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被頂刊拒絕後,他們的研究最終得了諾貝爾獎

曾有許多眾所周知的重要科學研究成果都被主要期刊和雜誌拒絕過,但它們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並被後人證明對科學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本文統計了這些曾悲慘被拒的論文合輯,一共有 15 篇被拒的論文以及被拒絕的理由,其中大多數被拒絕的論文後來都獲得了諾貝爾獎!

目錄如下:

玻色—愛因斯坦統計和凝聚 : Bose, S 的普朗克定律和光量子假設

弱相互作用:Enrico Fermi 的關於β輻射理論的嘗試

克雷布斯迴圈:Hans Krebs 的檸檬酸在動物組織中間代謝中的作用

鐳射:Theodore Maiman 的紅寶石中的受鐳射輻射

希格斯模型 : Peter Higgs 的無質量玻色子的自發對稱破缺

傅立葉變換核磁共振:Richard Ernst 的傅立葉變換光譜在磁共振中的應用

內共生理論:Lynn Sagan 的關於有絲分裂細胞的起源

磁共振成像:Paul C. Lauterbur 的透過誘導區域性相互作用形成影象:使用核磁共振的示例

細胞分裂週期:Hartwell LH 的酵母細胞分裂週期的遺傳控制

缺失資料 : Rubin DB 的推斷和缺失資料

標準經濟理論描述:Richard Thaler 的建立積極的消費者選擇理論

準晶體:Dan Shechtman 的一種長程有序且不具備平移對稱性的金屬相

定點誘變:Smith, M 的 DNA 序列中特定位置的誘變

質譜解釋:John R. Yates 的將多肽串聯質譜資料與蛋白質資料庫中的氨基酸序列相關聯的方法

聚類分析與展示:D.Botstein 的全基因組表達圖譜的聚類分析和展示

一起看看!

1. 玻色—愛因斯坦統計和凝聚,1924

期刊:《物理化學雜誌 - 國際物理化學研究期刊》

摘要:玻色的論文,在這裡被翻譯成葡萄牙語,用愛因斯坦的話說是 “到目前為止,這是一個重要的進步”。

關注光的量子理論的發展。雖然沒有明確宣告,但玻色認為,光量子是難以辨別的。

此外,他承認當時物理學界沒有廣泛接受的假設,即光子攜帶動量。他的論文啟發了愛因斯坦在接下來的他的氣體量子理論思路。

準確來說,整數自旋粒子的量子統計,與正文的玻色 - 愛因斯坦統計學是已知的。

1923 年末,玻色向《哲學》提交了這篇論文。六個月後,期刊編輯告訴他,很遺憾評審給他的論文的反饋是負面的。

但他沒有因此受到打擊,將被拒絕的手稿寄給了愛因斯坦,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愛因斯坦對這篇很感興趣,並親自將這篇手稿翻譯後發表在 Z. Physik 期刊上,寫道:“在我看來,這是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

該篇論文主要是在普朗克的研究基礎上,玻色引入了一個全新的統計方法,將兩個硬幣向上拋起,會得到正反、反正、反反、正正,也就是說兩個硬幣同時朝上的面相同的機率為 1/4。

然而玻色提出全同的光子是沒有正反和反正的區別,所以只會有三種狀態:正反、反反、正正。而該機率則下降成 1/3。

參考連結:https://tu-dresden.de/mn/physik/itp/tqo/ressourcen/dateien/lehre_dir/vorlesungen_dir/ws_2012_2013/folder-2012-12-21-5820555304/bose_1924.pdf?lang=de

2. 弱相互作用,1933

期刊:《物理化學雜誌 - 國際物理化學研究期刊》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種β衰變的定量理論,其中假設了中微子的存在,並用類似於輻射理論中從激發原子發射量子光的方法,來處理β衰變時原子核的電子和中微子的發射,推導了連續β輻射譜的壽命和形狀公式,並與以往經驗進行了比較。

費米相互作用的 “ Tentativo di una teoria dei raggiß” 提出了一種關於 ß 射線發射的理論。

該理論基於保利首先提出的關於中微子存在的假設,費米因其在中子產生的人工放射性以及慢中子引起的核反應方面的研究工作而獲得 1938 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羅馬的職業生涯的早期,他致力於解決電動力學問題以及對各種光譜現象的理論研究。

