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胡博峰
為搶佔市場先機,各國紛紛投資晶片產業,希望實現“晶片生產自由”。印度《經濟時報》3月31日報道稱,兩名印度政府匿名官員透露,印度將向每家在印度設廠生產半導體晶片的公司提供超10億美元的現金獎勵,希望藉此加速重整全球電子晶片領域供應鏈。不過,這筆現金獎勵如何發放還沒有定論,但政府已向該行業徵求意見。
與印度類似的是,韓國政府也提出促進本國下一代功率半導體開發的戰略。據路透社報道,韓國政府4月1日表示,將推動非矽功率半導體本土研發,用於電動汽車和其他需要功率效率和耐久性的新技術。此舉標誌著韓國正式加入美國、中國和日本等國家本土晶片產業發展行列。報道說,韓國政府希望2025年前,在民間部門的配合下,開發五個或更多型別的功率半導體並實現商業化。與傳統晶片相比,功率晶片可以處理更大的電壓和電流。
無論是印度的“下血本”投資,還是韓國的晶片升級迭代計劃,都反映各國對晶片行業前景的一致看好。從去年蔓延至今的晶片缺貨風波撼動全球經濟,彭博社稱,此輪“晶片荒”可能導致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汽車持續減產160萬輛,損失高達610億美元。美國通訊晶片製造商博通表示,“去年2月下單晶片,交貨需要12周時間。而現在則需要等待22.2周”。業內人士表示,中國晶圓代工龍頭廠中芯國際透過郵件告知其客戶,4月1日起將全線漲價。分析認為,晶片缺貨情況要到明年才能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