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8.86米!別誤會,這不代表珠峰“長高”了!

8848.86米!別誤會,這不代表珠峰“長高”了!

8848.86米!今天下午,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公佈。

此前,我國曾兩次測得珠峰“身高”。1975年,中國登山隊首次測得珠峰海拔高度8848.13米。2005年,我國測得珠峰頂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此次公佈的新高程8848.86米似乎重新整理了珠峰的新高度,這是否意味著珠峰“長高”了呢?

對此,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國家自然資源部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黨亞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珠峰新“身高”並不代表珠峰“長高”,幾次高程測量資料之間並不具備可比性。

“此次真正值得我們自豪的是,國產裝置在今年的高程測量中發揮了主力作用,其精確度已經與國外裝置相當。”負責2020珠峰高程測量資料處理的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資料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透露,透過今年的珠峰測高,獲得了大量珠峰地區大地測量的基礎資料,依靠高可靠、高精度的國產儀器,未來對珠峰的高程測量,不用再間隔15年那麼久。

幾次“身高”含義不同,不可簡單推斷“長高”或“變矮”

根據最新公佈的“身高”,珠穆朗瑪峰似乎較2005年時測得的8844.43米,“長高”了一大截。但黨亞民告訴記者,這幾次珠峰“身高”測量的數值其實並沒有可比性。

實際上,1975年測得的是珠峰峰頂冰面高度,2005年測得的則是峰頂巖面高度,本次新公佈的珠峰高程則是峰頂雪面高度。“由於本次珠峰測高,尼泊爾是在2019年測量的,中國則是在2020年測量,珠峰頂常年颳大風,雪面高度會有差異,因此進行了資料融合。”黨亞民解釋,此次中尼共同公佈的珠峰“身高”是雪面高度,巖面高度測量技術要求更高,或將待日後釋出。

幾次珠峰“身高”不具備可比性的另一個原因是,高程起算面不同。郭春喜解釋,這就好比一個人量身高,有時穿鞋,有時光腳,結果自然不同。此次珠峰高程測量採用的高程起算面(即大地水準面)是全球高程基準,而2005年珠峰測高採用的是我國黃海的海平面作為水準原點,因此不能簡單將兩次數值相減,由此推斷珠峰“長高”或“變矮”。

國產裝置表現出色,高程測量精度達“史上最高”

郭春喜告訴記者,珠峰“身高”雖然只有一個數值,但圍繞這個數值,需要測量大量資料,用到各種高精尖裝置。2020珠峰測高與以往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大量使用了國產儀器,這些國產裝置在測量中表現出了優秀的效能,在測量過程中獲得了大批高質量資料。

從北斗GNSS接收機、超長測程的測距儀,到珠峰重力儀、冰雪雷達測深儀,其精度皆與國外裝置相當。比如,首次登上珠峰的珠峰重力儀,就在極寒、低壓的惡劣環境下,出色完成了任務。

8848.86米!別誤會,這不代表珠峰“長高”了!

又如GNSS接收機,在珠峰上同時接收到了北斗和GPS的定位訊號。“從資料處理結果來看,用北斗訊號計算出的結果,與GPS幾乎完全一致,這說明完全可以使用中國北斗來為珠峰測高。”郭春喜說,這是一個非常值得自豪的結果,因為人類在珠峰頂惡劣環境下滯留150分鐘已達極限,因此必須在有限時間內儘可能多地接收衛星訊號,才能測得更精準。此次。國產GNSS接收機的誤差僅為1.3釐米,與國際先進水平持平。

正因為有了諸多國產裝置的參與,此次珠峰高程測量獲得了大批高質量資料。郭春喜介紹,為了確保精度和可靠性,科研人員採用了多種方法進行比對計算,比如傳統的三角高程測量、GNSS測量,在計算上也分別採用國內外軟體進行比對驗證,還請中國測繪研究院對一些重點工作進行檢核,最後結果都很接近,說明此次測量資料真實可靠。

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孫和平表示,此次珠峰頂的定點重力測量和北坡1.25萬平方公里的航空重力測量,顯著提升了珠峰地區大地水準面的精度,為高精度的珠峰高程測量提供歷史最好的海拔高程起算基準。因此,這次珠峰高程測量的精度堪稱“史上最高”。

新身高背後,是我國測繪技術和珠峰科研的深厚積累

首次在珠峰地區開展航空重力測量,填補重力空白區;首次將重力測量由2005年的7790米推進到珠峰峰頂;使用更加豐富的DEM、重力測量等基礎資料;採用大量自主研發的資料處理軟體……在郭春喜看來,此次得出的珠峰最新“身高”背後,是我國近年來在珠峰開展各類基礎研究工作的深厚積累,“與前兩次相比,我們能用的基礎資料豐富了許多”。

據瞭解,此次珠峰高程測量在方法上與2005年沒有本質區別,因此兩次資料可進行精確比對。而1975年的測高資料可用於比對的,基本只有高程和座標。

“珠峰每次高程測量都會使用最新技術,力爭得到最好的結果。”郭春喜說,這次採用新技術獲得的諸多資料,將大幅提升大地水準面精度,這將提升我國大地測量基礎資料的質量。據悉,根據此次測量資料,科研人員還將製作珠峰的三維影像。

實際上,對一個標誌性地點反覆測量,肯定會發現一些趨勢性變化。郭春喜希望,未來可以把空間大地測量的方案變得更加實用、簡單,不斷融入新技術。他說:“也許有一天,為珠峰測高將成為常態化測量,隨著資料的積累,人類對‘世界第三極’的認知將不斷加深。”


作者:許琦敏
圖片:新華社
責任編輯:任荃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052 字。

轉載請註明: 8848.86米!別誤會,這不代表珠峰“長高”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