但是,當他將注意力從外部電子轉移到原子核本身時,一個資本性轉折點出現了。1934 年,他發展了 ß 衰變理論,並結合了 Pauli 的中微子思想與輻射理論相結合。

居里和喬利奧特於 1934 年發現了人工放射性之後,他證明了核轉化幾乎發生在受到中子轟擊的每個元素中。這項工作導致在同一年發現了慢中子,從而導致了核裂變的發現以及元素週期表以外元素的產生。

1938 年,費米無疑是最出色的中子專家,他到達美國後繼續從事這一主題的研究,不久他被任命為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物理學教授。

參考連結:https://en.wikipedia.org/wiki/Fermi&History;_of_initial_rejection_and_later_publication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1938/fermi/biographical/

3. 克雷布斯迴圈,1937

期刊:《酶學》

摘要:在本文發表的前十年間碳水化合物的厭氧發酵分析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當時人們對碳水化合物的氧化分解的中間階段仍知之甚少。

本文報道了一些實驗,為碳水化合物氧化的中間階段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結合前人已完成的工作,新實驗使我們能夠概述動物組織中糖氧化的主要步驟。

Hans Krebs 稱,他的論文在五天後就被《自然》退稿了,還附了一封當時很正式的拒絕信。

這是他發表了五十多篇論文之後,職業生涯中第一次被拒。在《酶學》發表克雷布斯論文的前一年,《自然》發表了對《酶學》的歡迎語,稱《酶學》正是其當下非常關注的!

在 1918 年至 1923 年之間,他在哥廷根大學,弗賴堡 - 佈雷斯高大學和柏林大學學習醫學。在柏林大學第三醫學診所工作一年後,他於 1925 年在漢堡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然後在柏林學習了一年的化學。

1933 年 6 月應弗雷德裡克 · 高蘭 · 霍普金斯爵士的邀請,他去了劍橋生物化學學院,直到 1934 年,他被任命為劍橋大學生物化學助理研究員。

1938 年,他被任命為謝菲爾德大學生物化學系的講師。1954 年,他被任命為牛津大學惠特利生物化學教授,醫學研究理事會細胞代謝研究部門被轉移到牛津。

克雷布斯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中間代謝的各個方面。他研究的主題包括哺乳動物肝臟中尿素的合成,鳥類中尿酸和嘌呤鹼的合成,食品氧化的中間階段,電解質的主動轉運機制以及細胞呼吸之間的關係。並生成多磷酸腺苷。

在他的許多出版物中,有一篇關於生命物質能量轉換的傑出研究報告,於 1957 年與 HL Kornberg 合作出版,探討了複雜的化學過程,這些過程透過所謂的 Krebs 途徑為生物提供高能磷酸鹽。檸檬酸迴圈。

參考連結: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1953/krebs/biographical/

4. 鐳射,1960

期刊:《自然》

摘要:Schawlow 和 Townes 提出了一種使用鹼蒸汽作為活性介質在光譜的紅外光學區域中產生非常單色輻射的技術。Javan 和 Sanders 討論了涉及電子激發的氣態系統的提議。

本文提出,已在實驗室中成功將光泵浦技術應用於熒光固體,導致達到負溫度並激發波長為 6943Å. 的光發射 ; 其中使用的活性物質是紅寶石。

Charles H. Townes 說,Theodore Maiman 當時迅速地向《物理評論快報》提交了有關該研究工作的簡短報告,但被編輯拒絕了。

Theodore Maiman 是一位美國工程師和物理學家,他是鐳射的發明者。Maiman 的鐳射導致了隨後許多其它型別鐳射的發展。鐳射器於 1960 年 5 月 16 日成功發射。

在 1960 年 7 月 7 日於曼哈頓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Maiman 和他的僱主休斯飛機公司向全世界宣佈了該鐳射器。

