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 | Rexi
來源 | 元氣資本(ID:yuanqicapital)
核心內容
1、 三星的智慧手機業務2020年第三季度的營業利潤預計約為4萬億韓元,比第二季度增長了一倍以上。
2、 三星在2020年第三季度成功出貨了8000萬部智慧手機,比上一季度增加了約50%。
3、三星手機在中國的市佔率在今年9月漲至3.56%,同比漲逾200%,有實力奪回原本被華為佔據的高階旗艦手機市場,並填補華為禁令後的海外手機市場空白。
4、在國內,已有數十家ODM與零部件廠商切入三星手機供應鏈。
5G時代來臨,三星手機強勁增長,全球智慧手機格局面臨劇變。
日前,Strategy Analytics釋出研究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5G智慧手機銷量將增長1300%,蘋果、華為和三星手機正在推動全球5G智慧手機市場的快速增長。
該機構總裁KenHyers說,“2020年,全球將售出2.5億部5G智慧手機。中國和美國是兩個最大的5G市場。蘋果iPhone,華為和三星是排名前三的品牌,今年將合計佔據全球5G智慧手機銷量的三分之二。”
10月8日,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分享了2020年第三季度的臨時資料(合併報表資料),包括66萬億韓元(約575.5億美元)的銷售額和12.3萬億韓元(約107.3億美元)的營業利潤。其銷售和營業利潤分別比第二季度增長了24.6%和50.9%,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6.4%和58.1%。自2018年第四季度以來的七個季度中,季度營業利潤首次超過10萬億韓元(87.2億美元)。
再看更細化的資料,從業務型別來看,三星的手機產品所屬IM(IT & Mobile Communications)業務中,手機(Mobile)子業務第三季度營業利潤為4萬億韓元,是第二季度的兩倍多。可以看出,三星手機業務佔到三星電子總銷售額的約30%,目前發展仍然看漲。
在過去一直推動三星電子強勁發展的半導體業務,由於銷售價格下跌,第三季度業績出現下滑,而中低端手機業務的增長推動了手機業務的整體銷量。新冠疫情期間較低的營銷成本也導致了盈利能力的提高。手機業務中,Galaxy智慧手機Q3銷量估計在8000萬臺左右,環比增長約48%,其中Galaxy S系列和A系列表現最佳。
對於三星來說,智慧手機銷量的大幅增長推動了第三季度的利潤反彈,有分析機構預測,這種帶動作用很可能會延續到明年。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Visual Captalist的統計,2020年Q2,三星與華為分別佔據約20%的全球智慧手機市場份額,蘋果位列第三,約佔總市場份額的13.5%。今年8月,三星已經重新奪回全球智慧手機的龍頭地位,拉大與華為的市場佔有率差距至約6%,這是一年來除疫情影響初期的2月以外的最大差距。
來源:Counterpoint,元氣資本
三星與華為差距拉大同美國對華為的禁令有直接關係。
今年9月15日,美國對華為的禁令正式生效。自9月15日起,臺積電、高通、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主要元器件廠商將不再供應晶片給華為。截至目前,華為暫時沒有明確的B計劃。
雖然華為Mate 40即將釋出,但是麒麟5nm晶片已經停止生產,而臺積電方面已經明確表示,今年年底前5nm產能都不會跟華為合作。
由於華為手機晶片供應不足問題逐步顯現,業界預料智慧手機市場中三星與華為的差距將進一步擴大,三星手機在國際智慧手機市場的優勢地位至少在中短期都仍將持續。
