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600公里!科學家創造光纖量子通訊新紀錄,城市間長距傳輸更便捷
東芝歐洲的劍橋研究實驗室日前宣佈,首次在長度超過600公里的光纖上進行量子通訊的演示。
基於這一突破,在大城市地區之間實現長距離、量子安全的資訊傳輸將成為可能,它還將成為未來量子網際網路建設的重大進展。
而構建“量子網際網路”最困難的技術挑戰之一,是如何透過長距離光纖進行量子位元的高效傳輸:以往,環境條件的微小變化,比如溫度波動,都容易導致光纖的膨脹和收縮,從而打亂脆弱的量子位元,這些量子位元被編碼為光纖中微弱光脈衝的相位延遲。
現在,東芝透過引入一種新的“雙頻帶”(dual band)穩定技術,演示了記錄量子通訊距離的方法。它傳送兩個不同波長的光參考訊號,以最小化長光纖上的相位波動——第一波長用於抵消快速變化的波動,而與光學量子位相同波長的第二波長用於相位的精細調整。
在運用這些新技術後,東芝公司發現,即使透過長達100公里的光纖傳輸,也可以將量子訊號的光學相位保持在一個波長的幾分之一以內,精度為10奈米。如果不能實時消除這些波動,光纖就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膨脹或收縮,擾亂量子資訊。
雙頻穩定的第一個應用將是長距離量子金鑰分配(QKD),它允許使用者透過不受信任的通訊渠道(如網際網路)安全地交換機密資訊(如銀行對賬單、健康記錄、私人電話)。
以往,商用QKD系統只能使用大約100-200公里的光纖。2018年,東芝提出了雙場QKD協議,作為一種延長距離的方式,並使用短光纖和衰減器測試了其對光損耗的彈性。透過引入雙頻帶穩定技術,東芝現在在長光纖上實現了雙場QKD,並首次演示了超過600km的QKD。
在這種技術支援下,研究人員開發的新裝置可令量子通訊距離超555公里,在有限域和漸近域中的金鑰分配距離超過605公里。
這一最新進展擴充套件了量子鏈路的最大跨度,因此無需使用可信的中間節點,就可以將國家和大洲的城市連線起來。與衛星QKD一起實施,它將允許我們建立一個全球量子安全通訊網路。
這一進展的細節最新發表在科學雜誌《自然·光子學》(Nature Photonics)上。這項工作透過H2020專案OpenQKD得到了歐盟的部分資助。團隊現在正在設計建議的解決方案,以簡化它們未來的採用和部署。
在這一最新進展之前,英國電信(BT)和東芝(Toshiba)去年宣佈已安裝英國首個工業量子安全網路。
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https://phys.org/news/2021-06-quantum-optical-fibers-exceeding-km.html
https://dx.doi.org/10.1038/s41566-021-00811-0
立足學術前沿,遠瞻產業發展。更多資料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2021-2026全球及中國消費者保健產品行業市場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資料、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