Maiman 因其發明獲得專利,他的工作獲得了許多獎項和榮譽。在他的《鐳射歷程》一書中描述了他在開發第一臺鐳射和隨後相關事件方面的經驗。

Maiman 出生於洛杉磯,是電氣工程師和發明家 Abraham“ Abe” Maiman 以及 Rose Abramson 所生。

在年輕的時候他的家人搬到了丹佛,科羅拉多州,在那裡他幫助他的父親搭建家用電子實驗室。在十幾歲時就透過修復電器賺錢,17 歲高中輟學成為全國聯盟廣播公司一名初級工程師。

二戰時期在美國海軍服役一年後,之後他獲得了從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工程物理學士學位並在 1951 年獲得了斯坦福大學的電子工程碩士和博士學位。在 1955 年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

在物理學家 Willis Lamb 的指導下,他的實驗物理學博士論文涉及了激發氦原子中精細結構分裂的微波光學測量。

他還為 Lamb 的實驗設計了實驗室儀器。Maiman 和 Lamb 在《物理評論快報》上共同發表了兩篇文章,第二篇是基於他自己的論文研究。他的論文實驗對他研製鐳射很有幫助。

參考連結: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odore_Maimanhttp://www.laserinventor.com/

5. 希格斯模型,1966

期刊:《物理評論快報》

摘要:我們研究了兩個標量場的簡單相對論理論。當該系統在 U不變的拉格朗日方程中耦合到其它系統時,其它系統顯示出誘導對稱性破缺,與部分守恆的電流相關,該電流透過大規模向量玻色子與其自身相互作用。

Peter Higgs 說,Higgs 撰寫了第二篇簡短的論文,並將其提交給《物理評論快報》,但由於它不保證迅速發表而被拒絕。

Peter Higgs 於 1929 年出生於英國泰恩河畔紐卡斯爾港,由於患有哮喘,Peter 在布里斯托爾的家中接受了部分早期教育,然後在 17 歲時前往倫敦學習數學和物理。他於 1954 年從國王學院畢業。隨後,他移居了愛丁堡大學,除 1950 年代後期在倫敦呆了幾年外,他一直留在該大學。

他的研究工作是,根據現代物理學,物質是由粒子組成。這些粒子之間存在由另一組粒子介導的力。大多數粒子的基本屬性是都有質量。

彼德 · 希格斯以及弗朗索瓦 · 恩格爾特和羅伯特 · 布勞特的團隊在 1964 年相互獨立提出了一種關於粒子存在的理論,解釋了為什麼其他粒子具有質量。2012 年,在 CERN 實驗室進行的兩次實驗證實了希格斯粒子的存在。

2013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理由:“從理論上發現有助於我們理解亞原子粒子起源的機制,最近透過 CERN 大型強子對撞機的 ATLAS 和 CMS 實驗發現了預測的基本粒子,證實了該現象。”

參考連結:http://pdfs.semanticscholar.org/43b4/f435d16afe7ae6cd632ef065c26a370b8749.pdf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2013/higgs/facts/

6. 傅立葉變換核磁共振,1966

期刊:《科學儀器評論》

摘要:本文探索了一種新的傅立葉變換技術在磁共振波譜學中的應用,該技術記錄光譜比常規頻譜掃描方法快得多,固有靈敏度也更高。

理論和實驗都表明,該技術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將高解析度質子磁共振波譜的靈敏度提高到十倍甚至更多, 達到相同靈敏度所需的時間也比傳統方法要短 100 倍。該方法特別有利於研究結構複雜的高解析度光譜。

Richard Ernst 稱他們的論文被《化學物理學雜誌》拒絕了兩次,最終被接受並發表在《科學儀器評論》上。

1991 年 Richard Ernst 在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並表示,13 歲那年,由於在閣樓上發現了一個裝滿化學藥品的案子,以及冶金工程師叔叔,對化學和攝影感興趣,這兩件事啟發了他的化學夢,在此之前,他一直想成為一名拉大提琴的作曲家。

他沉迷於嘗試將化學藥品進行所有可能的反應,有的導致爆炸,有的導致房屋空氣變成有毒,但是他在胡亂嘗試中倖存下來,便開始閱讀所有可以接觸到的化學書籍,首先是家庭圖書館中的 19 世紀書籍和比較龐大的城市圖書館,他想了解化學實驗和自然過程背後的秘密。