對此,三星預計,公司將在其競爭對手華為面臨美國嚴格監管的情況下增加銷量,2021年的智慧手機出貨量將增至3億部。此前公司預計其2020年的總出貨量為2.6億部,照此計算,2021年的增幅為15%。
三星手機在印度市場的復甦也推助了其全球市場佔有率的提升。由於印度的反華情緒等原因,截至2020年Q2,三星以26%的市場份額躍居第二,僅次於小米的29%。
10月,三星獲得了迄今為止最大的5G合同(與美國運營商Verizon Communications達成了66億美元的交易),有效期至2025年12月,這也是三星在韓國以外最重要的5G合同之一。經濟學人智庫首席電信分析師Matthew Kendall表示,“三星已經是其國內市場上5G裝置的最大參與者,與Verizon的交易可以幫助其將來獲得更多有利可圖的合同。在5G專利方面,它也僅次於華為。”
然而,三星在海外也面臨著其他頭部中國手機品牌的競爭威脅。根據Counterpoint的資料,目前三星在歐洲的市場佔有率最高,約為35%,而小米在歐洲的市場份額從去年的6%提升到今年二季度的13%。OPPO副總裁兼全球銷售總監吳強也表示,OPPO到2021年至少要掌握歐洲5%的市場份額,同時在未來3年內成為歐洲市場的領跑者。
02 三星手機中國市場式微,並未影響全球市場崛起三星手機在中國智慧手機市場份額的變化與近年來國產品牌的崛起分不開。
△ 2013-2020年三星手機在中國智慧手機市場興衰與本土競爭格局(來源:Counterpoint,元氣資本)
根據Counterpoint提供的資料,三星2013年鼎盛時期市場份額超過20%,但經過2014小米異軍突起與華為、蘋果的出色表現,2014年全年的資料顯示國內智慧手機市場份額排名前三位的為小米、華為、蘋果,而三星份額跌至約8%。2015年,小米、華為、蘋果保持市場份額前三,2015年Q2,三星手機在國內市場首次被Vivo趕超,從此跌出Top5之列。
2016年8月,Galaxy Note 7電池爆炸事件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該事件中,三星啟動全球召回計劃,然而國行版本卻唯獨不在召回更換之列,立刻引起了國內三星使用者的強烈不滿。9月,三星中國區高管在石家莊訂貨會上集體向經銷商下跪,一時輿論譁然,然而形象已經無法挽回了。
2017年,從出貨量來看,國內智慧手機市場中本土品牌全面崛起,佔據超過85%的市場份額,三星手機的份額跌破3%。2018年,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銷量334萬部,僅佔約0.8%。此後直到今年年初,三星手機國內市佔率一直居於1%以下的低位。
但三星手機受中國業務失利的影響有多大呢?元氣資本認為,三星整體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一般。
根據Counterpoint的資料,元氣資本計算了三星智慧手機佔全球與中國市場的出貨量市場份額。儘管因資料部分缺失導致不完全準確,但我們依舊能看出三星手機在全球智慧手機市場份額基本穩定。除個別兩個季度被蘋果手機趕超外,均佔據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第一位。
來源:Counterpoint,元氣資本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三星手機業務雖然受到本土品牌及負面事件的衝擊在中國市場表現不佳,但並未對其在全球市場的表現和盈利造成實質性影響。
首先是由於與中國本土企業相比,三星手機的優勢在於中高階手機產品提供的高利潤率。雖然從利潤的角度看三星仍相較蘋果有較大差距,但也憑藉17%左右的利潤率甩出其他中國智慧手機品牌一大截。
其次,對於中端手機,三星在2019年針對200-299美元價格區間特別做了產品佈局的調整,主要是Galaxy A系列。這個系列的智慧手機產品2019年Q2佔到三星整體銷量的56%。美國對華為的禁令在客觀上起到帶動Galaxy A系列銷量的作用,因為這原本也是華為榮耀爭奪的價格區間。在禁令釋出後,榮耀的市場份額就出現了比較顯著的下滑。
