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中央定調萬億規模的新基建,強調要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涉及5G、大資料中心、AI等7大領域諸多產業鏈。身處這7大領域的公司,迎來了絕佳新機遇。
近日,英特爾釋出了AI效能更強的第三代至強可擴充套件處理器、首款針對AI最佳化的FPGA以及傲騰持久記憶體等新品。以資料為中心的英特爾,將憑藉5G、AI、智慧邊緣的全面產品組合成為新基建的基石,推動智慧變革。
AI是新基建最強驅動力
新基建涉及的7大領域中,與英特爾直接相關的就有5G、AI、大資料中心三大領域,這些都是深刻影響未來發展的技術。
英特爾公司資料平臺事業部副總裁,英特爾至強處理器和儲存事業部總經理Lisa A. Spelman
英特爾公司資料平臺事業部副總裁,英特爾至強處理器和儲存事業部總經理Lisa A. Spelman表示,“技術的未來由幾種轉折性技術塑造。雲架構帶給資料中心的效率和可擴充套件性現已擴充套件到網路邊緣,邊緣要求越來越多的計算能夠靠近建立和使用資料的地方,而5G將帶來豐富的新體驗和服務。這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計算的看法,並要求所有網路進行轉型。“
排在新基建之首的5G,也是英特爾的優勢所在。今年2月,英特爾推出首款5G基站Soc凌動P5900 SoC、結構化ASIC以及乙太網產品。要知道,英特爾是網路晶片排名第一的供應商,此前帶動了整個行業網路虛擬化的大革命。
AI的重要性更是無法忽視。Lisa認為,AI和分析將是未來十年起決定性作用的工作負載,推動以資料為中心的領域從雲到邊緣的顛覆性創新。
IDC預測,2023年AI系統的支出將達到979億美元,是2019年375億美元支出的2.5倍多。這意味著,AI也是新基建的最強驅動力。為此,英特爾全系產品的AI效能都在增強。
6月19日,以“芯”存高遠 智者更強為主題的2020英特爾資料創新峰會暨新品釋出會上,英特爾釋出了重磅新品——第三代至強可擴充套件處理器。
至強可擴充套件處理器作為業界唯一具有整合深度學習加速功能的主流資料中心CPU,第三代產品面向AI應用最佳化,與上代產品相比,訓練效能提升1.93倍,推理效能提升1.9倍,並且是業界首款支援bfloat16資料格式的主流伺服器處理器。
同時,為了能夠滿足AI融合的資料密集型數字服務需求,第三代至強可擴充套件處理器最多可提供8插槽可擴充套件性,也是目前業界唯一能提供8插槽的x86平臺。
阿里雲、螞蟻金服集團、海鑫科金、東軟、騰訊雲等公司都已經體驗到了英特爾至強可擴充套件處理器深度學習加速技術的優勢。我們也看到,英特爾在加速推出至強可擴充套件平臺。
對此,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資料中心銷售總經理陳葆立對雷鋒網表示,“我們產品開發的速度是本著客戶至上的準則,對於我們全新的產品很多使用者一直有新的需求,包括AI和5G。” 陳葆立透露,今年下半年還會推出Ice Lake微架構的兩路至強處理器,面向更廣大的市場。代號為Sapphire rapids的下一代至強可擴充套件處理器的研發也已經啟動。
除了新的至強可擴充套件處理器,英特爾也推出了旗下首款針對AI最佳化的FPGA Stratix 10 NX,嵌入新型的AI最佳化塊(AI Tensor Block)。與Stratix 10 MX FPGA相比,AI Tensor Block提供的INT8計算效能高出多達15倍。
作為多功能AI加速器,Stratix 10 NX支援高效能AI推理,包括高速儲存器和高速收發器,專門針對需要硬體定製的應用程式,這些應用程式需要整合AI提供低延遲和實時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基於小晶片的架構策略、先進的設計、封裝、代工技術,英特爾才能夠如此快速地推出Stratix 10 NX。
全能冠軍英特爾是實現顛覆性創新的基石
隨著近3500萬顆至強可擴充套件處理器的部署,至強可擴充套件處理器目前已成為全球以資料為中心基礎設施的基石,但要成為顛覆性創新的基石,還需要全能。Lisa在說:“所有工作負載都需要資料,但當今的記憶體/儲存層次結構存在鴻溝,需要在容量、速度、成本和永續性之間進行取捨。”
英特爾傲騰SSD透過快速快取和儲存加速應用程式,提升了每個伺服器的規模,並減少延遲敏感工作負載的交易成本,透過彌合記憶體和儲存層級間的鴻溝來消除這些不得已的取捨。傲騰持久記憶體自去年交付以來,有超過270項生產交易達成 POC到銷售的轉化率超過85%。
第三代至強可擴充套件處理器引入了全新英特爾傲騰持久記憶體200系列,可在四路系統中提供多達18TB的記憶體資料,非常適合應對最大的資料分析挑戰。