高中畢業後,他懷著很高的期望和熱情開始在蘇黎世著名的瑞士聯邦技術學院學習化學。直到他獲得了合格化學工程師證書,並在服完兵役之後,師從 Günthard 教授與科學家 Hans Primas,日常工作是信噪比的計算和最佳化,由於 NMR 儀器的低靈敏度限制了其應用場景,開始關注隨機共振。但由於各種原因只是完成了論文,卻沒有機會進行試驗。

直到他來到帕洛阿爾託並認識了 Weston Anderson,發現 Weston 正在研究如何運用傅立葉變換光譜,並透過並行資料採集提高 NMR 的靈敏度,該思路最後演變成今日的傅立葉變換 NMR,由於之前發表論文成果較少,所以被《化學物理學雜誌》兩次拒稿,轉投《科學儀器評論》才成功發表。

參考連結: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chemistry/1991/ernst/biographical/https://www.onacademic.com/detail/journal_1000035876045510_8b07.html

7. 共生體學說,1967

期刊:《理論生物學雜誌》

摘要:本文研究了真核細胞的起源;提出了一種合理的方案,用於解釋原始變形蟲鞭毛蟲中經典有絲分裂的起源:在有絲分裂的演化過程中,其中一些原生動物共生地獲得了來源於原核生物的光合質體,從而形成了真核藻類和綠色植物。

假設三種基本細胞器線粒體、光合質體和鞭毛 基體本身曾經是自由生活的原核細胞。

描述了光合作用在早期大氣厭氧條件下的演化,形成厭氧細菌、光合細菌和最終的藍藻 。

原核生物需氧代謝的後續進化形成需氧細菌 ,推測發生在過渡到氧化氣氛。

經典的有絲分裂在原生動物型別的細胞中進化了數百萬年之後的光合作用,並提出了原始變形蟲經典有絲分裂起源的一個合理方案。在有絲分裂的進化過程中,一些原生動物共生獲得光合質體,形成真核藻類和綠色植物。

本文提出了該理論的細胞學、生物化學和古生物學證據,並提出了進一步實驗驗證的建議。討論了這一方案對低等生物系統學的意義。

“內共生理論”

Lynn Margulis 稱:“1966 年,我寫了一篇關於共生的論文,名為‘真核細胞的起源’,其中涉及除細菌以外的所有細胞的起源。

歷史學家揚 · 薩普說過:“林恩 · 瑪格麗絲的名字與共生同義,就像查爾斯 · 達爾文的進化論一樣。

”Lynn 一直被宣稱是新達爾文的進化論最強烈的批判者,由於所研究的成果是細菌共生合併理論,打破了當時人們對有核細菌的進化理論看法,直到被人發現其遺傳證據才被證實。2002 年,《發現》雜誌將瑪格麗絲評為科學界 50 位最重要的女性之一。

參考連結:https://en.wikipedia.org/wiki/Lynn_Margulis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0022519367900793?via=ihub

8. 磁共振成像,1973

期刊:《自然》

摘要:物件的影象可以定義為其一個或多個屬性的空間分佈的圖形表示。影象形成通常要求物體與物體或輻射場相互作用,其波長與要區分的最小特徵表示相當或更小,從而可以限制相互作用的區域並生成分辨影象。

Paul Lauterbur 自我調侃道,你可以用《科學》或《自然》雜誌拒絕發表的論文來撰寫過去 50 年的整個科學史。

Paul 在 1929 年的俄亥俄州的錫德尼出生,在錫德尼高中時就以生物、物理和化學三門成績好而出名,還在家裡的地下室裡建了屬於自己的實驗室。

1950 年參軍時,上司讓他負責早期的核磁共振儀器,當他離開部隊時,就已經發表了 4 篇論文了。

之後拿到化學學士學位後,去道康寧公司的梅隆實驗室工作,一邊在梅隆實驗室工作的時候,一邊在匹茲堡大學攻讀化學碩士學位。

直到 1962 年拿到博士學位,拿到博士學位後去石溪大學做副教授,並在斯坦福大學做訪學,正是在匹茲堡大學和石溪大學的研究經歷,才使磁共振成像的發展成為可能,他與彼得 · 曼斯菲爾德共同獲得了 2003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參考連結:http://The_development_of_the_MRI

