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很多情況下,我們能夠透過使用者的一些行為操作判斷出使用者預期進行的操作,但預期的操作可能有很多種,不能妄作主張給使用者呈現某一結果。本文作者對預期操作權衡進行了分析,一起來看一下吧。
優秀UX細節創新設計讓使用者感到方便、貼心、可靠、安全、愉悅。UX細節創新設計並非都來自一剎那的靈光乍現, 創新能力也不是少數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一種天賦,優秀的UX細節創新設計其實有章可循,創新能力是可以通過後天培養提升的。本文分享技巧:必經流程簡化。
預期操作權衡的設計思路:與一般能夠明確判斷使用者意圖的情況設計思路不同,很多情況下我們能夠透過使用者的一些行為操作判斷出使用者預期進行的操作,但預期的操作可能有多種,此時就不可妄作主張給使用者呈現某一結果。
但當發現使用者執行某一項預期操作的機率比其他項的機率要大很多,且即便錯誤進行這一步預期操作,撤回或糾正的代價也非常低時,也可以直接給使用者呈現機率最大的預期操作。
一、設計案例1. Trello.com是一款線上辦公協同的網站,國內類似的產品如Worktile、Teambition等。在Trello.com中一個新的卡片上寫標題,並未儲存,切換到另外一個卡片上,Trello會認為使用者可能輸錯了地方,預設將使用者前面寫的標題貼上到新的卡片中。這樣如果使用者正在卡片一中輸入內容,發現輸入的內容應該輸入到卡片二,不得不切換到卡片二,會發現需要輸入的內容Trello已經幫他們填寫到了卡片二!
Trello.com在不同卡片間切換輸入
與確認流程簡化設計不一樣,當用戶輸入完卡片一後未儲存就切換至卡片二這個操作,並不能確切判斷使用者會在卡片二中要輸入的內容,但結合使用者的操作特徵可以認為有很大的可能性是輸入錯誤,需要在卡片二中輸入相同內容。下面使用流程圖更加清晰地展示兩種情況的不同之處。
再考慮輸入內容是否跟剛輸入內容一致的機率,整理到以下對比表中, 可以非常直觀地看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為使用者節省了操作時間,即便是與使用者期望不符,使用者也只多出刪除這一步操作,並未帶來太大的操作麻煩。綜合考慮,為使用者提供自動填寫功能是最優選擇。
方案採用與否預期結果對比表:
準備進行預期操作權衡法完善一項細節創新設計時,可製作以上預期結果對比表格,配合不同情況的出現機率,綜合評估權衡出最優方案。
決定最終採用哪種方案呈現給使用者,資料分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各種預期方案被使用的機率值,設計者是無法判斷出應該最終展示哪一種方案給使用者的。當用戶的選擇遠不止兩條時,雖然不能將機率最高的結果直接拋給使用者,但可以將機率最高的操作選項為使用者做優先展示。
Google Analytics(谷歌分析)裡的使用者習慣操作流圖,可以清晰看出使用者每一步操作的機率
2. Evernote當用戶使用Evernote(印象筆記)建立一條新的記錄時,Evernote會從使用者日曆的待辦事項中獲取一條作為預設標題,雖然命中的機率並不高,但完全沒有增加任何使用者操作成本,萬一命中了呢,何樂而不為!
Evernote建立新的記錄,會從使用者日曆的待辦事項中獲取一條作為預設標題
3. macOS再如macOS中的Finder(相當於Windows中的資源管理器),當複製的一個資料夾名稱帶有年份資訊,比如“Xmas 2013”,粘貼出來的資料夾將自動追加年份為“Xmas 2014”,即便不準確也無妨,沒有增加使用者操作成本嘛!
在Finder中複製的資料夾名稱帶有年代資訊,粘貼出來的資料夾將自動追加年份
4. 360瀏覽器在360瀏覽器中選中文字,會彈出搜尋/複製操作框,點選“搜尋”按鈕,直接為使用者新開啟一個頁面,開啟搜尋引擎,並搜尋此文字;點選“複製”按鈕,則會將文字複製至剪貼簿,使用者點選右鍵就可以展開對該文字區域的全部操作。很顯然,360瀏覽器是對操作頻率最高的文字搜尋和複製功能做功能提前處理,簡化使用者操作。
在360安全瀏覽器中選擇文字後點擊右鍵
二、設計心法首先,這類細節創新更多在使用過程中洞察或透過研究使用者行為流發掘,做細節創新時製作前文列舉預期結果對比表格,配合不同情況的出現機率,綜合評估權衡出最優方案。
其次,資料是基礎,依據使用者不同預期方案採用的機率給出最優的設計。
作者:文哲,微信公眾號:偉大的小細節,《偉大的小細節》作者。
本文由 @Stanley 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