此外,三星有晶片設計研發和製造能力,又有終端產品實現渠道,三星手機憑藉充足的產品線有能力承接華為在國內市場以外其他國家與地區流失的市佔率,在美國、印度、東歐市場一直以來走得比較平穩,這也是三星在國際市場保有市場份額的方式之一。
大信證券(Daishin Securities)分析師李素斌稱:“從持續的華為禁令中,三星比任何其他同業都受益。”
03 三星手機或將回歸中國市場近期,三星手機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出現了大幅增長,有分析機構指出今年上半年三星在中國的智慧手機市場份額達到約3%,較去年同期的約1%大幅增長2倍,這也意味著三星上半年已位居中國手機市場第六名。
按照測速管家最新的安卓手機市場佔有率排行資料,三星手機市佔率在今年9月繼續增長,已漲至約3.56%。
來源:測速管家,元氣資本
據調查,以國內幾家電商平臺給出的平均價格來看,三星手機在中國銷售的產品以Galaxy S20、Galaxy Note20、Galaxy Z系列等幾款高階手機為主,定價從5999-16999元不等。中端價位僅有A51、A71等少量選擇。這說明三星手機在中國主打高階旗艦手機市場。
從出貨量的角度看,蘋果和三星以47%和25%的份額位居全球高階智慧手機市場(售價高於400美元的智慧手機)Top 2的位置。在國內,由於高階機型的利潤更高,近年來國產品牌也爭相開啟了“向著高階走”的戰略路線。但目前來看,華為還是佔據著國產旗艦機的最大優勢,與蘋果、三星構成了“三足鼎立”的高階智慧手機市場格局。
2018年羅永浩曾說,“華為的高階機,吃掉的都是三星的使用者。”而在如今,三星也有實力奪回原本被華為佔據的高階旗艦手機市場。
因美國的持續打壓,華為的高階晶片供應鏈受阻嚴重,旗艦機的競爭力被削弱。華為雖具備自主設計高階晶片的能力,但並不具備製造晶片的能力,此前高製程晶片交由臺積電代工,部分中端晶片由中芯國際生產,而上述兩家企業均受制於美國製裁措施。華為方日前表示,所設計的麒麟9000晶片可能是高階晶片的最後一代。若美國方面的限制措施不改變,華為會因缺少高階麒麟晶片使得以高階手機業務遭受巨大沖擊。
三星正在與高通合作生產高階晶片。據瞭解,三星與高通晶片合作出貨7nm晶片,雖然暫時不如臺積電,但進度很快。高通將下半年和2021年要釋出的晶片訂單,都交給了三星代工。此外,三星也在下半年實現了5nm的量產工藝。
近日,有訊息指出,小米11將首發搭載高通驍龍875,並且有一段時間的獨佔期,不過根據資訊來看,三星Galaxy S21將會是全球首發高通驍龍875,小米11會是國內首發。
“高通驍龍875移動平臺,將會採用5nm製程工藝,相比上一代的7nm製程工藝有所提升,根據透露的資訊,將會搭載Cortex X1超大核和Cortex A78大核,而產品或許會整合5G基帶成為5G SoC,而不再單獨外接基帶晶片。”
在高階手機市場競爭中,5G手機是頭部廠商的必爭之地。來自中國信通院的最新資料顯示,國內5G手機出貨量已連續四個月佔比達60%。10月14日,蘋果釋出了首批支援5G的iPhone系列新品,標誌著全球所有頭部手機廠商均把重心轉移至5G上來。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階5G手機中,摺疊屏已成風向標。三星、摩托羅拉、華為Mate Xs、TCL等均已推出摺疊屏手機,據傳OPPO也即將進入這一市場。據統計,今年全球的摺疊手機市場中,三星的GalaxyZ Fold系列擁有全球摺疊屏手機60%以上的份額,2020年上半年Z Flip首銷,9分鐘售罄;下半年限量版 Z Fold2首銷,4分鐘售罄。可以看出,三星具有毋庸置疑的摺疊手機優勢地位及技術實力。
目前來看,三星高階手機有可能會藉機實現在中國市場的復甦。