9. 細胞分裂週期,1974

期刊:《科學》

摘要:研究人員使用延時顯微鏡檢測對溫度敏感的酵母突變體,這些突變體在細胞分裂週期的特定階段所需的基因功能中存在缺陷。

這項技術提供了兩種有關突變體的資訊:正常執行缺陷基因功能的時間和不執行功能時細胞收集的階段。

本文描述了控制細胞分裂週期的三個基因中攜帶損傷的突變體。三個基因都大約在芽萌發時的細胞週期早期開始執行,但是它們的終止點不同。

John Pringle 稱,Hartwell 等人於 1974 年撰寫的論文還未經審查就被《自然》拒絕……

Pringle 高中畢業時是準備去格倫代爾初級學院,準備學習數學,化學和物理,原本想著做普通的工程師,大一時,萬萬沒想到,他的招生顧問推薦他參加加州理工學院的入學考試,然後他就通過了。

直接上大二。因為對父親的霓虹燈牌人很感興趣,想要知道這個燈牌是怎麼構成的,他開始攻讀物理學,結果在一個偶然之間,他聽了 James Bonner 教授的生物學講座,開始對 DNA 結構開始感興趣,並立馬轉向到生物系。

並在 1961 年去麻省理工攻讀碩士,專攻基因調控研究,並在短短 4 年中,完成了碩士論文、博士論文,博士後只用了 18 個月,由於研究速度太快,導致導師說還是得多待一年才能走流程畢業。

1965 年,他回到加州理工爾灣分校做助理教授,並在那時開始研究,保持與學界業界的積極交流,直到研究成果獲得 2001 年諾貝爾學生理學 / 醫學獎。

參考連結: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2001/hartwell/biographical/

10. 缺失資料,1976

期刊:《生物測量學》

摘要:當對資料引數θ進行取樣分佈推斷時,如果丟失的資料是 “隨機丟失”且觀察到的資料也是 “隨機觀察”的,則導致丟失資料的過程可以被忽略,但是這種情況下的推斷是以通常在丟失資料中觀察到的模式為條件。

當對θ進行直接似然或貝葉斯推斷時,如果丟失的資料是 “隨機丟失”的並且丟失資料過程的引數與θ“相異”,則導致丟失資料的過程也可忽略。在這些最弱的通用條件下,忽略導致丟失資料的過程始終不影響我們做出正確的推斷。

Molenberghs 於 2007 年寫道:Rubin的標誌性論文提出的缺失資料方法論,可以稱為是統計學中一個真正的領域,它具有適當的術語、分類法、符號和結果集。

Rubin 寫道:這篇論文被 JASA 拒了兩次,也被 JRSS B 和 JRSS A 都拒絕過,… … 即使收到的所有評論都是負面的他也沒有放棄,但他認為這些評論都非常令人困惑、甚至是錯誤的

Rubin 不僅是哈佛大學的統計系教授,還就職於清華大學和費城天普大學,曾提出了魯賓因果模型和期望最大化演算法,該演算法是一套設計方法因果 推論與觀測資料,並可以處理缺失資料。

Rubin 出生於華盛頓特區一個律師家庭。魯賓在大學期間 就讀普林斯頓大學加速博士課程,他是物理學家 約翰 · 惠勒指導的 20 名學生之一。他轉而攻讀心理學,並於 1965 年畢業。

他採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獎學金開始在哈佛大學心理學研究生院學習,但由於他的統計學背景不足,因此他被要求選修統計學入門課程。

魯賓再次成為博士學位學生,這次是在哈佛大學統計系的威廉 · 科克倫領導下的統計學專業。1970 年從哈佛大學畢業後,他於 1971 年開始在教育測試服務局工作,並在普林斯頓大學新的統計系擔任訪問學者。他於 1974-1980 年發表了有關魯賓因果模型的主要論文,並與計量經濟學家 Guido Imbens 討論了有關該主題的教科書。

