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聰明”到“智慧” 全球智慧城市共享樣板方案

本文轉自【經濟參考報】;

疫情之下,全球智慧城市應用大放異彩的同時,也面臨新考驗。11日於上海閉幕的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上,來自全球的智慧城市“樣板間”彙集,共同探討智慧城市未來目標與藍圖。

初級階段的智慧城市建設,還只是簡單彙集各個應用、各種技術的“小聰明”,如何才能向更高層面的泛在化、融合化“大智慧”前進?大會上,世界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設者分享了各自經驗與展望。

“我們必須問自己,智慧城市將走向何方?疫情得以控制後,我們是會回到汙染程度高、氣候變化大的老路上,還是能找到新的社會轉型可能?”曼徹斯特大學城市彈性與能源合作實驗室聯合主任喬·拉維茨表示,疫情中不少智慧應用有效提升了效率,但是單純依靠技術上的智慧,並不能根本避免城市中出現的貧富差距大、公共服務不完善等問題。

“一座智慧而又包容的城市,才是充滿機遇的空間。”拉維茨說,以城市中的垃圾處理為例,簡單的智慧系統可以提升垃圾處理效率,但卻不能有效推動人們減少垃圾排放。而智慧的系統,應當完全考慮到社群文化和家庭烹飪方式,從點滴視角思考並互相關聯,最終形成一座反應敏捷、富有韌性的城市。

有專家提出,除了將最前沿的科技應用在人們的生活中,在設計智慧城市時“以人為本”的理念同樣重要。

新加坡資訊通訊媒體發展局理事、ADDO AI執行長阿伊莎·卡納說,新加坡提出要從以技術為核心的智慧城市概念轉向一個更大的概念——智慧國家,不再聚焦於具體技術,而是以公民為核心。

“新加坡是全世界老齡化速度第三快的國家,照顧好老年人是新加坡的頭等大事。”卡納說,設計智慧城市方案應當對老年人更友好,目前幾乎所有新加坡建屋發展局承建的房屋都在鋪設智慧家居系統,包括接觸感測器、動作感測器和緊急按鈕等,確保老人在家中的安全。此外,還需要在設計環境時確保老人不覺孤單,讓老人院與遊樂場、幼兒園、大學等其他設施建在一起。

更泛在的智慧,要求城市建設者打破不同領域資料和應用之間的鴻溝。麻省理工學院可持續城市中心執行主任譚徵楨認為,在同時建設實體城市和數字城市的時代,企業與公共機構的密切合作比以往更加重要。公共服務和私人服務之間的界限將逐漸模糊,不同部門、不同行業的界限也會被打破。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貝拓明負責西門子中國的智慧基礎設施業務,他也指出建設智慧城市要有大局觀,打破不同行業之間的壁壘。

以城市節能為例,當前城市大部分建築管理還很落後,不能將能源使用與樓宇內人員的實際需求很好匹配。貝拓明認為,如果將建築內部的需求與電網連線起來,就能形成更高效的能源流動。同樣,如果將智慧停車場、智慧公共交通、智慧電動汽車充電站都與智慧城市平臺相連,透過感測器進行最佳化,將能顯著提高城市交通和執行的效率。

上海市經濟和資訊化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陸森認為,人工智慧賦能智慧城市,需要開放場景與資料,要將實驗室裡的尖端科技與智慧城市的戰略緊密融合起來。

“資料是未來發展的燃料,是新興技術應用的發展和智慧城市持續發展的關鍵。”智慧迪拜前創始人總幹事艾莎·賓特·布提·賓·比什爾介紹,迪拜為政府和私營部門制定了資料共享政策,並建立了開放的資料共享平臺,要求500多個不同種類的政府資料向全球使用者開放,鼓勵政府和私營部門之間的資料交換。

而這也正是目前上海打造智慧城市的著力點之一。11日,“上海市第三批人工智慧應用場景需求”正式釋出,圍繞AI+製造、交通樞紐、商圈、文化旅遊、政務、園區、金融等7個領域,建設11個綜合性AI應用場景,從單個場景、點上示範轉向領域推廣、城市賦能,從解決行業痛點趨向實現價值落地。

陸森表示,在智慧城市1.0的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的基礎上,我們正在向泛在化、融合化和智慧化的未來智慧城市轉變,智慧服務將無縫銜接,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城市、人與自然都能更好地和諧相處,實體建築和基礎設施將和虛擬世界相結合,這將是未來智慧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11 字。

轉載請註明: 從“聰明”到“智慧” 全球智慧城市共享樣板方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