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由魔方工作室自研的戰術博弈品類新遊戲《暗區突圍》國際版 (Arena Breakout)正式於海外上線了。
憑藉高規格的品質和較為獨特的玩法框架,遊戲很快收穫了關注。上線首日不到8小時,就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登頂了iOS免費榜榜首,並在52個地區位列排行榜top10。同時,在以安卓為主導的市場(如泰國、墨西哥等地區),《暗區突圍》國際版也相繼登上了Google Play免費榜榜首。
近些年,BattleRoyal玩法的產品仍然佔據著FPS的主體使用者,但伴隨使用者需求越發多元,不少廠商都在嘗試走出固有框架,去構建不同的射擊遊戲體驗。
自戰術博弈玩法被魔方工作室帶上移動端,許多玩家開始對這個細分品類產生了新的認知。它在構建更真實的射擊體驗的同時,還帶來了不同於BR玩法的策略性和變數。這個一度被冠以“硬核小眾”論調的玩法,反而讓部分玩家開始嘗試學習FPS的樂趣所在。
時值《暗區突圍》國際版攪動著海外市場,不妨讓我們再對戰術博弈做一番審視吧。
海外:一次拓寬FPS體驗的重要嘗試
在《暗區突圍》國際版正式上線前,不少海外的玩家、主播和媒體就對遊戲抱有期待,持續關注著產品動向。因此14日正式上線後,各大媒體和玩家社群都即刻給出了不少反饋。
我觀察到,包括IGN、Pocket Tactics 、Pocket Gamer在內的頭部遊戲媒體均對遊戲的上線進行了報道。其中Pocket Gamer不單給出了8分好評(總分10分),還認為《暗區突圍》國際版有望成為下一個移動端射擊品類的“巨人”。
除了媒體較為認可,我也看到不少長期專注於FPS領域的網紅、達人玩家,都積極加入到了《暗區突圍》國際版的戰局中,由此也激發了不少玩家的關注和嘗試,形成了一定的傳播現象。
比如北美的PC FPS網紅CHOCOTACO、Klean;手遊FPS達人Levinho、Noah等都在Youtube、Twitch上直播遊玩,不到3小時就收穫了30多萬人次的觀看。坐擁2000多萬粉絲的泰國網紅My Mate Nate也因為遊戲“上頭的玩法”沉迷其中,並吸引到跟隨的粉絲圍觀、討論。
在海外最火熱的遊戲社群Discord,遊戲目前已擁有超過20萬的粉絲群。還有不少玩家自主建立了Facebook粉絲社群去討論遊戲玩法、邀請網友組隊,相應的二創內容也正大量浮現中。
按理說FPS品類在海外早已是紅海市場,此前不少媒體也表示FPS市場正趨於飽和,一般新品很難攪動起使用者的群體效應。《暗區突圍》國際版能在開局取得較好的反響,我想除了剛上線的新鮮感,應該還存在一些深層原因。
Pocket game釋出的測評其實就很具代表性——這篇測評中的部分觀點很大程度展示了為何新使用者會被戰術博弈品類所吸引。
比如參與測評的編輯,首先就表示自己“並不太喜歡FPS”,因為他總是容易被其他玩家輕易擊殺從而喪失積極性。但對於《暗區突圍》國際版,他卻能感受到樂趣並堅持下去。
正如測評中提到的:“每場比賽都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腦力挑戰。” 《暗區突圍》國際版並非僅有比拼反應的射擊對戰,還需要玩家在開局前就思考要投入多少物資,為不同的彈藥、武器、醫療用品規劃揹包位置。進入對局後,還需要考量如何利用物資投入戰鬥、完成任務後撤離,由此獲取更大的收益。由戰前-戰時-戰後組成的完整策略體系,充分構建了遊戲的“戰術”體驗。
其次,測評中提到的“風險與回報的平衡”,我想也是《暗區突圍》國際版引人入勝的重要因素。一旦失敗就會損失一切收益的設計,讓遊戲中的“每次遭遇都變得至關重要”。玩家需要全情投入地去觀察環境、制定戰略,外加遊戲高品質的視聽呈現,塑造了移動端上較為少見的真實戰場沉浸感,由此凸顯了“博弈”的魅力所在。
總體來說,《暗區突圍》國際版對戰場環境、戰局互動有著更真實的刻畫,對槍械、裝備、戰術動作、策略博弈的呈現也更為細膩,這讓產品能夠迅速吸引到FPS愛好者的關注。而圍繞射擊戰鬥和撤離帶出物資展開的設計,雖然產生了一定的學習成本,但也構成了較深的策略體驗和多元的玩法模式,由此賦予了遊戲亮眼的差異化。
一如此前媒體Gaming on Phone的點評:“儘管FPS市場趨於飽和,但《Arena Breakout》仍有不俗潛力,因為它給FPS手遊帶來了一股新鮮空氣。”我想這種新鮮空氣,正是市場和玩家當下迫切需要的。