國產手機品牌缺乏能與華為抗衡的研發設計能力及品牌力,且同樣面臨美國打壓的危險,很難在短期內填補華為高階手機的市場份額;根據DigiTimes的資料,預計到今年年底,iPhone12系列的出貨量將達到8000萬部。但目前來看,由於地緣政治等原因,該系列的銷售情況仍不明朗。
三星無論品牌競爭力還是研發能力均為一流水平,有承接華為讓出的國內高階手機市場的機會及實力,併成為蠶食華為禁令後的海外市場最有力競爭者。
04 三星手機的中國供應商對於三星等下游大型消費電子品牌商而言,選擇綜合實力突出的本土消費電子功能性器件供應商,經嚴格考察與認證後,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是公司的現實需要。
三星的優勢在於“內包”給自己的能力。三星電子作為一直以來的智慧手機行業巨頭,擁有獨一無二的產業鏈優勢,其處理器、螢幕、CMOS影象感測器及儲存等關鍵元器件不僅能夠實現自給自足,還可以銷售給其他智慧手機廠商。這保證了三星手機尤其是高階旗艦機的品質及地位。以螢幕為例,三星AMOLED螢幕佔據全球龍頭地位,色彩、重新整理率、效果均達到目前手機螢幕的最高水準,連蘋果手機都需要三星的螢幕供應。
而對於關鍵元器件以外的其他眾多零部件,三星選擇與本土供應商合作。據元氣資本調查,國內已有數十家ODM與零部件廠商切入三星手機供應鏈。
近幾年,中國供應商在三星的供應鏈體系中所佔比重逐漸提升,隨著銷量和成本壓力並行,三星將更多的手機訂單交給中國ODM以及零部件廠商進行生產。知情人士透露,三星電子今年交給中國ODM廠商的訂單較上一年翻了一番,“現在三星手機有很多機型的供應商都是中國企業,產品覆蓋面很廣,其中也包括不少中低端產品,這也意味著三星這次加單的動作將會利好這些企業。”
2019年10月,有訊息人士透露,在2020年總共約3億臺智慧手機中,約20%(6000萬臺)手機將交給中國的ODM廠商。
今年九月,三星大幅調整手機零部件產品的備貨量,僅第三季度,就將需求增加至8500萬臺。這意味著供貨量大幅增加,為零部件商帶來利好。
據元氣資本調查,目前切入三星手機供應鏈的國產廠商包括華勤科技、聞泰科技、廣信材料、長陽科技、雙星新材、智動力、同興達、卓勝微等上市公司,所提供的零部件包含PCB板、外殼結構件、光學膜螢幕、耳機、材料、配件等數十種。
華勤科技、神盾科技、寧德新能源生產(ATL)等非上市公司也已與三星手機建立合作,其中包括五年前就曾合作過的供應商。
目前已有本土供應商進入三星旗艦機產品線並提供關鍵元件。本月有外媒發現,中國知名的電池代工企業寧德新能源生產(ATL)正在為Galaxy S21系列量產電池。目前,該系列將至少包含三種智慧手機——Galaxy S21,Galaxy S21 Plus和Galaxy S21 Ultra,而ATL正在為這三種型號製造容量為4000mAh,4800mAh和5000mAh的電池。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B3的資料,截至2019年,在全球小型電池市場中,ATL為三星SDI(28.4%)和LG Chem(19.5%)之後排名第三(17.1%)的企業。業內專家稱:“與三星SDI和LG Chem相比,ATL在全球小型電池市場中擁有較高的影響力。如果產品效能沒有顯著差異,三星沒有理由拒絕使用ATL電池。”
在2016年三星Galaxy Note7電池事件後,三星將ATL從其高階產品線供應商列表中剔除。在過去的幾年中,ATL仍為三星的中低端機型(例如Galaxy A和M系列)提供電池。此次合作意味著ATL重新進入三星旗艦機供應鏈。
總體來看,三星手機目前在全球營收上漲,國內市佔飆升,或將佔據國內華為旗艦機市場,迴歸中國市場,這也給國內三星產業鏈的公司帶來良機。
元氣資本持續關注三星手機及其產業鏈的相關資訊,本文為三星手機產業鏈系列的第一篇,後續還將對受益於三星產業鏈的公司做更多分析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