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21日電 題:“撥雲瞰海顯身手”:海洋二號C星發射邁出三星組閘道器鍵一步
作者 郭超凱
9月21日13時40分,海洋二號C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為後續海洋二號B星、C星和D星三星組網邁出關鍵一步。
海洋二號C星是中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的第二顆衛星,也是中國首顆運行於傾斜軌道的大型遙感衛星,其入軌後與海洋二號B星組網,將大幅提升中國海洋觀測範圍、觀測效率和觀測精度。
穩控偏航:提升中國的海洋觀測能力
海洋二號C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具有“身手敏捷、眼疾手快”的特性,能夠實現更高的海洋風場觀測頻度。相較於傳統遙感衛星執行所在的太陽同步軌道,海洋二號C星將在傾斜軌道上“全力奔跑”,進一步提升中國的海洋觀測能力。
據設計師介紹,海洋二號C星入軌與B星實現雙星組網後,觀測週期將由單星3天縮減到1天;後續待海洋二號D星發射並完成三星組網後,將具備小時級覆蓋全球主要海域的觀測能力,同時,能夠實現亞中尺度海洋現象觀測,為中國海洋防災減災、氣象、交通和科學應用等提供重要支撐。
捕風勘海,鑑舟匯志
海洋二號C星具備多種功能,設計師們親切地將其功能概括為“捕風、勘海、鑑舟、匯志”:從測量全球海洋表面風向量和全球海面高度,到全球船舶自動識別以及接收、儲存和轉發全球海上浮標測量資訊。
包括微波散射計、船舶識別系統和資料收集系統在內的有效載荷都精巧佈局於衛星之上,多項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船舶識別系統可以實現全球海面船舶位置、航向航速等資料測算,極大提升海上交通和海上安全能力;資料收集系統可有效獲取海上浮標訊號資料。
此外,海洋二號C星透過整星帶太陽翼運輸等方式實現了大型遙感衛星的發射場流程最佳化,大幅縮短了發射場工作週期,對後續大型遙感衛星和商業衛星流程最佳化具有良好的推廣和示範效應。
三星組網將構建首個海洋動力監測網
作為海洋大國,中國海洋生產總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日益提高,海洋動力環境預警實現對測風、測浪的海況預報,將產生諸多可持續、可預期的收益。
海洋二號C星入軌後,將不受天氣和光照條件影響,實現全天時、全天候連續開展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有效服務。同時,其遙感資料還可應用於海洋地球物理學、海洋動力學、海洋氣候與環境監測、海冰監測等方面研究。
後續,海洋二號B星、C星和D星三星組網成功後,將建成中國第一個海洋動力監測網,該系統將進一步實現高時間解析度、高空間解析度、高精度以及全球覆蓋的海洋動力環境要素觀測,在為中國海洋事業提供重要支撐的同時,還將為國內外相關行業領域的創新發展提供有效支撐。(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