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正驚遊戲,我是正驚小弟。
國產武俠遊戲,一直廣受國產玩家的喜愛。小弟可以負責地說,只要是一款玩法不怎麼枯燥,劇情還能接受的國產武俠遊戲,哪怕遊戲內容多多少少有些BUG與瑕疵,大部分國產玩家也都能打出五星好評。
在這種大環境下,自然也會出現一些渾水摸魚,利用玩家對國產武俠的好感,本身玩法卻有硬傷的遊戲作品。
在6月3日Steam與Wegame雙平臺發售的《亦春秋》,便是這樣一款情懷有餘、玩法硬傷不斷的作品。
玩法枯燥!全方面落後時代的國產武俠
從小弟試玩的結果來看,《亦春秋》算是一款中規中矩的動作解密遊戲,講述了架空歷史下兩國爭霸,以及主角一路斬妖除魔,為國報仇的故事。
從它釋出的預告片來看,這款遊戲頗有點國產《只狼》、《仁王》的意味在內,具備彈反、閃避、切武器特殊攻擊等多種攻擊模式。
最令人心動的還是,它標價50元的價格與高達21G的遊戲容量,給人一種50元暢玩大作的第一印象。
目前《亦春秋》在Steam平臺上的好評率為72%,Wegame平臺上的好評率為84.8%,但由於玩家評論數量過低,加上有大部分是透過免費渠道提前獲取遊戲的清一色好評(該遊戲在Wegame平臺發售前三天好評率為99%)。
看起來,它的遊戲質量與玩家口碑,確實還算湊合?
但如果我們能仔細翻下,Steam與Wegame平臺上的玩家差評。
那麼,有意思的東西就出現了!
樸實無華的枯燥無味,這是所有體驗過《亦春秋》遊戲,並給出差評玩家的共同感受。
畫面與建模,落後同時代國產武俠網遊這一點,咱們暫且不論。畢竟,好的武俠遊戲也並不一定得靠顏值取勝。
但作為一款合格的動作遊戲,首先肯定得保證戰鬥手感不僵硬吧。
可結果《亦春秋》倒好,就連人物的戰鬥招式與受擊僵直,這些動作遊戲的基本要素,都沒有處理好。
在《亦春秋》中存在著雙刀、大劍、長弓、長槍四種武器,不過大部分玩家都表示,這四種武器的操作手感幾乎一致,並且怪物與角色,在被不同招式擊打後的僵直幅度也近乎一致。
就憑這塑膠打擊感,能被九年前的《黑暗之魂》初代作品,甩掉一條街都不止。
接著,就是這款遊戲製作人引以為豪的解密元素了。
對標起《古墓麗影》這類動作解密大作,小弟可以發自內心地表示,《亦春秋》遊戲中的解密難度與強度,不知道要比這些3A大作“高”上幾層樓。
人家《古墓麗影》是控制勞拉在古墓中飛簷走壁,將動作要素跟解密要素有機結合,考驗玩家的操作靈性。
可《亦春秋》中的解密玩法,卻變成了“為了解密而解密”。不僅沒有絲毫動作元素(人物在部分解密場景中甚至會僵直不動),而且需要玩家極為繁瑣且細膩的操作,才能成功前往下一關。
從這位玩家有關“湖底試煉”的評測吐槽來看,小弟能夠從字裡行間,看出他內心對這遊戲的解密環節近乎絕望的煩躁心情。
Emmm,小弟希望他家的鍵盤、滑鼠、顯示器都沒事。
與玩家鬥智鬥勇?設計師的滿滿惡趣味!
此外,遊戲中大量繁瑣的設定,激起了玩家們成噸的吐槽慾望……
為什麼打怪掉落的一堆東西,還得玩家一個個手動去撿?
為什麼一路上設定那麼多斷橋,打個BOSS光是在橋邊都能死上幾回?
為什麼做個任務都能迷路,還得頻繁地翻看地圖,不然連方向都分不清?
我堂堂上天入地斬妖除魔的江湖大俠,居然會害怕這淺淺的池塘?
這遇水即死的遊戲設定,究竟是設計師有意為之的惡趣味,還是製作組偷工減料未設計人物入水建模的結果。
小弟不得而知,反正極大地破壞了玩家們的遊戲初體驗(新手村前一堆斷橋與池塘)。
最讓小弟目瞪口呆的一點,還在於《亦春秋》的新手引導,居然還會落後於怪物機制!
在玩家完成新手村任務的時候,會遭遇到一個黑毛大猩猩,姑且算是一個副本小頭目的角色。其在釋放衝鋒技能前,螢幕會跳出一個黃圈的提示,明顯就是在提示需要玩家打斷它的蓄力衝鋒。
可這時候,初入江湖的玩家小白所知道的打斷技能,僅有右擊與按C武器,均對於這個黃圈無效。
所以,大部分玩家都會在小頭目面前,交出自己寶貴的一血。
但就在我們透過磨血的方式,處理掉這個自帶黃圈卻無法打斷的黑毛大猩猩後。
系統的提示,在我們第二次遇到這個黑毛大猩猩時才姍姍來遲,提示我們建議用Q技能的夥伴組合技打斷黃圈的蓄力技能。
WTF???
類似這種新手攻略能比怪物機制落後的設計師惡趣味,在《亦春秋》貼吧中到處都是。
看來不是小弟玩遊戲沒靈性,而是這款遊戲的製作人思想出了大問題。
更可怕的是,某些體驗到後期副本的玩家,居然能在被虐中坦然接受設計師的惡趣味。
明明是魍魎海域副本怪物設定得過於密集,故意噁心玩家通關進度的行為。
居然讓部分玩家平平無奇地說出,“這遊戲需要嗑藥的,建議自備100個藥再上海域”,如此奇葩的言論。
在這款動作遊戲後期關卡中,玩家居然要靠磕100個藥來過關,甚至被預設成為了後期通關的高階攻略。
不愧是你《亦春秋》,重新定義動作遊戲嗑藥大怪新模式,次時代國產武俠遊戲,NB!
小弟有話說:雖然《亦春秋》現在僅需50元即可入手,但就小弟實際體驗來看,依然不推薦各位小夥伴購買體驗。另外再說一個有關它奇葩製作人宗晨的冷知識,人家在2016年曾以漂流工作室的名義,在Steam上發售過BUG眾多的《洛川群俠傳》。
結果這位遊戲製作人就在一片玩家的罵聲中,選擇中止修復遊戲BUG,直接溜之大吉。今年4月份的時候,Steam商店頁面最後下架了《洛川群俠傳》。而如今,他改名換面以丹橘遊戲工作室的名義,發售了這款國產武俠《亦春秋》。
這背後的曲折故事,咱也不敢問,咱也不敢說。
一個正驚問題:你會無腦支援國產武俠遊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