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商用一週年!有的人站在“門外”觀望卻“被5G”了

央視網訊息:一年前的10月31日,以三大運營商推出5G套餐為標誌,我國5G正式商用。

自去年5G牌照發放後,中國5G網路建設便駛入“快車道”。據報道,以5G為代表的新型資訊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加大。截至目前,全球總共部署了超80萬個5G基站,而截至9月底,全國開通5G基站69萬個。這意味著年初所定的50萬個5G基站目標已經提前完成,基本實現地市級5G覆蓋,且中國的5G建設進度位居全球第一。在基站建設快速推進的同時,5G終端日漸豐富,價格也大幅下降。據瞭解,目前已有207款5G終端獲得了入網許可,其中5G手機已經有34個品牌180款,多款售價在2000元以下。

在5G“門外”徘徊:拿著5G手機用著4G套餐

雖然5G終端價格在逐步下調,但是與之配套的高額套餐資費讓眾多消費者望而卻步,最終部分使用者“拿著5G手機卻仍用著4G套餐”。

正式商用一週年!有的人站在“門外”觀望卻“被5G”了

對此,官方給出的回應表示,從5G套餐的設定來說,大部分包含了流量、語音和速率等,不同運營商各有不同。而且根據運營商說法,不同檔次的5G套餐提供的5G服務也不一樣。中國移動市場經營部公眾市場發展處負責人蔡正興解釋,未來隨著5G滲透率的不斷普及,使用者越來越多,4G、5G套餐會逐步並軌,這樣從5G套餐價格來說,並不會比4G的貴,相反在單價上是更低的。

除了部分消費者被價格“勸退”,應用匱乏、網路覆蓋差等技術方面的問題也同樣導致使用者對5G心存懷疑,部分網友的“差評”也成為了使用者更換資費套餐前的參考標準之一。

此前,華為常務董事、運營商BG總裁丁耘也表示,在當前5G網路部署的初期,中國的5G行業若要取得更大成功,仍有大量工作要做。例如,在個人業務領域使用者體驗還存在差距,即“假、啞、差”的問題;另一方面,5G手機使用者所在的區域可能沒有5G網路覆蓋,整體來看,“機”“網”“套”匹配度仍然不高。

總的來說,對於是否使用5G網路,更多的使用者選擇了站在“門外”觀望。

被強制拉入5G“門內”:除了5G別無選擇

但值得注意的是,還未選擇辦理5G資費套餐的使用者也有可能“被5G”。

據中國信通院《2020年9月國內手機市場執行分析報告》,今年1—9月,國內市場5G手機累計出貨量1.08億部,與去年相加共計1.22億部。而據工信部最新資料,截至目前,中國5G使用者已經超過1.5億。可見,許多5G套餐使用者依舊是用著4G手機,甚至3G手機。

然而在各大運營商APP裡,5G套餐都擺放在了更為明顯的位置,4G套餐的辦理入口已失去影蹤。據業內透露,運營商為了推廣5G套餐,悄然將低價的4G套餐下架,使用者如需要辦理4G套餐只能透過線下營業廳和電話客服。有部分地區電信運營商甚至直接將4G套餐下架,老使用者在更改套餐或新使用者入網均只能選擇新推出的5G套餐。而使用者一旦選擇升級為5G套餐,可能無法再申請改回4G。

據瞭解,三大運營商最近均採取了相似的“收緊4G,推廣5G”策略,將部分4G套餐與5G套餐合併,或直接下架一些低價4G套餐。

除了常見的運營商電話促銷外,與手機品牌、賣場等捆綁促銷也是手段之一。據瞭解,從今年4月開始,運營商逐步加大對手機廠商補貼力度。但不同於3G/4G時代的合約機方式,如今是透過這種在經銷商、賣場、電商平臺購機的補貼方式,令手機廠商更願意加快5G手機的推出與銷售,同時,亦實現自身5G套餐使用者數的快速增長。

5G商用一週年成績顯而易見,但無論是運營商、產業鏈各方還是使用者,都面臨著技術成熟度不高、網路建設投資規模大、運營費用高、核心應用不夠豐富、成本回收難等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指出,5G技術成熟度符合行動通訊發展規律,放眼整個建設週期,5G投資回報狀況也與4G相當,上述新技術商業化初期的共性問題,需要在發展中透過持續創新來破解。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23 字。

轉載請註明: 正式商用一週年!有的人站在“門外”觀望卻“被5G”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