參考連結: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5q4fhUoAAAAJ&hl;=en&oi;=aohttps://en.wikipedia.org/wiki/Donald_Rubin

11. 標準經濟理論描述,1980

期刊:《經濟行為與組織雜誌》

摘要:消費者的經濟理論是積極理論和標準理論的結合。由於這種經濟理論基於理性最大化模型,因此它描述了消費者應該如何選擇,但據稱它還描述了消費者事實上是如何選擇的。

本文發現在某些特定情況下,許多消費者的行為方式與經濟理論不一致。在這些情況下,經濟理論在預測行為時會產生系統錯誤。

本文提出了 Kahneman 和 Tversky 的預期理論作為替代的標準經濟理論描述。本文討論的主題包括:降低機會成本,無法忽視的沉沒成本,搜尋行為,做不後悔的選擇以及預承諾和自控。

Richard Thaler 稱,本文曾遭到六、七家主要期刊的拒絕。

Richard 幼年時曾患有閱讀障礙,他的精算師父親一直對他的成績和表現不太滿意,直到後面去送到一所私立學校才有好轉,他在大學時最喜歡兩門課:經濟學和心理學,這也正是他最後走上行為經濟學的研究之路。

後來選擇去羅切斯特大學讀研,因為該校有他比較喜歡的數學經濟學經典教材,但沒有想到研一的時候就感覺自己無法成為理論家,轉向開始研究健康經濟學。

後因工作與經濟雙雙不順,輾轉到多地求職生活,後在康奈爾大學商學院呆了 18 年,職位是公共經濟學教授,一邊招募康奈爾大學 MBA 計劃的學生進行行為經濟學研究,一邊見證康奈爾大學商學院成為知名的約德遜學院,最終獲得 2017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參考連結: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Tvzd5GgAAAAJ&hl;=en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economic-sciences/2017/thaler/biographical/http://www.eief.it/butler/files/2009/11/thaler80.pdf

12. 準晶體,1984

期刊:《物理評論快報》

摘要:本文介紹了一種長程有序的金屬固體,具有與晶格平移不一致的二十面體點群對稱性。它的衍射斑點與晶體的衍射斑點一樣尖銳,但無法索引到任何 Bravais 晶格。該固體是亞穩態的,透過來自熔體的一階躍遷而形成。

Dan Shechtman 說,有人以物理學家不感興趣為由拒絕了這篇論文。

Dan Shechtman 出生於特拉維夫,他於 1972 年在海法的以色列以色列理工學院獲得材料科學博士學位。Dan Shechtman 從那時起就一直與 Technion 合作,但也曾在國外工作過。

他於 1980 年代初在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的約翰 · 霍普金斯大學中的研究被授予了諾貝爾獎。自 2004 年以來,他還與美國艾姆斯愛荷華州立大學保持聯絡。

大部分固體物質是晶體:原子以有序的模式組織。物理學家長期一直認為,所有晶體的結構都是由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圖案組成的。

1982 年,Dan Shechtman 研究所謂的衍射圖,這種衍射圖是在 X 射線穿過晶體時發生的,他發現了規則的衍射圖,它與任何週期性重複的結構都不匹配。這表明有些晶體結構在數學上來看是規則的,但不會重複。這些被稱為準晶體。該項準晶體的發現獲得 2011 年諾貝爾化學獎。

參考連結: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chemistry/2011/summary/

13. 定點誘變,1987

期刊:《生物化學雜誌》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種將預定義變化引入已知 DNA 序列中的通用方法,並透過實驗誘導了兩種過渡突變。該方法原則上還可以誘導顛換、插入和刪除,並且適用於類似大小的其它環狀 DNA,例如重組 DNA 質粒。

Michael Smith 說,他將第一篇關於定點誘變的論文提交到領銜學術期刊《細胞》發表時被拒絕了,編輯稱這不是讀者普遍關注的內容。

他的研究是,生物體的遺傳密碼從 DNA 分子轉移到 RNA,然後在蛋白質形成過程中將其轉化。

大約在 1980 年,Michael Smith 提出一種方法,可以將結合的 DNA 構件與 DNA 分子人工結合,然後將其插入生物體中進行復制。結果是人為的突變,並改變了遺傳密碼,從而替換了蛋白質中的特定氨基酸。

