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軍情,一線就是前線!
不由分說、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發,我們為什麼能夠快速應對、有效應對?
為了尋求這個問題的答案,科技日報記者10月25日走進正在北京舉辦的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
在這裡,鮮紅色的轉運呼吸機講述著抗疫時刻的分秒必爭,雪白的氣膜帳篷實驗室再現了抗疫歷程中的緊張有序,黑金輝映的消殺機器人仍訴說著“挺進!挺近!”的節奏……
在這裡,我國科研戰線鎖定病毒、追蹤病毒、免疫病毒的有效應對“三步走”貫穿展現於科技抗疫展區、重大專項展區、開放合作展區等不同環節……
科技抗疫打響“閃電戰”
“疫情暴發一週內獲得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迅速分離病毒,確認新冠病毒為此次不明原因肺炎疫情的病原體。”寫在重大專項展區一進門展板上的這句話,勾起不少人22個月之前的回憶。
那時,不明原因肺炎疫情中的“不明”沒能持續多久,我國的科學家便在茫茫病毒世界裡,鎖定、確定、分離到病原體,以嚴格的“科赫法則”為準繩,摘掉了“不明”的帽子,確定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這樣的速度令國際同行也為之驚訝。世界衛生組織當時做出的評價是:“用創紀錄短時間甄別出病原體。”
鎖定病毒就能更好地對付病毒,透過向全球共享病毒基因組序列,針對新冠病毒的檢測試劑、疫苗、藥物等的研發形成了“閃電戰”一氣呵成的勢頭。在展覽現場,各式各樣的檢測試劑盒逐一亮相:碟式晶片法的核酸檢測試劑盒、恆溫擴增實時熒光法的核酸檢測試劑盒、免疫層析法的抗原檢測試劑盒、磁微粒化學發光法的抗體檢測試劑盒……
檢測試劑盒的豐富和量產,使得我國的檢測能力大幅提高。據可查詢到的權威資料顯示,我國有資質的檢測機構2020年3月為2081家、2020年6月為4804家,10月2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釋出會上,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介紹,已建成的全國核酸檢測機構資料庫收錄了全國8500多個核酸檢測點的資料。
我國新冠病毒日檢測能力也大幅提高。以核酸檢測能力為例,2020年3月為126萬人份/日,2020年6月為378萬人份/日,2021年2月為1600萬人份/日。
時至今日,強大的核酸檢測能力仍支撐著我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有力防控,透過區域內、網格內的檢測服務全覆蓋,實現對突發疫情及時追蹤、精準防控。
創新“補給”厚積薄發
截至10月24日,我國接種新冠疫苗22.46億劑。
在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上,不僅能看到我們最熟悉的疫苗,還能瞭解到它們前世來生的故事。一大一小兩隻恆河猴模型端坐在展臺、舉目四望,與新冠病毒的實體模型同臺展出,它們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和新冠肺炎疫情又有什麼關係?
原來它們為我國疫苗、藥物的研發作出了不小的貢獻。2020年1月29日、2月14日,中國科研團隊在國際上率先完成了轉基因小鼠模型和恆河猴模型的動物模型構建。業內評價,如果沒有動物模型,我國新冠肺炎疫情科研攻關將會面臨難以想象的被動局面。在進入臨床試驗之前,這些模型動物為人類先試藥,確保安全性。
在創新“補給”的有力支撐下,我國新冠疫苗研發全面推進。據統計,我國已有24個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涵蓋5條技術路線,4款疫苗附條件上市。
更多創新未來可期
10月26日國新辦釋出會權威資料顯示,今年以來,我國已經向106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了超過15億劑疫苗。
不止如此,針對新冠病毒的輪番變異,新冠疫苗升級迭代的研發也從未停下腳步。例如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的展板顯示,針對貝塔變異株、德爾塔變異株已經推出了有效的二代滅活疫苗,同時研發了針對所有病毒變異、具有廣譜中和效力的二代新冠重組蛋白疫苗以及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對變異株具有保護效力的mRNA疫苗。
首臺、首次、開創性、解決難題……在與科技抗疫相關的展覽上,細心觀眾會不斷髮現這些讓人眼前一亮的標誌性詞語,它們背後都有著獨特的抗疫經歷。例如,有著“抗疫之星”稱號的VG70呼吸機就是國產首臺渦輪呼吸機,有創、無創通用,敏捷精準,已為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供應近6萬臺。新冠病毒三維結構的解出,開創性地展示了病毒腔內的結構和分子機制;疫情期間在武漢金銀潭醫院作出貢獻的人體肺部氣體磁共振成像裝備,解決了無創就能進行肺部定量、視覺化檢測的科學難題,用於精準評估新冠患者肺功能損傷。科技創新“亮劍”群星閃耀,更多創新未來可期――冷鏈包裝滅活新技術已透過評審,有了它,新冠病毒經國際冷鏈“潛進”我國的可能性寥寥;新冠用藥也在多點發力,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等單位的抗體藥物、幹細胞藥物等多個新型藥物已經開啟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