國內:與玩家共同探索戰術博弈的魅力
當國際版在海外初現鋒芒之時,已在國內市場積累了一年的《暗區突圍》使用者總註冊數也已突破了5000萬。可以說在吸引使用者這個維度上,《暗區突圍》國服著實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我們能看到《暗區突圍》在一年時間裡已沉澱下了許多核心使用者。在各類玩家社群上,都有不少玩了“上千小時”的玩家在給新人傳授經驗、交流心得、對遊戲的後續更新提出著各種建議。
此外,遊戲的二創氛圍在這一年裡也逐漸濃郁,部分趣味性較強的UCG影片都能達到上百萬的播放量。教學、實況、整活等多元內容層出不窮,不單賦予了遊戲較強的傳播力度,也為熱愛這款遊戲的玩家營造了良好的交流氛圍。
B站UP主“可愛的團長”製作的搞笑二創影片
能在一年時間裡聚攏數量可觀的新使用者 ,並且逐步形成有活力的玩家社群生態,我想與官方的運營理念不無關係。
首先官方在產品上線以來始終重視玩家生態的培養,願意花時間、精力和資金去實打實地拓展使用者群體。比如2022年官方就曾推出過“暗區先鋒隊長招募計劃”,以百萬獎金和平臺流量去扶持潛力KOL,透過意見領袖輸出的內容去更好地觸達新使用者,逐步培養出了一批批的核心玩家。
同時這些KOL也起到了玩家與產品側的連結功能,透過製作人溝通對話等方式,玩家的許多意見都能得到有效傳遞,由此促成了正向迴圈。這讓玩家有熱情與產品共同成長,一起拓展戰術博弈的樂趣。
其次,《暗區突圍》在玩法推廣、教學上所下的功夫,也很好地幫助許多潛在玩家入了坑。
由於戰術博弈存在一定的學習成本,因此官方製作了很多直觀有效的攻略,從戰前選擇、物資積累、地圖佈局、槍械組裝等維度深入淺出地幫助零基礎玩家理解遊戲的玩法脈絡。而當玩家入門後,官方還提供了更具娛樂性的內容,去引導玩家自主發掘個性化樂趣。透過官方“教學”和玩家“學習+自主挖掘”,硬核操作的門檻被降低,也讓這個有些小眾的細分品類逐漸成為了“大眾口味”。
很顯然,《暗區突圍》沒有選擇走那種高舉高打的買量傳播思路,而是以較為紮實的手段去連線玩家,想方設法鼓勵玩家在更完善的生態中參與到遊戲裡。畢竟如果玩家不能理解戰術博弈的樂趣所在,並願意主動去挖掘這種玩法的潛力,那麼再多的傳播投放想必都是乏力的。
我們也能看到,這種“與玩家共同成長”的“核心玩家積累”思路似乎也被運用到了國際版中。
比如YouTube在《暗區突圍》國際版上線後的短短一天內,已出現了大量的相關內容製作,這其中還包括了印尼最大的評測類網紅MiawAug和泰國最大的FPS 網紅之一Art Airsoftgun。此外不少北美大網紅,早在上線前就申請到了測試資格,顯然這也是官方在助力更多KOL投入其中,為國際版開拓穩固的使用者群體。
此外,官方在Facebook、YouTube 、TikTok等多個平臺都為海外新玩家提供著大量教程。官方也在透過Dev Talk, 策劃直播等形式,和海外玩家直接溝通遊戲的設計理念和後續內容更新,以此為海外使用者搭建更好的入坑環境。
如果說戰術博弈玩法的差異性和可玩性,讓產品有了核心的吸引力。那麼從國服一路貫徹到國際版的使用者拓展思路,則為戰術博弈這個品類構建了良好的發展生態。與玩家站在一起共同探索,無疑正是當下品類尋求突圍的好辦法。
戰術博弈:或是品類突破的重要節點
其實在我看來,《暗區突圍》市場表現足夠火爆的意義,很大程度在於其對FPS品類的突破性。
FPS作為一個框架十分成熟的大品類,其實一直面臨著較大的體驗困境。傳統的“剛槍對局”由於較高的操作要求和較為單一的體驗維度,已很難觸達到新的使用者群體了。正因如此,我們能看到行業在積極求變。生存競技、MOBA+FPS等玩法的應運而生,都是在急於為FPS開闢新的可能性。
而伴隨近兩年不少嘗試再度陷入窠臼、FPS又一次陷入迷茫之際,魔方工作室帶著它的戰術博弈玩法來了。
《暗區突圍》如同一位正努力“征服世界”的FPS破局者,打開了“戰術博弈”在國內的市場,同時透過不斷打磨使用者體驗,持續拓寬著這一玩法的玩家接受度。
如今,《暗區突圍》在國內已上線一年,海外《暗區突圍》國際版也邁出了第一步。
如何在長線運營中保證更新質量?如何在保有戰術博弈玩法核心的同時,以更多元的模式去拓寬使用者體驗?如何將《暗區突圍》打造成更具知名度的IP?都是這兩款產品需要繼續思考並探索的問題。更多使用者的認可,也意味著產品承載著更多的期待。他們究竟會將戰術博弈FPS引領到怎樣的新高度,就讓我們保持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