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扛五年,我們將實現5nm技術,在晶片上就不怕被卡脖子了
眾所周知,晶片自發明以來,迅速成為了全球最尖端的科技產品,同時也是越來越重要,目前所有的電子裝置都離不開晶片。
但由於我們在晶片領域起步較晚,基礎較為薄弱,更重要是的因為國外的技術、裝置封鎖,所以我們一直是晶片進口大國,連續2年進口金額超過3000億美元,高度依賴國外,自給率不足20%,因為我們自己生產不出高階晶片來。
比如2018年的中興事件,2019年的華為事件,以及今年華為晶片禁令升級事件,歸根結底,還是中國自己在晶片領域不強,所以才受制於人,被美國卡住了脖子。
當然,在被卡的同時,中國芯也在努力發展著,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估計我們只要再扛5年,就能夠實現5nm晶片生產技術了,到時候就再也不怕被卡脖子了。
目前中芯國際的技術是14nm,較最強的臺積電5nm技術落後3代。但按照媒體的預計,到2021年中芯國際會實現7nm晶片的試產,而到2022年能夠量產7nm晶片,而到2025年能夠實現5nm晶片的量產。
也就是說5年之後,中芯國際能夠追上現在的臺積電,也就是實現5nm的晶片生產了,到時候就基本不怕被卡脖子了。
當然,到2025年的時候,臺積電、三星預計能夠實現3nm晶片的生產,雖然中芯國際還落後臺積電、三星一代,但那時候,估計全球90%+的晶片不會是基於3nm的工藝來生產的。
再加上越到後面,工藝進展越慢,3nm之後,是進入2nm,還是停止了,不再繼續了誰也不知道。另外就是3nm晶片生產投資超過200億美元,這個投入產出計算下來,還值不值得繼續,也是未知數了,所以綜合起來看,到5nm之後,不被卡脖子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你覺得呢?
所以努力吧,加油再扛過5年,在晶片方面我們沒有卡脖子之憂之後,將迎來真正的中國芯大發展。
晶片 中芯國際 臺積電 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