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手機續航越來越不忍直視?背後原因恐怕與你有關
從過去怒砸萬物的功能機到現在連線萬物的智慧手機,手機效能越來越強勁,定製化程度越來越高,甚至連處理器的輸出功率都可以手動調整。除此之外,高重新整理率、5G、大畫素大底鏡頭等配置的加入讓手機更加多功能化,同時也更加好用。但是有一點似乎沒有明顯增強,沒錯,它就是續航。
對此,廠商給出瞭解決方案——超級快充,百瓦級的快充。在今年7月,OPPO、iQOO、小米、realme等品牌紛紛推出自家的百瓦快充方案,像OPPO不僅拿出了125W超級閃充技術,還推出了多款支援多項充電協議的充電裝置。
但是有的使用者並不買賬,表示:“最簡單的方式不應該是加大電池嗎?”對於這樣的評論,我作為一名非著名編輯只想說一句……其實我也是這麼想的。但是對於廠商而言,他們能說消費者錯了嗎?這反而會激起不滿。正所謂“歷史是一個圈”,福特公司創始人亨利·卡特也曾經問消費者:“你需要一個什麼樣的交通工具。”受訪者基本都回答:“一匹更快的馬。”最終,福特造了一輛車。
現在的手機電池真的不夠用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也思考許多,所以我在這裡提出一個“暴論”——不是電池不夠用,而是用在別的地方。
我能得出這個結論,與我的實際經歷有著直接的關係。在今年3月份,我有幸體驗到一部頂級安卓旗艦,120Hz高重新整理率、高通驍龍865、2K螢幕、65W快充……呵,出去跟同行說法都硬氣了許多,也更願意跟人討論有關手機的話題。
“哦,這位仁兄,你的充電功率是?”
“我這個是65W的,半小時就能充滿。”
“大兄弟!敢問你這個解析度是?”
“我這個是2K的,還有120Hz的重新整理率。”
……
此時此刻,店內店外充滿了快樂的氣息,還真是令人感嘆。但是隨著深度使用,發現續航確實不太行。我喜歡使用2K+120Hz的螢幕引數組合,但是相對的,這對於續航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尤其是高解析度帶來的功耗。8月1日,我奉命前往上海出差,在會場看看cosplay、看看錶演、看看手辦,看看小姐姐(這個沒有)……一路上走走拍拍,拍上幾張照片獨自品鑑,但是沒用個1小時,電量就剩70%,要是再拍幾個影片,電量更是不到50%。有人問:“你怎麼不充啊?”我當時身處的環境沒有可供充電的地方,說實話,我有點慌了,會場也變得更熱了。
第二天,我靈機一動,關閉了一些暫時用不到的功能,比如2K解析度、HDR影片、顯示亮度等,僅保留120Hz,理由是高重新整理率用著著實過癮。果然,功能關閉了,功耗就降低了,超長的續航又佔領高地了。
我會遇到這樣的尷尬,在一定程度上與我的使用習慣有關。一方面,我喜歡新功能帶來的爽快,另一方面,我在功能機時代能接受一週一充,現在接受功能更豐富的智慧機一天一充也不是難事
但是不可否認,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功能點的增加,手機的電池必須比以前“付出”的更多。在2020年,更高的解析度和高重新整理率、更快的網速、更強的效能以及一系列新技術為消費者帶來了實打實的優質使用者體驗,但也在壓縮著手機的續航。進一步說,為了支撐這些功能點,廠商不得不在手機有限的機身內放置更多的元器件,比如大畫素大底的攝像頭、潛望式模組、雙揚聲器等,客觀上降低放置大電池的可能。這一點在現在的旗艦手機上十分明顯,但是相對的,我也享受到這些硬體和功能帶來的好處,尤其是潛望式長焦攝像頭,真的愛了。
我們換個角度,假如我們從電池本身出發,就很容易想到一個老論調——電池技術沒有進步。嚴格來說,這種說法並不全對。就算是受手機體積限制,近幾年鋰電池在能量密度上也有所進步,這也是為何現在的超薄5G手機可以裝下至少4000mAh電池,典型的比如華為nova 7 Pro、OPPO Reno 4 Pro、榮耀30 Pro等。
如果要看到鋰電池,或者說電池技術有突破性發展,在相同的體積下,帶來更大的容量,那必須要在材料、化學、物理等基礎學科和理論上取得明顯進步和突破,由基礎學科帶動頂層應用發展,預計屆時電池可能又是另外一番模樣。同時現在大部分手機處理器晶片都採用7nm等先進製程工藝,帶來了更強的能效比,在一定程度上也延長了手機續航,
