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線上團購、雲旅遊……疫情期間,新消費形式加速湧現,展現出強大生命力,讓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衣食住行娛樂等各行業看到了新機遇。全國兩會期間,電商直播帶貨等新消費新業態也成為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大家認為,電商直播帶貨帶動傳統企業、傳統產業透過數字化轉型打破困局,以技術創新、理念革新為新消費、新業態插上“雲翅膀”,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明顯。但在火爆背後,需要進一步加強監管規範,為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更有效的幫助。
新消費 商家消費者目光聚焦直播間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金李認為,直播帶貨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消費和流通,給企業帶來了旺盛的需求增長,應該抱著支援的態度來看待這種新消費模式。“儘管我們還不清楚直播帶貨最終的影響力如何,但應該鼓勵各種形式的創新,透過市場的力量,自發形成未來可能的經濟增長點。”
直播帶貨是電商平臺與5G技術、雲計算、智慧物聯網的結合,是網際網路平臺成長起來的新型數字化工具。經過幾年發展,直播帶貨正在吸引更多優質平臺、產品、公眾人物甚至政府部門參與。阿里巴巴資料顯示,2019年,淘寶直播已積累4億使用者,全年成交總額突破2000億元。今年2月,淘寶直播新開播商家數量環比1月增長719%。
為何越來越多商家和消費者願意把目光聚焦到“直播間”?
“直播帶貨帶來了新的流量、顧客和機會。”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工美集團北京握拉菲首飾有限公司設計部主任侯湛瑩認為,商業升級以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給顧客創造更多的價值為核心。直播帶貨作為一種新的電商形式,打破了傳統商戶、商場的地域限制,顧客流量不僅限於所在位置周邊,而是面對廣大的網上顧客,併為顧客展示更加豐富立體的產品資訊,所承載的資訊量更大。
新業態 “數字快車”讓人人都能當主播
只要一部智慧手機,人人都能當主播。
土豆、菠蘿擺進直播間,縣長村長成“網紅”……疫情防控期間,全國各地的縣長市長們透過各個平臺直播帶貨,為當地農產品吆喝吶喊,田間地頭都成了直播間。資料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國共有6萬多名農民入駐淘寶直播,該平臺與農產品相關的直播已達140萬場。電商直播帶貨成為各地特別是貧困地區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的新途徑,讓脫貧攻堅搭上了“數字快車”。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說,要針對都市年輕人個性化、時尚化、體驗化消費需求,透過電子商務、直播平臺、自媒體等推出一批符合年輕人消費心理、消費需求、消費品位的小眾化產品和服務,改變公眾對貧困地區產品的傳統認知,引導都市年輕人在愉悅的消費體驗中,更好地認識對口地區的特色農副產品、民族文化產品和旅遊產品,讓消費扶貧真正成為首都扶貧協作新亮點。
不僅是農業,傳統商圈、老字號、傳統文化等,也爭相搭載這輛“數字快車”。開網店、做直播、亮手藝……目前,北京已有一半以上老字號入駐淘寶直播,2019年的直播銷售額同比增加800%,不僅賣產品,還為文化傳承提供了新思路。
侯湛瑩認為,直播帶貨帶來的社會效益確實很明顯。可以透過直播走近手藝人,讓更多的人關注他們、理解他們,以此弘揚“工匠精神”,推動工藝品與時代相結合、與市場相結合。
新路徑 直播帶貨要注重可持續發展
零門檻、隨時隨地開播、全民試水……直播帶貨呈“井噴”之勢的背後,這種新的消費形式能否健康發展也引起關注。有專家認為,成熟的電商體系是直播帶貨等新消費新業態健康發展必不可少的基石,如阿里巴巴這樣聚合了品牌、供應鏈、智慧物流體系的大型平臺,無疑將具有更多“後勁”。
同時,更加有效的監管也是發展關鍵。“政府應加強對直播帶貨等新業態的跟蹤研究,以便及時加以引導規範。”金李建議,要進一步研究直播帶貨未來的發展潛力。
據瞭解,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此前已釋放出監管訊號。有關部門也將及時修訂《廣告法》和《電商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使直播帶貨的監管有法可依,以規範直播和短影片購物領域的發展。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高枝 範俊生 武紅利
編輯:周文麗
流程編輯:王夢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