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主播正在直播銷售農特產品。
傅李佳攝(人民圖片)
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毛灣一社群邀請轄區就地過年的居民錄製有宣告信片,傳遞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和祝福。
朱吉鵬攝(人民圖片)
許多人記憶中的中國年,總有許多難忘的瞬間。隨著時間的變遷,中國年的內容和形式也越來越豐富多彩。
前不久,微信剛剛度過了它誕生的10週年。微信、微博、快手、抖音等移動社交軟體,不僅給我們的溝通方式提供了新的選擇,更是豐富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其中,中國年也有了許多新元素。
雙向年貨新選擇
千百年來,中國人一直把過年當成一件大事。過年之前要購買的很多東西,是每個中國人為迎接春節而準備的豐盛禮包。採購年貨,意味著年的腳步已經越來越近了。
以前,中國人購買年貨大都是在集市、商場或者超市,如今,隨著移動社交的縱深發展,大家購買年貨有了更多的可能,“手機買年貨”已經成為許多中國人置辦年貨的新選擇。2020年,我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9.8萬億元,逆勢增長14.8%,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24.9%,中國連續8年成為全球第一大網路零售市場。2021年剛開場,由商務部會同多個部門和單位共同指導開展的“2021全國網上年貨節”,自1月20日啟動後,10天的全國網路零售額便達到3441.1億元。
線上的年貨越來越豐富,線下也同樣十分火爆。記者2月6日在北京一家大型超市看到,前來採購年貨的人熙熙攘攘。“往年我們過年都會回老家,今年我們在北京過年,趁著年前最後一個週末,我們一起來挑年貨,買的好多東西都是在短影片裡看到的。”在北京工作的張宇峰推著滿滿一購物車的年貨,開心地向記者說道。
就地過年,也讓“雙向年貨”成為今年一個獨特的現象。“今年我要在上海過年了,父母從家裡寄來了好幾箱快遞,都是我最愛吃的東西,雖然不能回家,一樣也感受到家鄉的年味。”在上海工作的楊朝告訴記者。
一邊是從家鄉寄來的年味,一邊是寄往家鄉的年貨。資料顯示,不少城市的老字號特產“跨省”發往全國各地。今年北京稻香村線上渠道銷量環比增長135%;吳裕泰線上訂單同比增幅超過500%。元旦以來,從北京市發出的異地訂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52%,稻香村京八件點心禮盒、天福號醬肘子、全聚德羊肉和同仁堂白燕盞等銷量不斷走高。
團圓有了新方式
2010年底,中國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總數為2.88億,時光來到2021年,微信的日活躍使用者已經達到了10.9億。移動社交十年來的風靡,改變了人們溝通的方式,拜年也跟以前有了不小的變化。
李先生是一名“60後”,回憶起這些年的過年印記,他打開了話匣子:“我小的時候,沒有電話,更別提網際網路和手機,給長輩拜年的心意是一定要當面帶到的,但難免有些親戚離得遠,所以很不方便。後來,可以打一個電話送上新春的祝福,而現在,發一條微信,開啟語音或者影片聊天,哪怕遠隔天涯也能‘見屏如面’,一邊看著春晚,一邊就能跟親朋好友拜年了。”
上一個春節,因為疫情突然肆虐,中國人大都宅在家裡過年。沒辦法走親訪友,除了打電話,發微信,許多人也透過手機遊戲與不在身邊的親友實現了線上團聚。“以往過年,我們會和親戚聚在一起,打打牌,聊聊天,拉一拉一年來的家常。去年的春節,我們雖沒有見面,但透過手機線上玩起了遊戲,一邊玩,一邊聊,熱火朝天的氣氛甚至超過了往年見面時候的感覺。”張樂韻告訴記者,“馬上要到來的這個春節,我們家裡的好多親人都選擇了在四面八方就地過年,但我們已經相約好了,線上見。”
“線上見”,在這個不同尋常的春節假期,將給許多人帶來心靈的慰藉。和親人聊聊天,心裡的距離就不會遙遠;和好友玩玩遊戲,休閒時光也會很愉快;看看直播,觀賞雲展覽,充實的假期也會讓人很期待。
未來有了新期盼
移動社交飛速發展的十年,給有著悠久歷史的中國年注入了許多新時代的元素。微信群裡搶紅包,短影片裡賞年俗,過年的玩法越來越豐富。
移動社交給春節帶來了許多積極的改變,但也有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反思和警惕。春節與每個中國人息息相關,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成為移動社交的忠實使用者,這一全民同慶的節日也成為許多商家爭相搶奪使用者的關鍵時間點。正如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副教授黃典林所言,社交媒體推波助瀾下的網路購物狂潮,讓許多人陷入盲目消費的陷阱而不能自拔。此外,如何保障移動社交軟體所收集到的個人資訊的安全,還需要有效的措施來控制。
移動社交打破空間距離的同時,並不必然會拉近人和人之間的距離,也有可能忽略了身邊人的感受。一家人坐在沙發上,電視里正上演著春晚,每個人卻在各自看手機,這樣“群體性孤獨”的場景,不只出現在過年的時候,如何讓移動社交更好地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也仍然需要我們不斷探索。
我們期盼這些問題能夠得到關注和解決,期盼移動社交給中國年增添更多的色彩。未來,無論交流工具發生怎樣的變化,年始終都是每個中國人心中美好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