設定的目標相呼應。“神州數碼”營運長郭為表示,“智慧城市的概念已經被吹捧多年,現在這些相關行業,才真正看到了投資。”誠然,如果指望國外技術帶動中國“智慧城市”的實際發展,將不知道是猴年馬月的故事。
在如今中美高新技術難以共存於同一片土壤的年代,主要企業相互撤離,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挑戰在於,我們將傾全國之力,共同克服中國多年依賴外國的半導體技術的關鍵難題,不僅要跟上半導體發展的歷史積累、技術更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完善產業鏈、創業鏈。
![比兩彈一星更難?美媒:中國擬投萬億美元,研發第三代半導體技術](http://p1.nanmuxuan.com/images/fa/8dcc95cca1fdec25.jpg)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加大這一領域的人才培養、學科建設;還應該注重相關智慧財產權保護,真正實現成果轉化。最為現實的原因就是,1美元的半導體產品,將帶來100美元的GDP增值,而半導體的核心技術就是這一增值轉化的關鍵所在。
儘管我們在最需要國外技術的時候,撤出了美國這片科技沃土,但我們將把握這一自主創新的機遇,逆風勝出。正如“電子工程專輯”網9月25日訊息,科學技術專家喬治·利奧波德的分析稱,振興美國本地晶片製造產業的國家活動越來越頻繁,這一現實凸顯了,美國在晶片技術上的領先地位已經不復穩固。(貓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