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市場由於起步較晚,但是發展迅猛。過去二十多年一直處於各大品牌混戰的情況下,直到現在都沒有一個品牌能夠完全壟斷市場,雜牌更是遍地無數,它們就像打不死的小強,不論大品牌怎麼圍剿,都能活躍在市場上,這是為什麼呢?
低價市場是剛需,雜牌剛好迎合剛需
電動車平均價格在3000元左右,2000元以下就算低價市場,主要由四線品牌和一些雜牌控制著,主要分佈在農村和邊遠地區。這些雜牌廠商針對的就是那些低收入群眾。
處在市場監管的邊緣地帶
很多雜牌廠商都是沒有生產資質的,大部分都是透過作坊生產,採用的零部件主要是回收過來的翻新件,工廠規模不大,幾十個人就能開工生產。而且所在地都是監管部門很難觸及的偏遠農村地區,一旦有檢查風聲,就可以立馬關門躲避檢查。
大品牌打價格戰,對雜牌廠商沒有影響
愛瑪、雅迪這樣的大品牌雖然具有很強的渠道能力,可以透過打價格戰的方式對其進行圍剿,但雜牌廠商本身價格就低,因此,短期的價格戰對其影響甚微,反而有利於雜牌廠家。
大品牌控制配套扼殺雜牌 效果不佳
雜牌廠商跟大品牌的配套很少重疊,一般都是更便宜的配套件,即便大品牌廠商控制了配套商,使其不給雜牌廠家供貨,但對於配套依賴性不強的雜牌企業來說,沒有太大影響。
雜牌廠商改頭換面是常態
對於很多雜牌廠商來說,一個品牌被嚴查了以後,馬上就會換另外一個品牌,另起爐灶銷售同樣的車型,其實很簡單。換個品牌的成本對於雜牌來說,就像換衣服一樣簡單。
即便是各大品牌合理圍剿,雜牌廠商具有靈活機動的優勢,可以應對自如。打死一個又出來兩個,不管什麼行業,只要低端市場不消失,雜牌是不可能消失的。各位,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