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社交不只是成年人的特權,青少年也應當擁有屬於他們的社交平臺和交友機會。這不僅關乎產品開發市場,也關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與未來發展。本文便就青少年社交及軟體開發的問題向我們進行了展示。
你的微信好友都有誰?
大部分人的答案應該都差不多:朋友、家人、同事……微信相當於我們現實社交關係的「線上投影」。
這是社交媒體最原始的邏輯——當年我們註冊 QQ,與同學交換 QQ 號,將課堂上傳的「小紙條」,延伸到網際網路。
但 Yubo CEO Sacha Lazimi 不這麼認為。
Yubo 的使命,是想幫助青少年脫離「線下」的桎梏,進行一種純粹的「線上交友」。
Yubo 將 Snapchat 和 Tinder 的產品邏輯嫁接在一起,使用者可以透過「左滑右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陌生人,申請加對方為好友,一起聊天。
在此之前,大部分陌生人社交 App 都聚焦在「情感交往」這個細分領域——因為大部分人都不怎麼缺朋友,而是缺戀人。
但當下的年輕人,似乎正變得越來越孤獨。
Yubo 切中了這一需求,它的使用者規模在去年增長了 4 倍,達到近 5000 萬的量級,其中大部分都是 13 到 25 歲的青少年。
Yubo 在青少年社交領域的成功,引起了各界注意。
一方面,不少家長開始擔心,這樣一個「彙集大量青少年」的陌生人社交平臺,會吸引一些不懷好意的成年人;另一方面,像 Facebook 這樣的社交巨頭,也開始關注青少年、兒童社交——他們準備推出一個針對 13 歲以下使用者的「兒童版」Instagram。
一、「推送」朋友Yubo 的原型是一個 Snapchat 工具。
那是 2015 年,Snapchat 剛剛帶動了第二波社交媒體熱潮。
創始人 Lazimi 和兩個朋友發現,很多人都會在 Facebook、Twitter、網站等各種地方公佈自己的 Snapchat 使用者名稱,希望加到更多好友。
觀察之後,他們決定開發一個工具來促進這件事。
這就是 Yubo 最早的構想:讓 Snapchat 使用者給自己貼興趣標籤,幫他們匹配陌生人,互加好友。
之後,創始團隊很快意識到:完全可以做一個包含聊天功能的,完整的社交媒體。
他們拿了一筆僅 2 萬美元的天使投資,在倫敦租了一套公寓,開始鼓搗這個專案。
過程很艱辛——因為缺錢,他們轉租了公寓裡的一間臥室,導致三人中總有一個要睡在客廳。
就這樣,一年之後,能「推送」朋友的 Yubo 誕生了。
Yubo 分別借鑑了 Snapchat 和 Tinder 的核心功能|Yubo
和 Tinder 等交友 App 一樣,Yubo 會給使用者推送一個幾乎無限長的陌生人列表,左滑代表不感興趣,右滑代表感興趣,會直接向對方發出好友申請。
——這與 Tinder「必須互相表示感興趣之後才能開始溝通」的設定不一樣。
兩者還有更深層的區別:Tinder 的匹配是基於地理位置的,你只能匹配到附近一定範圍內的使用者——因為 Tinder 的終極目標是促成一場線下約會,所以不支援「異地戀」;但 Yubo 不一樣,它預設會為使用者匹配全世界範圍內的使用者,鼓勵使用者和不同的人在線上聊天,建立友誼,或者更復雜的關係。
這樣的產品機制,讓 Yubo 在尋求早期投資時遇到了不少困難。
很多投資人都不理解這件事,他們認為線上交友最終還是要落地到現實,單純的線上友誼根本不存在。
Lazimi 後來在接受 Protocol 採訪時也表示,他覺得投資人給他們投錢,並不是看中這個產品,而是覺得他們的團隊和組織不錯。
儘管不被投資人看好,Yubo 還是很輕鬆地完成了冷啟動,進入了自然增長的軌道。因為它察覺到了當下年輕人越來越孤獨的現狀,切中了這一需求。
Yubo 沒有「粉絲」、「點贊」之類的設定,只有不同的「房間」,供使用者進行直播、影片聊天、一起玩遊戲。
在 Lazimi 看來,當下的這一代年輕人從出生的第一天起,就與網際網路相伴相生。
「對這一代人來說,線上和線下沒有區別。」Yubo 創造了一個線上的虛擬空間,讓年輕人可以在這裡認識更多興趣相投的朋友。
二、群體性孤獨MIT 教授 Sherry Turkle 早就預見了這一代人的「孤獨」。
出生於 40 年代的她,親身經歷了計算機普及和網際網路的興起。作為一個社會學和心理學家,她對網際網路感到異常興奮,認為網際網路能提高人與人交流的效率。
90 年代,她寫了一本書——《Life on the Screen(螢幕中的人)》,大力推崇「虛擬網路社群」,表示網路消除了空間的限制,會給社會帶來積極影響。
2011 年,Turkle 又寫了一本書——《Alone Together(群體性孤獨)》,記錄了過去幾年她對智慧手機、社交媒體的觀察。
她認為,電子裝置和網際網路改變了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更從深層次改變了年輕人的心理和交流機制;人們即便坐在一起,也不再互相傾聽對方說的話,而是各自玩手機。
Turkle 還批評了社交媒體將「社交」碎片化,形式化的做法。
她認為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應當是複雜、多樣的,但社交媒體將這些東西程式化了;人們不再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而只是在社交媒體上互相點贊——這讓年輕人變得越來越孤獨。
