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有一批舊人倒下,必將有一批新人站起來!
這是歷史的鐵律!
如今的中國,什麼人在倒下?什麼人在崛起?
讀完此文你就懂了!
改革開放的40年以來,也就是中國經濟的上半場,商人地位迅速上升,成為社會財富的主要擁有者。如今可以說是人人皆商,遍地都是大大小小的生意人。
40年前,我們開始實行市場經濟,社會出現了下海經商潮流,當時做生意只需要膽子大,那些敢行動的人,都成功賺到了第一桶金,走上了經商創業的道路。
20年前,阿里巴巴成立了,當時馬雲的願景是:讓天下沒有難做到生意。中國進入了網際網路時代,做生意變的更加簡單了,只要有一根網線就可以開業了。
的確,這兩股經商浪潮成全了很多人,也給中國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個全民創業的過程,也一定會被歷史銘記。
然而到了今天,我卻越來越深刻的發現一個現象:天下似乎沒有好做的生意了。
這是為什麼呢?
一陣見血:不是生意越來越難做,而是做生意的邏輯徹底變了。
傳統的生意人(商人)之所以存在,因為他們充當了從廠家到消費者之間的橋樑作用,他們存在的價值是加速了商品的流通,但是他們並沒有給產品提升附加值,這個僅存的價值正在被網際網路完全取代,尤其是隨著AI/5G/區塊鏈的到來,未來商品可以實現無障礙流通。
傳統商人正在被時代徹底淘汰,這句話不是危言聳聽。
我們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中國的社會結構,自古以來都是用”士農工商“這四個字描繪。“士農工商”分別指的是四民,即:讀書人,農民,工人和商人。
《管子》中說: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意思是這四種人是社會的基石,
要是從排名商看,讀書人排第一,商人排最後,這是非常科學的結構,也是中國社會賴以穩定的基礎。
為什麼要把商人排到最後呢?
《漢書》中這麼寫道:“故民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貧民雖賜田,猶賤賣以賈……驅民而歸之家,皆著於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遊食之民,轉而緣南畝。”
意思是:農民都不耕地了,工匠的都不做工了,即便大家手裡有田地,也要賣了去從商。要讓農民歸田,工匠去做工,讓每一個人歸根本來的位置,社會才能穩定發展。
商人的流動性和投機性對社會來說是一個很不穩定的因素,商人可以在一定程度刺激經濟的繁榮,但是當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想繼續往前發展,還必須讓每個人各歸其位。
因此,中國曆朝歷代奉行“重農抑商”的政策。我們一直是一個“重工重農輕商”的社會。
只是到了改革開放之前,我們商業實在太落後了,社會上根本就沒有商品,更談不上商品的流通了。
後來這個口子一下被打開了:在經歷了“下海經商”和“網際網路創業”的兩股浪潮之後,我們的周圍不僅充斥了大量的商品,還把商品賣到了全球。
但是如今,我們又陷入了商業過度繁榮帶來的種種危機,其中最大的危機就是價格戰:
不管什麼樣的產品,總有更低價格的產品出現,假如成本是7塊,你賣9塊我就賣8塊,你賣8塊我就賣七塊五,有人甚至六塊八虧本也願意賣,因為他想先搞垮大家,然後自己獨吞市場。
現在的情況就是這樣:我死可以,但是要死大家一起死,我寧可大家一起死,也不願意看到有人活。
這叫“搶別人的單,斷自己的路。”,也叫“餓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上下游。”
價格戰的最終結果就是大家要死一起死,如果人人都有生意做,其實也就意味著,人人都沒生意做。
淘寶上很多東西賣19.9包郵,已經夠便宜了吧?拼多多上面乾脆賣9.9包郵!而最近倒閉的淘集集,更是低到讓人不敢相信,於是把自己幹破產了。
這些平臺的出現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因為網際網路存在的價值就是要無限拉底商品的利潤。
未來還會有更多平臺誕生,未來無論我們做什麼,總會有其它平臺或者商家跳出來,賣的比我們更便宜。
未來的競爭一定會越來越激烈,而當競爭絕對充分的時候,所有產品的利潤都會歸零。
利潤為0的時代,怎麼還會有商人存在呢?
未來3年,大量的商人將消失。但是有一批人倒下,就必然有一批人站起來,這是歷史鐵律。
當生意人大量消失的時候,各種新個體將紛紛崛起,這些個體包括有文化的農民,有匠心的工人,知識分子,設計師,醫生,律師,作家等等。
這些人才是中國未來真正的脊樑!
在之前這些個體都是被商人壓抑的,因為他們找不到自己服務的客戶,唯有賣身於各種商業組織,但是在網際網路時代,他們都能精準找到自己的客戶,尤其是隨著區塊鏈的發展,他們創造的價值可以被精準記錄並且變現。
在中國經濟的下半場,社會結構將從“物質架構”向“知識架構”轉變,未來我們已經不缺物質,產能已經嚴重過剩,未來人們缺的是精神糧食,是知識型產品。
未來所有的物質產品,要麼就是0利潤,要麼就是免費提供,這就是馬克思所說的按需分配,我們一定能進入這個狀態。
因此如今產品越來越便宜,人卻越來越貴;同時資源越來越共享,人才卻越來越稀缺。這折射出了一個重大的社會趨勢:人才資本正在崛起。
人力資本正在超越土地資本/技術資本/裝置資本等等,成為第一生產力,當人才成為一個企業最關鍵的環節後,它的稀缺性將推動自己身價上漲,於是一部分利潤也將從資本方轉移到“人才”方。
前段時間,網易和華為和員工發生的矛盾問題,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其本質就是因為公司和員工之間的矛盾是永遠不可調和的,這種僱傭制必將解體。
未來社會將誕生大量自由職業者,無數平臺的崛起,使你有機會參與創造和價值輸出。你越有能力、越有特點、越有特長,就越不需要依附某個公司。
今後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經濟體,個人的創造力得到了極大的釋放。而那些始終找不到定位的人,只能依附於組織的安排才能生存,他們必將淪為社會的最底層。
國家已經看到到了這個趨勢,先後出臺各種政策支援個體經濟的發展,從稅務到社保,以及法律等等,從之前的針對公司為主,慢慢變成針對個人為主。
未來是一個三無的世界
1:無生意可做,之前社會的“供給”和“需求”始終是錯位的,這就需要“生意人”去對接,而網際網路把使“供給”和“需求”精準連線了,“中間環節”和“賺差價”都不存在了,所有就沒有生意可做了。
2:無工可打,之前的人只需要在公司裡執行命令己可,這就是打工的本質。而隨著公司的平臺化以及個體崛起的大勢,你必須主動思考和去解決問題,併發揮特長為社會創造價值,否則你就沒有存在的價值。
3:無機可投,之前社會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這讓很多人靠投機去賺錢,而未來是大資料時代,每個人的行蹤都將被追蹤和記錄,我們必須適應在公開、透明的情況下展開活動。
生意人的大量消失,意味著未來社會是靠勞動創造財富,而不是靠投機創造財富,這是一個社會文明的根本體現。
個體崛起,也將中國經濟下一輪繁榮的基礎,如果把中國經濟比作一場人體的血液迴圈,那麼個體崛起將使人體的毛細血管更加豐富,所有整個人體的供血和供氧能力大大增強。
中國的好時代才剛剛開始,我們唯一需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在最好的好時代裡做一個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