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時間|對話手護貝貝創始人何志新:於小兒推拿領域十四年磨一劍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和對自身健康的越發重視,“養生”“保健”成為了大部分人的日常“關鍵詞”。“早睡早起不熬夜”“每天紅棗泡枸杞”“少油少辣多吃素”等口號成了大家不分性別、無關年齡、普遍適用的座右銘。這其中,受獨生子女政策等影響,幼兒和兒童的健康成長尤其引人關注。

在開始創業之前,何志新也是一位普通的寶媽,和所有母親一樣,希望孩子少生病少打針少吃藥。何志新所生活的北京城,是超大型城市,人口眾多,醫療資源供不應求,兒童醫院、兒研所等醫療機構人滿為患,如果孩子小病小恙就送到醫院治療,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就會很大。作為一位母親,何志新每天思考的內容很簡單,一是如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做到不生病少生病,二是在孩子生病後怎麼才能不把醫院當成唯一的必選項?

一次工作上的經歷讓何志新有了答案。當時何志新已在媒體專業上工作十餘年,服務了包括聯想在內的很多大企業,也服務過一些醫療健康品牌,在一次工作上,她接觸到了當時市場上鮮有人知道的小兒推拿。基於對中醫的瞭解和信任,她的孩子在使用過小兒推拿之後,健康狀態明顯比之前好很多。

“小兒推拿的第一個功效是,孩子身上剛出現的一些小毛病,透過中醫推拿的方式可以治癒,而且小孩子本身對打針吃藥有天生的恐懼,如果不吃藥不打針也能看好病,對於孩子和家長來說,都是好事。另外一個功效是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降低生病的可能性,起到預防的作用,這兩條都在我自己孩子身上得到了驗證。”何志新告訴主編時間

小兒推拿屬於中醫的範疇,一直是中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中醫藥作為中華文明的傑出代表,在中國幾千年的生產生活和實踐中總結而來,並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近年來,隨著我國中醫藥事業迎來快速發展,小兒推拿作為一種綠色、安全的自然療法,受到了越來越多家長的青睞。

2013年,小兒推拿被正式列入了“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這是中醫藥專案第一次進入“公共衛生”專案。此外,國家相關部門建議開設《小兒推拿學》。小兒推拿技術應用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列為重點專科建設專案,並組織專家對其進行了專門整理,在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中,明確將小兒推拿調養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覆蓋率已達30%以上。

嚐到小兒推拿的甜頭之後,基於對中醫、對小兒推拿未來良好的發展前景,何志新決定創業,她的目標很明確,希望更多人尤其是更多寶媽瞭解小兒推拿、使用小兒推拿。帶著這個使命,她創辦了手護貝貝,而且一干就是十四年。

這十四年裡,手護貝貝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帶著明確的目標,何志新創業後一直思考如何才能讓更多人知道、運用小兒推拿,她先是創辦了國內最早的小兒推拿垂直交流網站,後來又聯合一些中醫名師、大學裡推拿專業的教授製作相關學習影片,來幫助家長們更好的學習小兒推拿的知識和方法,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再後來,根據使用者的需要,何志新帶著團隊開始對寶媽們進行線下培訓。

在中醫基本理論中,針對病因,小兒推拿透過手法施術,加強氣血迴圈,恢復臟腑功能,從根本上提高了患兒的免疫功能和身體素質,很好地契合了當下醫學界推崇的“無創傷醫學”和“自然療法”的要求。

小兒推拿看上去簡單易學,透過系統的培訓,就能基本上掌握手法,獨立操作,對於基層工作者和家長群體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作為一個行業的墾荒者,何志新就是想透過的努力,推廣小兒推拿的普及。但這其中始終有一個問題未能解決——很多寶媽時間有限,而且掌握專業技能的能力受限,比起自己來學習小兒推拿的手法和知識,她們更希望有專業技師直接來服務自己的孩子。

被使用者的需求推動著,何志新開始嘗試做職業小兒推拿技師培訓。“那時候根本沒有專業的小兒推拿師,很多醫生也不會做,需要從0開始制定標準,確定培訓內容,我們在這條路上一直摸索”,何志新說。

作為行業奠基人,何志新也見證了整個行業從無到有的過程,她總結說,一個行業的發展離不開三個方面,首先是客戶有需求,其次要有行業從業者,再次要有專業的服務機構。

市場需求是不斷增長的,作為一種自然療法,小兒推拿不需要任何器械、藥品和醫療裝置,避免了使用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依靠醫生雙手在小兒體表部位施行手法,就可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這些健康的理念,都得到了媽媽們尤其是85後90後媽媽們的認可。

2015年前後,在手護貝貝這樣專業服務機構的推動下,整個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儘管行業出現了不規範、不標準等問題,但制約行業更快發展的大問題確是成熟技師培訓週期長,無法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需要。