綜上所述,除非電池技術與硬體進步相適應,或是超越後者的發展速度,我們手中的智慧手機續航才會有明顯的進步,但是相對的,續航的提升為硬體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提升空間。因此,私以為,兩者的協同發展無疑是最合適的。但是從現在來看,不免有些理想化。
就現階段而言,提升充電功率或增加充電方式是目前延長續航最為直接的方式。
你開始充了嗎?我已經好了
從5W、10W、18W、22.5W到40W、65W,以及現在的125W,充電時長也從以前的2個小時到如今的最快15分鐘完成4000mAh電池充電。隨著快充技術的發展和普及,我們會對充電這件事越來越無感,正如我第一次用到那款手機。
在7月份,我又自費購入了OPPO Find X2 Pro,除了螢幕上的驚豔,這款手機的65W超快閃充可能更符合我現在的生活節奏。在正常的住所、公司、商場三點一線式生活中,這款手機4260mAh電池雖然有點小,但足夠我使用,回到家習慣性接上電源充電,半小時左右便能充滿,然後又是愉快的玩耍時間。
當然,人都有倒黴的時候。7月26日晚,我喝的有些微醺,意識多多少少有些不清醒,結果就忘了給手機充電,早上時間又緊,怎麼辦?有一說一,這時候大功率充電的好處就凸現出來,4260mAh電池+65W超級閃充,15分鐘足以充到一半左右的電量,足夠路上通勤使用,至於路上電量會怎麼消耗就取決你的用法了。
正如旗艦手機拍照一樣,快充帶來的好處是完全可以看得到的,用現在的話說叫“感知很強”,而且一般來說“電池用完再徹底充電”這種情況更多是出現在極端情境下,因為按照現在的使用習慣來說,20%的電量幾乎已經是“人類承受的極限”了,怎麼能允許自己的手機沒電?畢竟現在社交、支付、遊戲、通訊等,手機都佔著相當核心的位置。
假設按照從0%開始充到100%的前提開始充電,40分鐘左右便能充滿OPPO Find X2 Pro,如果在125W的前提下,5分鐘便能一塊4000mAh的電池從0%充到41%。你想想,5分鐘能做什麼?泡一杯咖啡?接一個電話?上班摸一次魚?而且對於早上這種時間很緊的場景來說,有時候需要不完全是充滿,更多的是最多能充多少?
“我不能邊充邊做嗎?”
“連著根線多麻煩1
但是有一點,當我們體驗到從2小時充滿到40分鐘左右搞定,再到約15分鐘充滿一次電,那麼在未來縮短到10分鐘、5分鐘,甚至更短,那麼那個時候超級快充還能不能給我們帶來今天這麼大的驚喜呢?
說回本源,快充很香,但本身續航不能差
在今年7月,我看到了快充技術的應用,商用也只是時間問題,而且現在市面上已經出現了使用百瓦快充的手機了。
但是當我們在欣喜於有更強的快充技術應用在手機上時,我們也要注意手機本身的續航,正如我在會場遇到的情況下一樣,面對無法充電的場景,更多的是依靠本身的續航能力,要麼就增加負重,帶上充電寶或是充電背夾之類的產品。
所以,當你計劃購買一部新機,續航能力一定要考慮進去,哪怕你天天在一個可充電的地方,電池容量有時候不能完全代表手機續航,但是有個大電池,續航終歸是不會太差。至於快充,現在快充帶來的改變是非常明顯的,這一點在旗艦機和中高階手機尤為明顯,15分鐘左右就能充滿一部4000mAh左右的手機,這不香嗎?
寫在最後
從一個大視角來看,電的面世大大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發展,促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完成,而如今電已經融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小巧的Type-C介面。這一切都在你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而新充電技術的面世將加深這種改變,並在下一次技術革命中發光。
對,發光就夠了,因為發熱控制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