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巢超時收費”事件愈演愈烈。
如果將其看做一場辯論賽,豐巢、消費者、快遞公司這三方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豐巢:連續虧損之下撐不住了,還是漲5毛錢吧。不贊同可以不用......消費者:快遞公司都給錢了,憑什麼收雙方的錢,不用就不用!快遞公司:和氣生財嘛,送貨上門就送貨上門,不過還是要漲點的。
而當豐巢真的封巢後,一場來自豐巢、快遞員及消費者三方的論戰就這樣開始了。
1、豐巢變“封巢”
4月30日,豐巢於官網公佈了一則漲價公告。
即在當日推出會員服務,普通使用者可以免費保管包裹12小時,超時後每12小時收取0.5元,3元封頂,節假日期間不計費,享兩次免費超時取件體驗;會員使用者,月卡每月5元,季卡每季12元,有效期內不限保管次數,7天長時存放,且享豐巢寄件折扣優惠及品牌聯合權益。
(圖片來源:豐巢官網)
這公告的“殺傷力”實在驚人,一經發布瞬時引起了千層浪,並直接衝上了微博熱搜榜。對於這一話題,絕大部分消費者持反對的意見,認為“即收快遞員的錢又收消費者的錢,兩頭收錢吃香未免難看了,據介紹,快遞小哥們已經向豐巢支付過費用,他們在投放豐巢快遞櫃時已付過每單2-3毛的費用。
“不是業主要放豐巢,而是快遞公司要放豐巢!況且已經收了快遞公司的錢,憑什麼再來收業主的錢?”“快遞合同:甲方是發件人,乙方是快遞公司,現在乙方違約的工具成生意並且向第三方收件人收錢?”
(圖片來源:微博)
當然,也有少部分消費者表示,豐巢收費也合理,畢竟放豐巢櫃節省了快遞員和消費者雙方的時間成本。但也表示“12小時太短了,24小時才比較合理”,如果是早上7點放的快遞,等到下班之後拿早就超過12小時。
而滾滾論戰硝煙下,豐巢不得不在5月9日急忙出來表態。在9日晚間,豐巢釋出《致親愛的使用者一封信》解釋推出會員服務的初衷。
一方面,其對“12小時保管期限”作出解釋,指出一般中午10點是派件高峰,以此推算12個小時取件最晚能到晚上11點,這個時間段使用者一般情況下能把快遞領走的。另一方面,其表示很多社群無法再增加櫃機數量,故不得不提高快件領取速度,並表示上線會員服務後,豐巢12小時內取件比例提升了5個百分點。
字面上來看這個回應,一定程度上是安撫了消費者的反抗情緒的。但深層次的問題似乎還沒解決——提高快件領取速度,快遞公司是最大的受益方,為什麼讓消費者買單呢?
出人意料的是,一個既不屬於消費者的一方又不屬於快遞員的一方——業主區委會,透過“封巢”使得這一拉鋸戰變得更加激烈。
5月7日,杭州一名為“東新園”的小區就暫停快遞櫃的使用。該小區表示,鑑於豐巢快遞櫃在未經協商情況下將在5月6日開始向收件人收取超時保管費,業委會認為損害了小區業主的利益,有違當初豐巢進駐小區談判時介紹的情況,目前正在交涉中。在豐巢快遞櫃給出解決方案之前決定自5月6日起暫停啟用快遞櫃。
目前針對豐巢宣佈超時收費,在業委會參與者交流平臺眾蟻社群上參與“對豐巢說不”調查中已有88多家小區業委會表態稱“豐巢濫用市場壟斷地位,缺乏對業主尊重”,包括了上海、蘇州、滁州、青島、廣州等小區業委會參與。
(圖片來源:眾蟻社群 )
針對此,豐巢科技在9日回應稱,豐巢依照協議支付場地費為東新園小區業主提供服務,協議不包含對於豐巢營業模式和價格的約束,業主個體是否使用,是否願意成為會員,公司已在官方渠道提供自由選擇,業委會應當尊重業主個人選擇,業委會如執意繼續停機,是嚴重的違約行為。
從豐巢對業委會的回應來看,業委會幫助業務維護權益的背後,有著什麼動機呢?這其中的無限遐想恐怕靠自己了,畢竟這裡不是它的主場。
本來是“以一抵二”的故事,現在變成“以一抵三”,這恐怕也是豐巢沒有料想到的了。
2、不可避免的虧損之痛
在物流界流傳著這麼一句話——物流是智慧櫃的“爸爸”,而電商是物流的“爸爸”,消費者則是電商的“爸爸”。
層層關係之下,可以看出智慧櫃是依附消費者、電商、物流這三者之間的消費行為而產生的。
這一點相信豐巢也能夠明白,但為什麼它還是冒著“得罪”雙方的風險去收費呢?
