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通
他是虛擬世界的“社交達人”,實際生活中卻孤僻獨行;他在自己的“江湖”備受追捧,卻對家人橫眉冷目……臨近春節,網路遊戲成為很多年輕人消遣的不二選擇,有的經常玩遊戲玩到昏天黑地,讓家長十分擔心。
一定程度上,網路遊戲可以助人緩解疲勞與壓力,但很多人為了規避現實生活的壓力,漸漸沉迷於虛擬世界——與原來的社會關係脫鉤,不斷追尋網路遊戲帶來的刺激,一旦受到家人勸阻,往往情緒激動,甚至出現自殘、輕生等過激行為。在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網路成癮諮詢門診,不少家長想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
“戒不掉”的網癮
“我們平常所說的網路成癮,在業界被稱為‘遊戲使用障礙’,臨床主要表現為遊戲行為失控,遊戲成為生活中的優先項,不顧後果玩遊戲,並持續較長時間。”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網路成癮諮詢門診主任醫師、物質依賴科主任原偉介紹,“遊戲使用障礙”群體中,初中生、高中生相對較為多見,但也不乏大學生、博士生等高學歷人群。
20歲出頭的張力(化名),大學畢業後本有一份穩定工作,但因長期沉溺網路遊戲,不能安心工作,最終離職。脫離了工作的束縛和壓力,張力玩遊戲更加肆無忌憚,經常玩至凌晨,睡到中午,拒絕同家人交流,父母一旦加以勸阻,還會大發脾氣,甚至一度想輕生。
“不少家長對網路成癮行為存在著一些誤區,認為透過勸導就可以幫助孩子‘戒掉’網癮,迴歸正常生活。”原偉表示,成癮行為本身是一種慢性腦病,網路成癮患者失去了自控能力,因此,單純依靠說教來幫助孩子“戒”網癮,可行性並不高。“親子間的溝通應該立足於瞭解孩子患病程度,為醫生提供更豐富的診斷依據,而不是居高臨下地指導孩子做事。”
網癮是一種慢性腦病
作為一種慢性腦病,網癮也不是一日形成的。目前研究認為,網路成癮行為的出現,主要包括四方面原因:個體的易感性、性格因素、社會因素、生物學因素。
個體的易感性由基因決定,有人存在“上癮”的一些潛質,同樣行為其他人或許相對無感,而易感群體則會上癮。“就好比人們對酒的嗜好,有些人對酒精沒有感覺,有些人喝酒後,會逐漸對酒精產生依賴,甚至被酒精控制。個體的易感性,就是不同人對相同事物產生的不同反應。”原偉說。
個體性格是網路成癮的第二個相關因素。“有人性格很好,在人們眼中是個‘合群’的人,這種人一般不會出現網路成癮行為。”原偉說,還有一部分人,性格比較孤僻,不善於甚至牴觸與人交往,這就會比平常人更大機率地沉溺於網路遊戲。
社會因素包括社會環境、家庭環境等。“以家庭環境為例,父母經常吵架,孩子為了逃避緊張氛圍,藉助網路尋求心理上的放鬆,也會增加網路成癮的機率。”原偉說。
生物學因素則是指成癮行為一般會涉及人的大腦,大腦的“犒賞”中樞分泌多巴胺,會讓人產生快樂的感覺。不同行為,對大腦的刺激程度有所差別,當遊戲行為對大腦的刺激強於其他行為,就會對其他興趣愛好產生抑制作用。
早防早治很關鍵
目前國內多項調查顯示,遊戲使用障礙患病率為3.5%-17%,遊戲使用障礙患者通常還可能伴有性格改變、心理問題、軀體問題以及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抑鬱障礙、焦慮障礙、雙相情感障礙、睡眠障礙、人格障礙、社交恐怖障礙等。因此,早期發現與治療至關重要。目前對於網路成癮患者的治療方案大體分為三類,分別是社會心理療法、藥物療法、物理治療。
目前很多臨床實踐提示,認知行為治療、動機激勵訪談、家庭治療等社會心理干預,對減少失控性遊戲行為、增強戒斷動機、糾正認知偏曲及促進長期康復有效。
由於遊戲使用障礙患者一般可能存在精神、軀體等健康問題,需要藥物對症治療。如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失眠、煩躁、抑鬱等行為,也需要藥物進行干預。
物理治療即對遊戲使用障礙患者,重複進行經顱磁刺激等干預,以增強大腦控制功能或降低玩遊戲的衝動。
需要注意的是,遊戲使用障礙具有慢性復發特徵,在干預起始階段、干預過程中以及康復期都需要對相關症狀及嚴重程度進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