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浪”推手B站市值漲漲漲,它離Netflix還有多遠?
(實習記者 李玲)《後浪》引發的討論熱潮還在繼續,5月20日,B站又悄然推出了“姊妹篇”《入海》。
成功“破圈”,頻頻刷屏……將一直帶著小眾標籤的B站推向了主流視野,賺足眼球,然而,鉅虧的財報和讓人疑惑的盈利模式,也讓B站引發極大爭議。當然,這些都絲毫不影響其股價的不斷上漲。
隨著跨年晚會熱度爆表後,今年以來,B站美股股價就開啟了一路高歌猛進的上漲模式,截至5月28日美股最新收盤,其累計上漲65.09%。
一季報鉅虧5億市值反而創新高
近期,B站釋出了2020財年第一季度財報。報告顯示,B站第一季度總淨營收為人民幣23.1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69%,淨虧損為人民幣5.39億元。然而,當日,B站美股股價卻大漲,市值超122億美元,創上市以來新高。這或許可以解讀為B站的一季報業績好於市場預期,同時,也說明投資者看好B站未來的發展潛力。
其實,進入2020年以來,這個小眾化、並沒有進入主流輿論視野的影片網站,似乎在“一夜之間”就聲名鵲起,並且一副勢不可擋的架勢。
年初,B站以一場與眾不同的跨年晚會,被推到“熱搜榜”,輿論討論熱度久久未降溫。這場跨年晚會吸引了逾8200萬人線上觀看,豆瓣評分9.1,被網友們稱為“吊打了各大衛視的直播晚會”,B站以從未有過的高光形象出現在各方資本面前。
當然,創立於2009年的B站和它的使用者放在整個中文網際網路上依然是年輕的。但不可迴避的是,已經走過十一個年頭了,初代、二代使用者都相繼長大成人、步入社會。十一年間,B站的知名度與使用者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截至2020年一季度,其月活資料是1.72億,在我國的9.04億網民、8.50億影片使用者中佔不小的比重。
這意味著,B站已經不是那個小眾的B站了,這或許正是資本看中的原因。
影片網站不是一筆好生意
近幾年,移動網際網路浪潮湧動,影片行業吸引了資本的關注,群雄並起,湧現出諸如樂視網、暴風影音、優酷、土豆、愛奇藝、搜狐影片、騰訊影片、百度影片等一大批頭部公司。
即便如此,三巨頭至今仍深陷虧損泥潭,由於其背靠“大金主”才得以維持運營。優酷是阿里大文娛的承載平臺;愛奇藝的背後是百度和小米;騰訊影片則有企鵝的海量使用者不斷導流。
大文娛是網際網路生態裡不可或缺的一環,影片行業是BAT等網際網路巨頭作為戰略棋子來佈局的,寧可忍受長期虧損也要守住陣地,單純獨立的影片平臺已經很難生存。
隨著智慧財產權意識的覺醒,影片內容版權費用水漲船高,影片網站需要不斷的燒錢購買內容版權,加大IP庫存,豐富影片種類,致使燒錢大戰愈演愈烈。
從三巨頭優酷、愛奇藝、騰訊影片的燒錢預算就知道,每年都是百億級別的,2018年優酷版權預算300億,騰訊影片250億,愛奇藝100億,三家預計預算虧損190億,搏殺極為慘烈。可以說影片領域的競爭已經升級到白熱化的階段,其他競爭者想在該領域分得一杯羹,極為困難。
影片行業的商業模式也因此不被資本看好:一方面是其護城河太淺,內容高度同質化;另一方面是,使用者黏性差,遷移成本太低。單一的盈收模式和高成本買來的內容版權難以變現,燒錢依然無法改變影片行業長期虧損的局面。
因此,影片平臺寡頭化是必然結果,三頭格局穩定之後或有轉機,其轉移戰場發力自制內容,逐漸擺脫對版權內容的過度依賴,同時推動使用者付費習慣進一步養成,影片使用者增值消費潛力增長空間正在增大,影片平臺開始在艱難處境中開始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2019年後高瓴資本大舉殺入愛奇藝,成為第三大股東,應該是看好影片行業困境反轉的前景。
B站的不一樣
儘管影片領域廝殺激烈,“新來者”很難有生存空間,但B站卻能從中脫穎而出。
我們發現B站的“不一樣”,其商業模式克服了三巨頭大眾化的影片平臺存在的弱項:
第一
它的使用者不是面對大眾,而是年輕化的特定群體,所謂“Z世代”,粉絲忠誠度相對較高,有使用黏性,而且這些年網際網路世界的拓荒已經逐漸養成了網民為優質內容付費的習慣。
第二
內容是各種UP主自己創造,透過粉絲貨幣化收取回報,已經形成了閉環,由於UGC(使用者創造內容) UGM(使用者創造營銷)的模式,儘管存在頭部使用者與平臺的利益矛盾,但平臺的燒錢成本能夠有效控制。
第三
平臺的生態可以提供足夠豐富的資料,讓平臺為使用者量體裁衣創作優質的內容,嗶哩嗶哩自身也可轉型成有特色的內容製造商,對標的是美國的Netflix。
事實上,B站的《後浪》,還有新年音樂會,商業價值和傳播效果極佳,甚至得到了官方主流媒體的接受和加持。不僅有央視、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官微的轉發評論,還有不少高校官微的認可。
但B站能否成長為中國版的Netflix?還要看它是否具備持續推出爆款產品的能力,持續吸引粉絲的能力,持續拓展受眾圈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