Turkle 的預言的確成真了。
《Alone Together》出版後的幾年裡,社交媒體將交流變得更加程式化:Snapchat 推出了「小火花」(Snapstreaks)功能,你要透過每天完成任務式地與好友打招呼,來獲得一種友誼的象徵。
但實際上,這根本不是友誼。
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表明,今天的年輕人比他們的父輩更容易感到孤獨。
研究機構 Common Sense Media 的調查結果顯示:有中、重度抑鬱症狀的年輕人中,有 34% 長期沉溺於社交媒體;相比之下,沒有抑鬱症狀的年輕人,僅有 18% 沉迷社交媒體。
這正是 Yubo 能切入青少年社交市場的原因,也是他們想解決的問題。
Yubo 不鼓勵使用者「釋出」內容。
在這裡,你除了上傳照片,豐富自己的個人資料,新增興趣標籤之外,幾乎不能向外釋出任何內容。
這裡不存在一對多的傳播關係,你只能和朋友進行一對一的聊天。
除此之外,Yubo 還鼓勵使用者進行實時的影片聊天,App 底部的第一個頁面就是「直播」(Live)頁。說是直播,實際上就是影片群聊;每個房間裡只有幾個人,讓每個人都能平等地投入交流。
這些產品機制,正是今天的年輕人需要的。
創業 5 年,Yubo 一共獲得了三輪融資,去年 11 月,它獲得了最新一筆 4750 萬美元的投資。
但實際上,因為早期融資困難,創世團隊很早就在思考變現的問題,並堅定地選擇了走「App 內購」而不是廣告模式。
目前 Yubo 的年營收規模已經達到 2000 萬美元,並且有能力實現盈利。
這種模式比流量變現更加健康,也讓 Yubo 有與巨頭競爭的底氣。
不只是 Yubo,更多基於興趣的「友誼社交平臺」正在興起。
Itsme 和 Wink 都是有類似邏輯的產品,都一定程度上顛覆了傳統社交媒體的機制——比如 Itsme 鼓勵使用者建立一個虛擬角色進行交友,不要求上傳真實照片,以避免被其他人過分評判長相。
三、下一代的社交課Yubo 的流行引起了各界關注。
不少父母開始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畢竟這是一個主要面向青少年使用者的陌生人社交平臺,如果被不懷好意的成年人利用,透過上傳虛假使用者資料,藉此接觸青少年,甚至可能發展為犯罪。
針對這一情況,Yubo 設定了相對嚴格的內容管控和身份驗證手段。
它的驗證系統會在後臺持續對使用者上傳的資料進行分析,如果判斷你上傳了虛假資料,就會要求提供更多資訊。
它還與年齡驗證公司 Yoti 合作,可以對使用者的身份、年齡進行驗證。之所以選擇與第三方公司進行合作,是為了保證使用者上傳的實名隱私資訊不洩漏,兩家公司可以互相進行監督。
Yubo 還會對使用者建立的影片直播房間進行年齡限制,把同齡人匹配到一起聊天,防止年齡較大的使用者對低齡使用者進行霸凌等惡意行為。
應用內也有很多與安全有關的提示:當你嘗試傳送一些私密資訊給其他人時,App 會主動識別你傳送的內容,彈窗警告這樣做很危險。
與此同時,社交巨頭們也開始瞄準青少年社交,甚至是兒童社交市場。
據 BuzzFeed 報道,Instagram 正在計劃為 13 歲以下兒童使用者打造一個專門的 App。目前 Instagram 禁止 13 歲以下使用者註冊使用,但 YouTube Kids 的成功,證明了「提前佈局」很重要。
根據市場調查,不少使用 YouTube Kids 的兒童會在長大之後遷移到 YouTube 主平臺上。
早在 Instagram 之前,母公司 FB 就曾針對 6-12 歲兒童推出過專屬的即時通訊 App,Messenger Kids。
但推出後不久,這款產品遭到了不少社會運動人士的反對。
也有研究結果表明:過度使用數字裝置和社交媒體對兒童、青少年有害,Messenger Kids 這樣的軟體可能對兒童健康成長會產生負面影響。
但問題的關鍵可能並不在於 FB 是否提供服務,而是越來越多的小朋友已經產生了對社交媒體的需求。很多社交媒體驗證年齡的方式是讓使用者填寫出生年月,可以輕鬆被繞過。
而且「普通版」Instagram 已經被證明不太健康。
反霸凌組織 Ditch the Label 在 2017 年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有 42% 的青少年在 Instagram 上經歷過網路欺凌。
青少年兒童的道德觀念大多處於正在形成的階段,社交媒體的很多機制會成為他們互相攻擊的工具。
他們可能會互相攀比點贊數,對自己的外表感到不滿,甚至導致抑鬱。
青少年社交不只是一片巨大且充滿潛力的市場,也關乎著社會的未來。
這正是 Yubo 想要嘗試改變的現狀,Lazimi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我們希望透過產品設計,讓使用者在線上交流時,也能保持和現實中一樣的行為準則和模式。我們去掉粉絲等量化人氣的指標,希望創造一個平等的空間,在這裡,青少年能夠安全、積極地與朋友交流。」
作者:Jesse;公眾號:極客公園
原文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5NRSeLqHE3PsKJo_Kn9HNA
本文由@極客公園 授權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