在採訪過程中,我們瞭解到,小兒推拿的服務分為兩個部分,先是上手之前的辯症觀察,即是中醫領域的望聞問切,先確認被服務者當前的健康狀態和症狀,判斷準確之後才能開始第二部分的上手推拿。這其中,第一部分的觀察是最重要的,如果不能觀察準確,就無法做到“對症下藥”。

何志新說,“推拿師上手之前,必須根據經驗做辯症分析,比如需要了解孩子的身體是寒還是熱,是虛還是實,想要做出準確的判斷,這些都需要有紮實的基礎理論,如果不是科班出身,學習這些知識就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平均來說需要兩年,加上很多從事技師工作的人本身基礎差、學習能力偏弱,那就需要更長時間”

這讓專業機構壓力很大。一方面是因為培養一名技師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和精力、金錢,另一方面,技師在短暫工作後離開機構自己開店,也會直接造成前期的培養成本歸零。

這又讓何志新陷入了思考,如果不能解決這一問題,就不能培養出更多技師,就不能推動行業發展,就不能讓小兒推拿為更多人孩子服務。她思考的問題是,如何才能跳出這一培訓怪圈,讓人人都能快速開始推拿工作嗎?

人工智慧、大資料技術的發展,為何志新帶來了新的解決方案。小兒推拿的臨床過程,都記錄在服務者的腦子裡,日積月累就形成了一些的臨床服務經驗。但這些經驗完全可以用大資料刻劃出來,建立模型,形成人工智慧系統的基礎。 透過對資料採集、處理、分析,從各行各業的海量資料中,獲得有價值的洞察,總結出普遍性的規律和特徵。這種基於技術的網際網路醫療與傳統醫療緊密結合,也是是對傳統中醫藥事業的創新。

何志新又一次帶領團隊全新出發,這次她帶領的不再是培訓師,而是程式設計師。

基於中醫兒科診療、小兒推拿技術、大資料分析技術的綜合多維度應用,與中醫大資料研究專家深度合作,依託人工智慧演算法和海量資料庫,精算出超億級的有效症狀組合及方案。經過多年的研發和攻關,手護貝貝成功開發出了一套智慧診斷系統,可以為兒童家長、技師、門店提供一套小兒推拿的整體解決方案。這套系統可以幫助技師實現自動辨症、明確症候,因此,技師不再需要經過漫長的學習理論基礎,只需要培訓上手部分即可。

“有了智慧診斷系統,我們培養一個技師的時間從兩年縮短到一兩個月,我們覺得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科技會極大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這套系統可以幫助我們的從業者快速的學會小兒推拿的知識,從而能夠快速服務客戶”。

“只要能夠辯症,剩下的就是手法,手法就是要找準穴位,把控好按揉力度,這塊兒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告訴技師穴位在哪,就是一些動作重複去做,經過一個月的練習就完全熟練了,這樣就把從業者的要求降低了,不需要他們有那麼高的學習能力,降低了我們的培訓成本,也提高了服務效率。”何志新說。

解決了行業痛點之後,何志新又有了新的思考方向。既然降低了技師門檻,那麼能否讓更多兒童成長產業的從業者都參與到兒童健康事業上來呢?

何志新的設想是,只要合作伙伴有母嬰相關資源,就可以定製出一套解決小兒推拿健康解決方案,這和合作夥伴本身的產品和服務並不衝突,相當於幫助合作伙伴開發出一套新業務,獲得一項額外收入。

智慧系統可以做到精準診斷、智慧出方,電子檔案實時記錄調理資料,也能夠實現手機預約、反饋、推送調護建議,並且依據寶寶健康狀況智慧匹配推薦健康產品。“用科學方法,幫門店賺錢”,在團隊的精心設計和運作下,一大批託兒所育兒館、嬰幼兒游泳館、母嬰生活館、中醫調理中心紛紛加入手護貝貝健康版圖。

當然,手護貝貝還能夠為合作伙伴導流,增加其原有業務的曝光度,提高潛在客戶到店機會。手護貝貝可以提供從專案運營到客戶累積、從效率提升到商業變現的一站式閉環解決方案。

筆者認為,隨著政策的支援、社會環境的傾向以及自身優勢的凸顯,小兒推拿受到了家長和社會越來越多的重視。小兒推拿的優勢在於它是一種非常好的替代療法,綠色且安全,只要在規範的操作下,不僅可以透過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還可以對很多疾病起到加速治癒的作用,中西醫結合,雙管齊下,保證患者得到更加規範、有效的治療。

在小兒推拿領域專注十四年的手護貝貝,藉助大資料、人工智慧的東風不斷清除制約行業發展的不利因素,也為自己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以小兒推拿為切入口,謀求在兒童產業更大的發展,這是何志新的目標,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這個目標並不遙遠,手護貝貝未來可期。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561 字。

轉載請註明: 主編時間|對話手護貝貝創始人何志新:於小兒推拿領域十四年磨一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