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機聊汽車品牌#
美國特斯拉汽車近期車輛自動駕駛系統失控問題頻發,品牌人設已經非常不穩;同時面對使用者維權的態度也令人唏噓,其副總裁陶琳女士的強硬態度更是讓人感受到了很多汽車領域之外的問題。
再加上“資料門”事件,現在的特斯拉就像是美國的縮影;美國和特斯拉都深陷塔西佗陷阱,再說什麼都已經無濟於事了。
塔西佗陷阱(效應)的概念很簡單:
塔西佗是古羅馬史學家,其提出的塔西陀效應指“一旦皇帝成為人們憎惡的物件,他做的好事和壞事同樣會引起人們對他的厭惡”。引申解讀則是當一個企業曾經做出錯誤的事情,或者違反普遍認知的事情;那麼它以後做出的所有事情都會被普遍否定,或者是必然會令人質疑。
其實這也就像是“狼來了”的故事,一個年輕人可以一次兩次的哄騙別人,但是第三次就不能再取信於人了;塔西佗效應的概念就是這樣,而塔西佗陷阱則是刻意引導並破壞個人、企業或領域的公信力,比如一些“媚外人”時常將少數自主品牌的問題車放大解讀,定義為“國產汽車統統地不行”,久而久之就把中國製造拉僅了塔西佗陷阱裡,而特斯拉則是自己挖坑自己跳。
特斯拉是美國企業,這就決定了它的宿命!
美國已經是公認的海盜國家,是沒有底線可言的;對於不同陣營的態度總是善於雙標,它的它聯盟中的馬仔做的事情一定是對的,同樣的事情其他人來做就一定是錯的。這樣的態度必然會令人厭惡,當然這還只是情緒層面的問題;而涉及到企業利益甚至更高層級的問題的話,那麼美國的真實面目也就昭然若揭了。
現在的美國不論說什麼都難以取信於人,比如高新科技的突破或防疫方式的突破等,這些內容中的標點符號都可能是假的;所以美國是因其“海盜屬性”逐漸顯現,或者說“自帶塔西陀效應”的本質被看清之後,所有美國相關與美國製造都不再能令人信服。
特斯拉汽車也有相同的問題,首先它是個美國企業,企業的“個性”也是“海盜屬性”;其次標榜研發與科技企業卻沒有什麼核心技術,比如三電系統均依靠供應商。
電控IGBT單管是低成本的英飛凌供應,這是個德國企業;動力電池先後使用松下問題不斷的鎳鈷鋁,後選擇寧德時代磷酸鐵鋰電池;電機最初用的是功率密度很低的臺灣富田非同步交流電機,功耗是相當高的。後期研發的六極永磁同步電機,核心零部件大多是中企供應。三電系統是電動汽車的核心,特斯拉掌握什麼了呢?特斯拉只有自動駕駛系統是其研發,結果又如何呢?
選擇特斯拉汽車的消費者確實不少,其特點不評價;但選擇這款車之後再加上自動駕駛包的使用者就很少了,而就是在這基數很小的車輛中,貌似每個禮拜都有因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造成的嚴重交通事故吧,最起碼近期是這樣的。
這就足以說明特斯拉是個標準的“美系新勢力品牌”,它要是能造好車,福特也不會一度面臨危機,通用也不會一度破產,克萊斯勒還有必要被菲亞特收購嗎?這些都是美國的傳統車企,造車的底蘊不是特斯拉可以相提並論的。那麼特斯拉究竟存在哪些問題呢?
特斯拉的態度為什麼來了個“180度大變”?
特斯拉是已經道歉了,關於自動駕駛系統!——其大意為“將要認真聆聽媒體和網路上的聲音,積極聽取意見建議和批評”。不過最重要的是“將要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的調查,努力在合規合法的情況下,盡力滿足車主訴求”。
期望給予特斯拉尋求更好解決問題的機會,力求達成多方滿意的結果;開展自查自糾,對其自身不合理、不符合服務準則的問題和服務流程進行梳理整改,努力做到立查立改、即查即改,做到尊重消費者和尊重市場。這段話是很有意思的,其潛含義就是在上海車展“車鬧”之前,特斯拉似乎就沒有在合規合法的情況下滿足車主訴求,否則為什麼現在要用“努力”的措辭呢?至於能努力到什麼程度也有待觀望。
同時內容中也透露出特斯拉曾經沒有意向去選擇“更好解決問題的機會”,沒有考慮達到多方-(車主為主)滿意結果的意願;更重要的是它的潛含義是之前就沒有尊重過消費者和市場,存在的問題也沒有“自我查糾”。難道不是這樣嗎?——是這樣話,那就不要忘記什麼叫做「狗改不了吃屎」。
特斯拉副總裁的強硬態度已經令人看清這家企業的“姿態”,可以存在這種態度的角色, 那真的是比埃隆馬斯克這種美國人還狠;所以特斯拉和美國都像是塔西佗描述的那個“滿嘴謊言的皇帝”,它再說什麼都不能令人信服了。
不過最重要的問題還是“只採集有用資料”的說法,這裡可能存在很嚴重的問題!首先對於特斯拉有用的資料,指的究竟是什麼資料,這些資料是夠涉及到使用者隱私;同時是否涉及到對道路資訊的採集,在比較特殊的場所是否會透過車輛的攝像頭採集到核心資訊。這些資訊是否會被美國企業和政府拿去做什麼分析,像美國面對日本一樣寫了一本《菊與刀》,以相同的模式再寫一本《龍》與什麼呢?
這些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因為特斯拉是美國企業;而且特斯拉採集的資料是有一部分在海外儲存的,至此足以特斯拉所謂的“有用的資料”更令人質疑。
重點是特斯拉號稱採集的資料是所謂的“與安全駕駛有關”的資料,是“便於它們去做自動駕駛建設、有關的運算開發等”——這是不是說明特斯拉拿該品牌車輛的使用者當成小白鼠了呢?在自動駕駛系統不夠成熟的階段中,這樣的作業系統就敢於開放給使用者使用,這種做法的合理性甚至合法性都要受到質疑。
更尷尬的是特斯拉還說它們的車輛使用的感測器更少,比如特斯拉沒有使用鐳射雷達,攝像頭和感測器更少;連鐳射雷達都沒有使用,僅依靠毫米波雷達就想要實現自動駕駛,這樣的說法只能用“可笑”來評價,會這樣措辭是真拿消費者當傻子了嗎?鐳射雷達32線動輒數萬美元,美國企業無法控制成本才無法使用;而中國企業可以將數倍線的鐳射雷達降低到100-200美元,特斯拉沒有這種技術,所以埃隆馬斯克才會否定這種技術,這還是無恥的“雙標”。
結語:特斯拉不論出任何問題,該選擇這個品牌的消費者還是存在,畢竟有些人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喝洋墨水”的;但是對於面對汽車足夠理性的消費者而言,特斯拉從任何角度分析都不是一個值得作為“備選項”的存在。
現在的特斯拉汽車已經在某些特殊場所禁行,如果自動駕駛系統繼續高頻率“因使用者錯誤操作”出問題的話,特斯拉的通行許可權可能會更低;重要的是黑匣子裡的資料還不是使用者能看到的,最終出現問題怕是都要學會怎麼“站車頂”了。
編輯:天和Auto-小編
天和MCN釋出,保留版權保護權利
喜歡我們的內容請點贊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