這種方法提供的定製蛋白質的機會在研究和工業領域都具有重要意義。並因為他對基於寡核苷酸的定點誘變的建立及其在蛋白質研究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而獲得了 1993 年諾貝爾化學獎。

參考連結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chemistry/1993/smith/facts/http://www.chem.ualberta.ca/~campbell/resources/Bioanalytical-2012/Smith_mutagenesis.pdf

14. 質譜解釋,1994

期刊:《美國質譜學會志》

摘要:本文提供了一種簡便的方法來解釋蛋白質資料庫中已知序列的串聯質譜。該方法將在低能碰撞條件下產生的多肽的未解釋串聯質譜,與 Genpept 資料庫中已開發的氨基酸序列相關聯,度量其質荷比來判斷其相似性。

John Yates 說,Fred Mclafferty 曾將論文回寄給 Biemann 等人,但一再被拒絕。

他曾在華盛頓特區的國家標準局工作,隨後在匹茲堡大學工作,在那裡他擔任 RK Mellon 化學和物理學教授長達 25 年,並擔任匹茲堡表面科學的創始主任。然後於 2007 年調整到弗吉尼亞大學 , 擔任工程學院和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化學教授。

Yates 於 1956 年獲得朱尼亞塔學院的學士學位,在 1960 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化學博士學位。

他於 1970 年至 1971 年擔任東英吉利大學的高階訪問學者,並在安提阿學院擔任了三年的助理教授之後,他加入了國家標準局的科研人員。1982 年,他加入匹茲堡大學,擔任第一任 RK Mellon 化學教授,並擔任匹茲堡大學表面科學中心的主任。

Yates 曾在表面科學和催化領域的六種期刊和兩本叢書的編輯委員會任職。他是多本書的共同編輯和作者,並撰寫了 720 多篇研究論文。他是包括美國國家科學院在內的幾個主要科學組織成員。

參考連結: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6GU0W_AAAAAJ&hl;=en&oi;=aohttps://link.springer.com/content/pdf/10.1016/1044-0305(94)80016-2.pdf

15. 聚類分析和展示,1998

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摘要:本文描述了一種用於從 DNA 微陣列雜交中獲得全基因組表達資料的聚類分析系統,該系統使用標準統計算法根據基因表達模式的相似性來排列基因。

研究人員發現,出芽釀酒酵母的基因表達資料分組與已知的功能相似的基因有效地聚集在一起,並且人類資料也顯示出相似的趨勢。已知功能的基因與特性較差或新穎的基因的共表達可能提供一種簡單的方式,揭露當前未知的許多基因功能。

David Botstein 稱,他記得他唯一對科學編輯說的是,他認為這篇論文有一天會成為經典著作,而事實證明他是對的。

Botstein 於 1987 年加入 Genentech,Inc.,擔任科研副總裁。1990 年,他成為斯坦福大學遺傳學系系主任。Botstein 於 1981 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Botstein 是普林斯頓大學綜合科學計劃的主任。指導過許多綜合科學專業的學生在分子生物學領域取得了成功。

1998 年,Botstein 和他的博士後研究員 Michael Eisen 與研究生 Paul Spellman 和同事 Patrick Brown 一起,開發了一種統計方法和圖形介面,該介面被廣泛用於解釋基因資料,包括微陣列資料。此方法經過改進,可用於多種應用,包括使用基因表達對異源性腫瘤進行分子分類。

隨後,他與邁克爾 · 阿什伯納和蘇珊娜 · 劉易斯一起建立了有影響力的基因本體論。

他與 Erkki Ruoslahti 和 Keith Yamamoto 一起是 “細胞分子生物學 ”雜誌的創始編輯之一。

在 2013 年,博茨泰因被任命為谷歌的抗衰老保健啟動 Calico 專案首席科學官。

參考連結:https://en.wikipedia.org/wiki/David_Botstein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4541/pdf/pq014863.pdf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885 字。

轉載請註明: 論文被頂刊拒絕後,他們的研究最終得了諾貝爾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