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度不“黏”人了

5月15日,李彥宏與樊登的《家·書》直播中,兩人中間的圓桌C位上,擺放著一臺小度智慧音箱。能在百度啟動的“知識直播”重要節點中獲得如此殊榮,也體現出小度目前在百度內部的重要程度。

畢竟,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一向遲鈍的百度,在C端市場為數不多的成功嘗試之舉,當屬小度智慧音箱了。

在市值和股價不斷下滑,甚至一度淪為新一代網際網路公司的市值計量單位後,百度也需要一個成功的C端專案來證明自己AI戰略的意義。尤其是作為智慧家庭的重要入口,小度必須要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而當國內智慧音箱市場三分天下格局呈現之後,小度智慧音箱的挑戰才真正開始。

有銷量有市場,價值呢?

2017年,國內智慧音箱風口湧現,一時間幾乎所有的IT大廠都先後推出了自己的智慧音箱產品,整個市場堪稱“百箱大戰”。

但是風口來得很快,去得也更快。2018年智慧音箱市場份額逐漸向頭部企業集中,到2019年整個國內智慧音箱市場已經形成了阿里、百度、小米三足鼎立的情況。其中,起步較晚的百度顯得尤為引人注目,畢竟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其已錯過了太多的風口。

根據IDC釋出的2019年度中國智慧音箱市場出貨量報告顯示,去年整體市場出貨量為4589萬臺,同比增長109.7%。其中排名前三的天貓精靈、小度和小愛,年度出貨量分別為1561萬、1490萬臺和1130萬臺。三家之和,佔據了近91%的市場份額。

而在IDC最新發布的2020年Q1國內智慧音箱市場調研資料中,阿里以 371萬臺的銷量位列第一,市場佔有率35.2%;百度、小米分列二、三位,市場佔有率分別為30.9%和30.4%,兩者差距非常接近。

市場佔有率擺在這裡了,那麼這些數字對於上述三家企業意味著什麼?

圈內人都知道,智慧音箱本身並不是個賺錢的生意,它的價值在於成為“入口”之後,對於企業AI戰略的支撐。可以看到,“天貓精靈”是要成為阿里智慧家居網路的控制中樞,它的背後是天貓、淘寶、支付寶帶來的應用場景,以及阿里雲、智慧城市和AIoT等業務版塊的想象空間;“小愛同學”是小米及其生態鏈企業AIoT生態的入口,而且承載著小米業務網際網路化的重任;“小度小度”的背後呢,搜尋引擎、線上營銷還是其他商業閉環?

綜合來看,智慧音箱產品的發展門檻主要來自兩點:一個是技術一個是生態。回看2017年那些進入智慧音箱市場之後又悄然離場的企業,大多數都是受限於這兩點。

而以技術為導向的百度,在智慧音箱相應的技術上是領先的,這也是它能後發先至並獲得較好市場份額的重要原因。相關智慧音箱行業資深人士對懂懂筆記表示:“智慧音箱的核心技術是自然語言的處理和雲計算。在這方面百度確實有較好的積累,之前很多企業推出的智慧音箱,核心技術的提供方都是百度,例如蘇寧的小biu就是透過百度DuerOS的DCS協議,接入了DuerOS開放平臺的。”

可以說,小度在語音互動上的使用體驗值得肯定。但智慧音箱從誕生一刻起就註定不是單兵作戰的裝置,其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就是家庭IoT生態的控制中樞。而百度在IoT生態的打造方面並不順利,對比阿里、小米、百度三家智慧音箱在智慧硬體裝置的互聯互通方面,可以清楚看到阿里和小米所具備的明顯優勢。

從智慧家居這一角度來分析,目前發力5G AIoT的小米在生態打造上愈發成熟。根據小米2019年度財報資料顯示,去年小米IoT和生活消費產品業務的營收佔比,已經接近總營收的三分之一;2020年第一季度,米家APP月活達到4000萬,總裝置數達到2.52億臺,在疫情影響之下,相關業務營收保持了7.8%的增長,達到130億元人民幣。

2020年初雷軍曾在全員信中表示,未來5年內在“5G AIoT”戰場至少要投入500億元,僅從現階段普通使用者的准入門檻、便利性以及使用體驗來看,小米智慧家居生態的確完勝其他競爭對手。

而在智慧語音互動、雲計算技術實力上不遜於百度的阿里,目前採用的思路與巨頭亞馬遜更為接近:先建立自己的語音智慧互動功能應用場景,再源源不斷地整合或者合作推出智慧家居產品,豐富使用者的使用體驗。

相對於百度和小米,阿里的天然優勢就是電商大資料的積累。基於龐大的電商資料,加上強大的雲計算能力,阿里不僅保持了國內智慧音箱市場佔有率第一的位勢,而且在平臺開放方面動作也非常迅速。目前包括海爾、格力、科沃斯、奧克斯等家電企業都已經接入天貓精靈,其還與家電企業推出聯合定製產品用以豐富AIoT生態。在今年5月20日,阿里方面還宣佈要投入100億元,孵化出10個類似米家這樣的智慧硬體品牌。

反觀小度,近兩年在透過價格補貼、技能付費打造、開發者補貼等舉措後,小度拿下了行業亞軍的驕人成績。但是從小度音箱APP的家居裝置選項中可供選擇的品牌和型號來看,相較前兩家完全不在一個量級。另外,小度雖然開拓了大量富媒體資源,但從財報中幾乎很難看到這些內容生態和營收模式為百度帶來的明顯成效。

至少從2019年度的財報資料來看:線上廣告收入佔營收比重高達72.7%,而包含雲服務、智慧裝置在內的其他收入佔比為27.3%,說明百度營收結構長期單一的局面仍未得到有效解決。聯想到小度產品線目前在智慧家居、IoT生態建設方面並未給出明確的戰略目標,與其年出貨量近1500萬臺機及30%市場佔有率的資料相比,這樣的生態建設顯然很難令人滿意。

廣告、會員能否成就商業化?

