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訊息,日經亞洲評論報道,訊息人士透露,華為已經儲備了長達兩年的美國關鍵晶片,以保護其業務不受美國政府的打擊。
訊息人士稱,華為儲備的重點是英特爾生產的伺服器晶片和賽靈思的伺服器以及可程式設計控制器晶片,這些是華為基站業務和新興雲業務最重要的元件,其庫存足以維持一年半至兩年。
訊息人士指出,在美國5月15日新一輪制裁之後,華為沒有可立即獲得的長期替代產品,實際上美國政府已經阻止了華為晶片的生產。此外,分析師表示,長久依賴庫存消耗最終會消磨華為的競爭力。
在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後不久,華為在2018年底開始購買晶片,訊息人士透露。
華為上週披露該公司在2019年斥資人民幣1674億元儲備晶片、零部件和材料,較上年增長73%。儘管華為尚未透露其購買晶片的目的,但訊息人士表示,華為尤其渴望從賽靈思那裡積累庫存。賽靈思的可程式設計晶片無出其右,對華為的基站和電信裝置至關重要。
華為供應商高管及訊息人士告訴日經,賽靈思的可程式設計晶片目前很難被取代,甚至連華為旗下的海思都無法做到與之相匹敵。
賽靈思公司表示,由於公司晶片廣泛應用於太空和國防科技領域,具有很強的國家安全影響。讓賽靈思的生產迴歸美國本土,是特朗普政府迫使臺積電在美設立工廠的關鍵原因之一。
另外,華為還努力從英特爾和AMD購買高階伺服器晶片。這兩家美國廠商控制著全球近98%的伺服器CPU市場。與普通電腦的CPU相比,伺服器CPU更為複雜,計算能力也更強,因而對於華為不斷增長的雲業務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華為自去年5月以來一直無法在沒有得到特別批准的情況下直接從美國公司購買晶片。然而,知情人士稱,華為能夠繼續透過其他可用渠道增加美國晶片庫存,比如當地晶片分銷商和交易商,甚至要求自己的供應商為其購買晶片。他們表示,華為雖然只能獲得現貨,無法定製或受到技術支援,但也一直願意為這些晶片支付遠高於正常水平的價格。
訊息人士還透露,自去年以來,華為一直在增加來自三星、SK海力士、美光和鎧俠(東芝儲存)的DRAM和NAND庫存。韓國經濟日報週一報道稱,華為尋求三星和SK海力士保證其儲存晶片穩定的供應。
其中一位訊息人士表示,這是在為戰時儲備物資,華為的思路是如果每月的實際需求只有100套,它就會訂購150套,多餘的轉為庫存。相較於處理器晶片經常迭代升級,儲存晶片容易建立庫存。
賽靈思、英特爾和AMD均強調遵守美國法律法規,鎧俠只是表示公司經營行為符合其經營所在國的規章制度。
擁有足夠的晶片庫存對於華為按時推出產品至關重要。此外,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目前不具備製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儲存晶片的能力,這一事實促使華為為美國政府可能再次擴大限制範圍做好準備。
分析師表示,儘管華為採取了儲備措施,但在新的出口管制限制下,該公司的市場地位和產品競爭力仍可能顯著削弱。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研究主管Paul Triolo表示,美國的行動可能會集中在華為的基礎設施業務、旗下企業、雲服務以及人工智慧業務上。這些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需要有能力快速迭代設計,並整合來自各種來源的最新和最好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