究其原因在於其不可避免的虧損之痛。
2015年6月,順豐聯合申通、中通、韻達以及普洛斯集團,共同建立了豐巢科技,這些快遞巨頭累計給豐巢提供了超過50億元的融資。
在火熱的電商時代的背景,以及眾多物流大佬的加持下,豐巢很快就混得風聲水起,迅速在國內全面搶佔市場先機。目前豐巢已經拿下了超過66%市場佔有率,是行業中當之無愧的老大。
據國際郵政局資料,2019年全國智慧快遞櫃數量達40萬組,其中豐巢17萬組,市場佔比42.5%,速遞易9.4萬組,市場佔比23.5%。而再加上,豐巢於5月5日收購速遞易這一動作,就意味著豐巢的市場佔有率達66%。
豐巢的市場份地位是足夠了,但令人該公司股東頭疼的是,豐巢的虧損卻也在不斷擴大。2016年、2017年淨虧損2.5億元、3.85億元,2019年虧損達到7.81億元,加上2020年一季度虧損2.45億元。
(圖片來源:順豐控股公告)
如此高的市場佔有率卻不能實現盈利,換任何企業都會擔憂吧。
那麼,豐巢為什麼還實現不了盈利呢?
目前快遞櫃主要有兩大營收來源,其一是快遞存放業務,其二是廣告費。其中,快遞存放收入佔大頭,據速遞易資料顯示,2019年其營收4.29億,淨虧損5.17億,而廣告業務收入僅為0.62億,快遞業務收入佔比高達85%。
這也就是說,快遞櫃的絕大多數營收,還是從快遞公司手中的快遞費分食。但是從快遞公司嘴裡分食能分多少呢?前文已經說過,快遞小哥們在投放豐巢快遞櫃時需支付每單2-3毛的費用。
2到3毛的費用,對於智慧櫃的成本來說實在是杯水車薪了。目前快遞櫃平臺要承受四大成本,即場地租賃、裝置及折舊費、快遞櫃安裝及維護費用、電網費用。在多家快遞櫃搶佔市場的階段,一組快遞櫃的年租金就可高達8000元。
因此,豐巢想要擺脫虧損之痛就不得不另闢蹊徑,從消費者下手了。但顯然這不是一個好招。
站在消費者角度來講,已經付過快遞費了,自然不願意平白無故再付一次錢。
3、豐巢的商業模式有問題嗎
豐巢之類的快遞櫃給消費者提供了什麼樣的服務?簡單來說,豐巢是相當於比小區門口外面便利店快件代收點或快遞驛站更進一步地接近使用者,然後透過智慧化無人化快遞櫃方式派發收取使用者快遞,一定程度上是給使用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在日常的快遞收發中,消費者與派件物流之間有一個非常矛盾的時間差,大多數剁手族白天是需要外出上班,但這也是物流派件的時間,直接送貨上門其實大多數情況不能實現(總不至於在家用的都送到公司吧,這樣對消費者更不方便)因此,從實際情況出發,最終放代收點是個自然而然的結果。這無論是從物流方還是收件方來說都是最高效率的。
至於這個代收點是誰,是小區自己本身就有的基礎設施?還是第三方的物流驛站,還是豐巢的這種小區快遞櫃的模式,那是各有千秋。
但另一個事實是,快遞櫃作為近年來才崛起的電商時代產物,絕大多數小區其實是沒有自己的物流快遞收發櫃的,只有盒子大小的收發信箱,但不能用來收外面的快件,要麼用第三方的快遞櫃,要麼就交給門衛室代收。
(來源:網路)
所以,豐巢業務模式上客觀來說其實是沒錯的。
只是它是問題現在是被質疑成了店大欺客,培養起來了使用者習慣就開始提價收費收割。
其實豐巢的模式是類似於共享單車和共享充電寶的,都是低價或者免費開啟市場,然後提高收費。但作為豐巢這種非必須的有償便利服務,儘管它們擁有市場,但卻是邊際可替代的,人們在一般情況下,有免費的話當然不會主動選擇它們。
把盈利希望寄託在向消費者收費這一舉動,而不給出足夠信服的理由的話,往往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另外,對於不能盈利的豐巢來說,還有一個經營問題需要注意。
如果豐巢快遞櫃直接收取保管費,那它的競爭對手就不是其它快遞櫃,而是物業或者開發商了。
如果豐巢快遞櫃直接收取保管費,那它的競爭對手就不是其它快遞櫃了,而是物業或者開發商。快遞櫃那就相當於在小區裡租一塊地然後收租金,這種情況下,物業、開發商能忍?
所以,智慧櫃那點保管費真的不夠看也必須不夠看,不然物業和開發商就會進來搶生意。從這一點來看,漲價對於豐巢來說,又是一個悖論了——一旦有利可圖,誰都會想進場分食蛋糕了。
從目前很多小區聞風而動一起“反水”豐巢,其目的也已經不言而喻了。
4、結語
此前豐巢科技首席營銷官表示,不願意使用豐巢的使用者可以要求快遞員把包裹送到家裡。如果使用者不同意超時付費,可以每次都在12小時內把包裹取出來。言下之意是,收費制度是要推行的,可以不用智慧櫃讓快遞員送貨上門。
對此,消費者心想,快遞員送貨上門就上門,畢竟是付過快遞費的了。然而今日,一則登上熱搜榜的“多家快遞宣佈上調快遞費”訊息又讓消費者傻眼了,去年雙十一才提價現在又提?
(圖片來源:微博)
顯然,這一場自衛戰中,受傷害者最深的莫過於消費者了。