當然,相對於2018年度,百度在雲服務、智慧裝置等收入的佔比還是有所提升的,2018年同期,這一數字是19.9%。但是從19.9%增長到27.3%,並未讓外界看到更多的成長性,尤其是在與阿里、騰訊在收入結構變化及多元化發展上進行對比後,這樣的“增勢”更會被資本市場忽略。

有分析觀點認為,小度智慧音箱的很多價值目前尚未被挖掘出來,例如搭載DuerOS成為家庭常備硬體之後,對愛奇藝、搜尋、影片等流量的提升會有重要意義,另外接入更多網際網路服務也會有更大的想象空間。這種可能的確存在,但是這需要一個前提:成為家庭常備硬體,並且要真的有使用者用起來。

透過低價銷售的方式確實可以獲得大量使用者,但如何讓使用者在經歷對智慧音箱的新鮮勁之後,仍然能夠保持高頻率的使用,是各大網際網路巨頭AI戰略的重中之重。

一個成熟、好用的IoT生態,是保證使用者始終高頻使用的重要方式。或許現階段小度智慧音箱的使用者會發現,透過這個入口之後等待他們的並不是擁有任意選擇的廣闊IoT生態,更多時候只是一個計時器或者查詢天氣的藍芽音箱,會有怎樣的感受?

有多少智慧家電產品可以與之連線?有多少網際網路應用能被經常使用?又有多少應用真的“黏”住使用者,讓他們高頻次的使用?

至少在和智慧家電企業的協同來看,包括小米、阿里、百度在內的智慧音箱產品,目前誰都沒有絕對的優勢。一位傳統家電行業的資深人士向懂懂筆記表示:“家電企業內部在做智慧家居整合時,並不會固定與某一家智慧音箱相匹配,家電企業都希望自己的產品能夠相容更多的智慧音箱,接入更多的IoT生態中,這樣使用者和企業的選擇權才會更加寬泛,市場前景也更好。”

顯然,在應用場景方面各家智慧音箱的“掙錢能力”還都是未知。

既然賣音箱本身不賺錢,目前小度本身也沒有完善的IoT生態來帶動新的消費形式,那麼商業化的發展方向在哪呢?畢竟任何一個專案最終都是要賺錢的。與前兩家不同,百度將小度產品的商業化重點放在了內容上。

去年5月升任百度副總裁的生活事業群組總經理景鯤,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談及小度的商業化之路:“小度不急於商業化,但未來會嘗試會員制,因為使用者現在對會員制已經比較認可了。”

會員制的前提是需要足夠豐富的內容,除了語音,螢幕更是呈現內容的必備要素。早在2018年3月,百度就率先推出了首款螢幕智慧音箱“小度在家”。但是,加上一塊小屏並不是制勝要素。

在內容建設方面,從影片到音訊再到內容服務,百度一直在讓小度音箱上面的小屏承載著更多內容。內容自然不能永遠免費,但是在傳統線上影片、音樂平臺的會員制都未見成效之時,未來使用者對於智慧音箱平臺的會員制付費熱情,恐怕更有待考量。

特別是那些因為補貼或者其他低價渠道而獲得小度智慧音箱的使用者,後期轉化為付費制會員的可能性並不會太高。而從使用者體驗來看,目前一些影片和音訊內容也無法在加入會員之前獲得,至於時不時蹦出來的會員購買提示框顯然也不夠友好。

除了內容收費,百度方面還曾透露過會根據不同的品牌屬性,進行深度定製廣告的商業模式。如果發力在這方面,無疑是兜兜繞繞又回到了百度的老本行上。

無論是什麼廣告,肯定會犧牲一定的使用者體驗。雖然為了追求商業化,在智慧音箱產品的使用者介面加入廣告無可厚非,但如何把握好其中的尺度,不要讓小度那塊本就擁擠的螢幕變成廣告展示屏,是百度SLG事業群需要仔細考慮的。畢竟在貼吧等百度系的應用產品中,廣告內容的把控一直做得就不太理想。

目前,小度會員的價格是128元一年,這一價格大機率是無法覆蓋其所提供的內容成本的。雖然景鯤曾經說過不著急商業化,但當市場格局基本穩定,對於這塊業務的KPI考核裡或許就要加上盈利任務了。未來小度生態平臺的內容如何補充?會員收費是否會漲價?硬體成本是否能控制好?這些因素都是小度團隊正在面對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小度音箱是百度有史以來第一個成規模的面向C端市場的智慧硬體專案,但它不能像百度搜索那樣躺著賺錢,更多時候這塊業務還處在賠錢階段。如今,國內智慧音箱三分天下的格局已定,在市場規模和銷量之外,阿里、百度、小米都在考慮智慧音箱能夠為自己帶來哪些營收上的回報。這一點,才是智慧音箱下半場真正的競爭關鍵。

另一個關鍵問題是,如今市值始終徘徊在400億美元上下的百度,不僅無法和曾經並駕齊驅的阿里、騰訊相比,甚至正在被美團、京東、拼多多等後起之秀超越。這其中的主要因素不在於小度,但是至少在AIoT這個大勢面前,相對於阿里和小米的生態佈局,“技術男”小度也該抓緊思考如何補齊自身的短板了。

—————————————————————————————————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資訊豐富,觀點獨到。

釋出各大自媒體平臺,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108 字。

轉載請註明: 小度不“黏”人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