另外,新發布的英特爾SSD D7-P5500和P5600固態盤實現了業內領先的96層TLC的面密度,與上一代NVMe NAND相比,延遲降低40%,效能提高33%。
與儲存技術一起束縛高效能計算充分釋放計算潛力的瓶頸還有連線技術。因此,英特爾也加大了網路連線方面投資,擁有矽光、Barefoot等領先的資料傳輸產品。
英特爾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王銳
英特爾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王銳說:“多樣化的工作負載,需要我們和客戶共同合作,針對不同應用場景提供不同方案。軟體和硬體需要共同發揮作用,硬體承載軟體效能,軟體釋放硬體價值,軟硬體結合的系統級最佳化更能體現客戶價值。”
硬體加速極大地受益於最佳化的軟體。據悉,針對第三代至強可擴充套件處理器,英特爾工程師已經使用支援bfloat16的AI框架和工具為AI生態系統做好了準備。
當然,英特爾也有解決FPGA程式設計難度大的軟體。資料科學家可以利用OpenVINO在不瞭解FPGA的情況下利用英特爾FPGA做推理,幾秒鐘就能部署解決方案。
“我們正在透過oneAPI建立統一的程式設計模型,最大化我們所有硬體效能的同時,為開發人員提供統一的程式設計體驗。並且,oneAPI開源,包含流行的標準和轉換器。”Lisa表示。
王銳說,“全面、靈活、強勁的產品實力,是我們打造解決方案創新力的基礎。而真正解決行業與企業的痛點,為終端使用者提供效益,才是英特爾的初衷。英特爾有一個秘密武器:那就是生態的打造。”
水利萬物而不爭,這是英特爾的生態之道,也是英特爾成為全能冠軍和顛覆性創新基石的關鍵。
生態優勢預示著英特爾未來的成功
王銳指出,在中國,發展產業生態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真正紮根於本土的市場特點和使用者需求。在網際網路的上半場,也就是消費者網際網路,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的領先者。隨著新基建的推進、5G的大發展,中國必定會成為網際網路下半場的領跑者,這是一個產業網際網路狂飆突進的階段。
“英特爾未來的成功,離不開與眾多的老朋友新夥伴在產業網際網路的新時代深化合作。” 王銳同時表示。
既然要深化合作,英特爾不僅需要了解客戶需求,還要能提供穩定可靠的產品,與合作伙伴共贏。
金山雲CDN及影片中心總經理宗劼說:“我們堅持的策略就是向上AI,向下邊緣化。“據悉,金山雲利用英特爾完整的產品組合,在多媒體處理應用中效能提升130%,邊緣處理能力提升了400%。在網路傳輸的合作中,也實現了200%的提升。
國電南瑞集團子衿技術團隊首席架構師徐戟介紹,“新基建讓我們的IT建設進入了快車道,運維自動化系統建設迫於眉睫。為此,我們建立了IT健康管理系統,這當中我們大量應用到英特爾的產品,比如CPU、FPGA。藉助這個系統,一個普通工程師的故障解決率達到了99.3%。”
英特爾還透過產品定製與合作伙伴共贏。騰訊雲副總裁劉穎介紹,基於第三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充套件處理器,騰訊星星海實驗室自研了首款四路伺服器。由於採用了騰訊全新定製的英特爾高密CPU,整機密度較上一代提升了116%,散熱能力也大幅提升。同時,基於英特爾第三代至強可擴充套件處理器,騰訊雲推出的雲開發Serverless服務啟動時間不超過100毫秒,處於行業領先。
對於規模相對較小的客戶,英特爾提供精選解決方案,讓AI更易於部署。釋出會上,英特爾與13個合作伙伴宣佈了針對AI和分析的3個新的和4個經過修訂的精選解決方案。同時,為支援遠端工作和學習的需求,英特爾宣佈與VMware擴大合作伙伴關係,並在vSAN上提供適用於VMware Horizon VDI的新的精選解決方案,以更低的單臺成本支援多達87%的遠端桌面。
生態的建設是長期的深耕細作,除了需要長期合作的硬體OEM和作業系統、資料庫、虛擬化等軟體提供商,在雲計算和人工智慧技術不斷普及時,出現了更多創新性的技術提供商、雲服務提供商、行業服務提供商。英特爾水利萬物而不爭的生態之道幫助英特爾不斷提升產品效能、降低總體擁有成本(TCO),建立強大的生態。
陳葆立說,以資料為中心發展全面的產品組合、解決方案的創造力以及更關注生態的構建是英特爾在新基建上的三個策略。
這讓我們更有理由相信,已經在疫情展現出優勢的全能冠軍英特爾,其最新產品組合將會成為新基建中顛覆性創新基石。未來,英特爾領先的AI、5G、智慧邊緣技術,也將幫助英特爾在取得更大成功,爆發出更大的能量。
瞭解更多大會精彩內容,請點選檢視
注:文中配圖來自英特爾 雷鋒網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